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慶(明末起義軍首領)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萬慶,綽號“射塌天”,陝西延安人。崇禎初年,李萬慶與張獻忠、羅汝才等並起義於陝西,轉戰陝、晉、豫、鄂間,與李自成等同困車廂峽中。曾經率部參與七十二營會盟,奉命和明將熊文燦對陣一年多,因勢孤投降,後來幫助汪喬年守襄城,城被攻陷後不屈而死。

基本介紹

  • 本名:李萬慶
  • 別稱:射塌天
  • 所處時代:明末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陝西延安府
  • 去世時間:公元1642年(崇禎十五年)
人物生平,拒降身死,

人物生平

李萬慶在崇禎初年,與張獻忠、羅汝才等起義反抗朝廷,號稱射塌天。剛開始在起義軍在陝西,後來轉戰山西、畿南、河北等地,過河南,出沒湖廣、四川之間,又到鄖陽,進入興安,被陳奇瑜圍困在車箱峽。
崇禎八年(1635年)春天,他帶兵參與了滎陽七十二營會盟,商議議分兵隨所向,眾議讓李萬慶及許可變幫助馬進忠、橫天王西當陝兵。之後各路起義軍匯集到陝西,總督洪承疇用了一年時間仍不能平定,起義軍勢力更加壯大,他們經常出沒於河南、湖廣,號稱十五家。
崇禎十一年春(1638年),劉國能、張獻忠降,李萬慶等大噪而去,改稱十三家,勢力衰退。但是文燦駐守在德安不敢進攻圍剿,萬慶等重新振作。李自成向關中,萬慶及馬光玉、馬進忠、羅汝才、惠登相、賀一龍、藺養成、順天王、順義王九家最為有名。八月,進忠、光玉大挫於潼關。九月,鄖、襄賊又大敗於雙溝,汝才率九營走均州,萬慶率三營走光、固。十一月,羅汝才投降明朝,李自成在關大敗內,勢力日益減弱,只有李萬慶、,馬光玉賀、一龍、順天王最強大。而李萬慶得馬士秀、杜應金所劫左良玉賄,富且強,在麻城駐紮起來,後來遷到信陽。
李萬慶在崇禎十二年(1639年)正月戰敗,遷至應山、德安。會馬光玉、馬進忠等皆大敗,馬進忠懼而降,而順天王已死。賀一龍、藺養成伏深山,惠登相遠掠秦、蜀,李萬慶勢力更加孤立。熊文燦命左良玉在唐縣姚梁攻擊塌,分三營肄賊,逐入三山,裨將王修政趨利戰死。熊文燦收二營卒,令左良玉蹙之內鄉。李萬慶等在赤眉城四平岡,依山結壘要求投降。左良玉擔心他們詐降,與熊文燦商議之後,調諸將陳永福、羅岱、金聲桓之兵聚集在於賈宋,大剿萬慶及光玉、可變。副將國能亦至,從張家林、七里河逐個擊破,起義軍四處奔散。
左良玉遣劉國能以二十騎往偵察,說服萬慶投降,萬慶騎馬趕來,為向劉國能表明真心投降,捉拿許州叛黨於汝虎,處內鄉城下的人四千人。士秀、應金見進忠、萬慶降而害怕,紛紛來歸降。有一個叫劉喜才的,夜裡割掉順義王的頭顱作為投降之禮,餘黨推舉可變為主,與胡可投降。從此以後群盜大衰。至五月,獻忠再次反叛,落汝才率其黨九營應之,復大熾。而萬慶、進忠因為徒眾既散,無心再叛。萬慶願從徵效力,比國能給餉。於是授為副總兵,與劉國能守鄖陽。張獻忠等方大亂蜀中,鄖陽平安無事。

拒降身死

崇禎十四年(1643年),張獻忠突然攻陷襄陽,鄖陽依舊堅守。第二年正月,總督汪喬年率兵討伐,命萬慶隨軍作戰。大軍到達襄陽城時,守軍已經潰不成軍,入城。起義軍圍攻五日後進入襄陽城,喬年死,萬慶亦不屈而死。明廷贈都督同知、榮祿大夫,立祠於襄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