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息
姓名:李美玲
工藝美術師
優秀的陶藝家
1964年出生於江蘇宜興,1986年開始學習紫砂壺藝創作,師從研究員級工藝美術師陳國良,至今為止從事紫砂行業已有25年,李美玲從小喜愛文化藝術,到丁山之後對紫砂藝術情有獨鐘,在20幾年的時間裡,由於名師的悉心教誨,精心傳授,嚴格督促,加之李美玲自己的刻苦鑽研和感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擅長製作幾何形體的光貨,對自然形體的塑器和花貨也具有獨到之處,現年多以薄胎紫砂為主。作品造型優美、古樸大方、線條流暢、工藝精細、形神兼備、充滿神韻、採用純正紫砂泥,全手工製作,制壺技藝基礎紮實,在繼承傳統中突破創新,追求新的境界和高度,給人一種全新的感覺,具有一定的文化品位和藝術造詣,作品《平步青雲壺》、《朽木成器》、《馬上封侯》、《如意壺》等在華東地區多次得獎,深的紫砂收藏愛好者的喜愛。
精品賞析
平步青雲壺 平步青出自《史記·范睢蔡澤列傳》:“須賈頓首言死罪,曰:‘賈不意君能自致於
青雲之上。”平步青雲壺是根據清朝民族英雄林則徐的形象為創作原型,壺蓋形似一頂清朝的官帽,造型別致新穎,做工精細,兩者的意思連結在一起,寓意美好的祝願。實用性與藝術性完美結合,值得收藏和把玩。
富貴如意牛壺 壺蓋是一個向上仰起的牛,牛頭高高仰起,象徵牛氣沖天,氣壯如牛,有一股子的牛勁,,富貴如意,是作者的美好祝願,牛氣沖天,是作者的貼心祝福,全手工製作,純正紫砂泥料,造型優美,寓意深刻,做工精緻,典雅高貴。
祥瑞壺系列 祥瑞壺系列代表有神龍祥雲壺和飛天祥雲壺兩種壺型,壺身都裝飾有祥雲的圖案,指象徵祥瑞的雲氣,傳說中神仙所駕的彩雲,北周
庾信 有雲《廣饒公宇文公神道碑》:“祥雲入境,行雨隨軒。唐 代
趙彥昭 也有在《
奉和人日清暉閣宴群臣遇雪應制》中說:“祥雲應早歲,瑞雪候初旬。”,祥雲代表的是吉祥和安康,用祥雲的形象做壺,神龍,飛天鑲嵌其間,無不暗示著作者對生活的美好嚮往,對紫砂壺藝孜孜不倦的追求。
馬上封侯壺 馬上封侯,一品當朝,馬上就是即刻,封侯指被封為侯爵。馬上封侯,意思是即刻就要受封爵位,做大官。“猴”與“侯”同音和隱喻等手法,以示寓意。作品做工精細,寓意美好。
魚化龍壺 魚化龍壺是比較常見的紫砂壺型,傳統造型的魚化龍胡壺,魚、龍、雲的裝飾與壺身渾然一體。通身作海水波浪狀,線條流利,簡潔明快。魚龍吐珠、神韻生動。壺蓋安裝的龍首伸縮自如,優美靈活。配以龍尾執柄奇趣極生。李美玲的魚化龍,壺蓋是用魚簍做成,壺把是龍尾,壺嘴是魚頭,造型新穎,做工講究,技法成熟,形器把握十分準確。用料考究、活神活現,栩栩如生,精彩紛繁。
孺子牛壺 “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先生遺留給後人的座右銘。對此,有一個經典的解釋,就是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做人民大眾的牛,李美玲的孺子牛壺,創作思路借鑑了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創作思想。
中國龍壺 壺身用龍蛋做形,壺把用龍尾做比,壺蓋上是騰飛的龍身,壺嘴是昂揚的龍頭,壺底是張揚的龍爪,一條衝破雲霄的龍躍然眼前,做工精細,造型奪目,藝術性,實用性,典雅高貴。
作品創作感言
紫砂壺之所以能由一般的日用器皿發展成為雅俗共賞的工藝品,並進而登上藝術殿堂,首先得益於眾多文人雅士的參與,使其集詩、書、畫、印於一體而具有濃郁的書卷氣:其次還在於紫砂壺的創作從一開始就善於借鑑、綜合其他的器物製造藝術。與七千年宜興制陶史相比。源於北宋僅僅有五、六百年的紫砂不過是後起之秀.正因為有漫長的制陶文明作基礎,紫砂從一開始就站在一個較高的起點和平台上。加之善於借鑑其他藝術的精髓。大大地豐富了紫砂文化內涵和藝術表現力。紫砂壺是造型藝術。所謂“方匪一式,圓不一相”、“千奇萬狀信手出,巧奪坡詩百態新”。但千姿百態的紫砂壺造型並非藝人憑空構想,而是源於生活、源於自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景舟、徐秀棠在《宜興紫砂工藝陶》一文中,把紫砂傳統造型的來源歸納為六類。即仿青銅器、仿古代陶器、仿古代器物、仿瓜果花木等自然形象、實用器物借形改裝以及各種幾何圖案等。而在這六類中,列於首位的即是“仿三代、周、春秋戰國、秦青銅器造型、彝、鼎、尊、爵造型”,即借鑑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物文化.從中汲取創作題材和表現手法,是紫砂壺創作創新的重要方法之一。
