李蓋凡(1892-1927),原名其昌,又名澤經,改名天濟,號青艷,城關鎮社門村人。蓋凡12歲喪父,家有母親和妻子,並有水田25畝,生活較殷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蓋凡
- 別名:澤經
- 出生日期:1892
- 逝世日期:1927
- 號:青艷
求學,辦協會,遇害,
求學
1920年,李蓋凡在長沙省立第一中學讀書,受進步師生影響,初步樹立為民族求解放,為工農謀幸福的思想。1923年夏,蓋凡從省立一中畢業回家,目睹本村民眾生活極苦,說服母親和妻子,拿出餘糧數十擔,接濟缺糧農戶。當年秋,賣水田10畝,籌資創辦村育賢國小,自任教員,自編教材,講述革命道理。
辦協會
1924年夏,李蓋凡去廣州黃埔軍校學習,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2月,受黨組織派遣回藍山,在本村辦夜校,組織農民學文化,講“打士豪分田地,農民要翻身”的道理.帶領民眾上街遊行,進行反封建宣傳;領導農民減租、反霸。經數月努力,藍山縣第一個農民協會---和平鄉農民協會於6月成立;接著又到各區、鄉開展農民協會籌建工作。7月,北伐軍進入湖南,農民運動迅速擴展。中共湖南區藍山支部成立,李蓋凡為支部委員,並與胡祖舜、李龔等籌建農民協會。他自動變賣水田5畝,以解決經費之不足。9月中旬,縣農民協會成立,李蓋凡當選委員長。從1926年冬到1927年春,全縣組建區、鄉、村農民協會200個,會員3. 5萬人;開辦農民夜校113所,入學人數5000餘人。農民協會發動民眾鬥爭土豪劣紳,清算錢糧,接濟貧苦,收回奪佃的田土分給無地農民,鎮壓5個破壞農民運動的惡霸和壞分子。李蓋凡除經常到區、鄉了解情況、進行宣傳發動民眾外,還積極支持基層農民協會工作,常鼓勵他們“大膽搞,不要怕,縣裡給挑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