青銅器源於生活,融合了實用性和觀賞性,充分表現了商周時代人們崇神尚力的審美趨向。製作工藝精巧絕倫。充分表現了古代匠師巧奪天工的創造才能和獨特個性。青銅器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紫砂藝人學習借鑑的重要對象。對於此,我們從歷代紫砂名匠的傳世作品中不難得到印證。時大彬的“如意紋蓋壺”即是三足鼎形;徐友泉有一款“仿古益形壺”直接表明是仿盛行於商、周時的古酒器“盂”;曼生壺中的“乳鼎壺”、“鐘式壺”、“鏡瓦壺”分別汲取了青銅器的鼎、神、鏡的造型;清末民國初,仿古之風日熾,不但出現了諸如“大傳爐壺”(俞國良)、“三足鼎壺”(裴石民)、“四方竹鼎壺”(范大生)等仿青銅器造型的壺。藝人還直接製作紫砂“鼎”。最有名的是朱可心製作的紫砂“雲龍鼎”、“竹節鼎”,參加1933年芝加哥國際博覽會獲特級優獎.這些充分說明紫砂壺造型深受青銅器文化的影響。
2008年.一位壺友帶來了有關春秋時期黃國國君夫婦墓中出土的青銅器的圖片、資料。1983年,考古人員在河南潢川、黃山出土了一些春秋時期的青銅器。尤其是黃國國君夫婦墓中所出土的鼎、豆、壺、鬲、盤、厘、盂、罐、方座、刀、削等很多青銅器,鑄工精細,紋飾華美,在不少器物上還鑄有銘文。黃國雖然是一個很小的諸侯國.且從公元前704年至公元的前648年,存世時間也不長,但其工匠的工藝水平和文化涵養並不遜於其它大國。在黃國青銅器中,最讓人欣賞的是一件名為“光山黃君孟壺”的青銅器.表面以竅曲花紋和圈帶紋裝飾.讓人覺得高雅而不浮華.高貴中透著大氣。使人眼前一亮。令人十分震撼。並有了借鑑與創作紫砂壺的衝動。從功用上說.青銅壺是用來盛酒或盛水的器物。造型有圓、方、扁和瓠形等多種;而紫砂壺則是茶具。青銅器有著王胄貴族的威嚴華麗之美。而紫砂茶具更受文人雅士、普通百姓的青睞,具有濃郁的書卷之氣,兩者有著不同的藝術風格。在創作紫砂壺時.考慮到可以借鑑這個青銅壺的造型,但不能照搬其紋飾,需要創作者化古為今,根據紫砂工藝的特點重新設計進行再創作。
基於以上理念創作了“斟古酌今”壺,在造型設計上.以黃國國君青銅器“光山黃君孟壺”為原型設計出圓形、高頸、鼓腹的壺身,借鑑漢代一把青銅壺的壺把款式設計了壺望,壺嘴則做成平口喙形,幾者的結合使得此壺擁有了圓潤、秀麗、和諧的造型。選用上等清水紫砂泥,色澤紫紅純正,在細節處理上,壺口採用一圈回文形紋線條裝飾.用全手工精工細琢使之更加典雅古樸。這件作品既有青銅器的高貴氣韻,又有紫砂壺的朴雅之美。較好地結合了青銅器和紫砂壺兩種不同器物文化的藝術風格,於大氣中透出端莊、古樸中顯現凝重。因為在創作中鑑古鑄 今,功能上既可盛酒,又能品茗,故取名為“斟古酌今”壺。這是借鑑青銅器創新紫砂造型的一次較為成功的嘗試。
通過這次創作實踐,對借鑑傳統器物文化用於 紫砂藝術創新有如下體會:
一是紫砂藝人必須不斷學習汲取知識。努力開拓眼界,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一方面要學習紫砂的傳世經典作品,繼承前輩大師的優秀藝術;另一方面要做有心人,“處處留心皆學問”。平時外出參觀博物館時,要多觀摩古代的玉器、青銅器、陶瓷器,從不同歷史時期的器物文化中汲取營養、獲得靈感,用於紫砂的創作創新。二是借鑑其他的文化藝術時,必須取其精髓,用心感受,化古為今。為我所用,並要與紫砂藝術有機結合,充分發揮紫砂材質的優越性,還要突出自己的個性,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而不是邯鄲學步東施效顰,丟掉紫砂的特點,變成“四不像”。生活中到處有美的東西.只要用心去觀察、思考就能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作出具有文化藝術美的紫砂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