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星(東華理工大學教授)

李紅星(東華理工大學教授)

李紅星,男,1981.01,山西翼城人,博士,現為東華理工大學地球物理與測控技術學院教授、副院長,主要從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勘查技術與工程及地球物理學專業教學科研工作,研究方向為複雜介質地震波傳播、儲層地震振幅解釋、城市地下空間探測地球物理技術及海洋聲學探測技術。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SCI、EI檢索23篇(含待刊2篇),出版專著與教材2部,獲省部級獎勵3項,劉光鼎青年地球物理科技獎1項,獲得國家專利3項,軟體著作權2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紅星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山西翼城
  • 出生日期:1981.01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吉林大學
人物經歷,科研項目,主要貢獻,獲獎情況,

人物經歷

1998.9-2002.7;吉林大學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本科),獲工學學士學位;
2002.9-2005.7;吉林大學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專業,獲碩士學位;
2005.9-2008.6;吉林大學與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聯合培養博士,獲固體地球物理學博士學位;
2008.7―;東華理工大學任教師工作。

科研項目

主持科研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多相孔隙介質全頻段波頻散與衰減機制及其套用研究”,編號:41764006,經費來源:國家基金委;起止時間:2018年1月-2021年12月,項目負責人。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BISQ機制的油氣地震勘探衰減-振幅解釋方法研究”,編號:41364004,經費來源:國家基金委;起止時間:2014年1月-2017年12月,項目負責人。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氣泡對沉積物聲學特性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編號:41104073,經費來源:國家基金委;起止時間:2012年1月-2014年12月,項目負責人。
    4、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神經網路的沉積物聲學底質分類非線性分析方法研究”,編號:2010GQS0002,經費來源:江西省科技廳,起止時間:2011年1月-2013年12月,項目負責人。
    5、國家“863”課題子課題“觀測設備網路化改造與地震、磁異常分析研究”(所屬課題基於觀測網的海底地球物理環境長期實時監測系統研發和集成),編號:2012AA09A404-3,經費來源: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起止時間:2012年7月-2017年12月,子課題負責人。
    6、中國地質調查局“三維地質調查試點”工作項目(編號:1212011220248)子課題:相山火山盆地主要地質體物性測試分析,經費來源:中國地質調查局,起止時間:2012年7月-2015年7月,子課題負責人。
    7、國家海洋局海底科學重點實驗開放基金“粘彈各向異性海底介質地震波傳播研究”,編號:KCSG0803,經費來源:國家海洋局海底科學重點實驗室,起止時間:2009年8月-2012年7月,項目負責人。
    8、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基於新速度參數估計方法的海底天然氣水合物地震波場模擬與AVO分析”,編號:GDL0802,經費來源:“地下信息探測技術與儀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起止時間:2008年12月-2009年12月,項目負責人。
    9、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外協課題“底質原位聲學模型及綜合處理方法研究”,經費來源: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起止時間:2009年7月-2012年7月,課題負責人。
    10、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外協課題“海底觀測站平台集成、聯調及資料處理算法” ,經費來源: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起止時間:2009年7月-2012年7月,課題負責人。
    11、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海洋專項外協課題“海洋底質聲學特性與多參數反演研究” ,經費來源: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起止時間:2013年7月-2015年7月,課題負責人。
    12、江西省教學改革項目“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中的實驗室開放機制研究”,經費來源:江西省教育廳,起止時間:2015年1月-2016年12月,課題負責人。
    參與科研項目:
    1.九瑞礦集區重要靶區地球物理勘探和深部找礦預測,參加,科技部科技計畫項目,2011-2015;
    2.巷(隧)道影響下全空間瞬變電磁法視電阻率與時間-深度轉換理論研究,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0- 2013;
    3.疊加複合型鉛鋅、銅礦深部成礦模式與勘查技術示範研究,參加,科技部科技計畫項目,2009-2011;
    4.廬樅礦集區大地電磁探測與技術研究,參加,科技部,2009-2011
    5.國外物探技術文獻編譯,參加,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2011-2012;
    6.江西省江西九瑞地區武山外圍銅多金屬礦遠景調查CR勘查,江西省地球物理勘察技術院,2009-2011。

    主要貢獻

    [1]Li Hongxing,et al. Acoustic inversion method for parameters of sediments based on adaptive predatory genetic algorithm, Th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SCI), 2018, 143(1 ): 141-149.
    [2]Li Hongxing, et al. Effect of attenuation on frequency dependent AVO response based on porous medium, Journal of porous media(SCI), accepted.
    [3] Li Hongxing, et al.Modified Biot-Squirt acoustic model about wave propagation in porous medium, Acoustical Physics(SCI), accepted.
    [4]李紅星、陶春輝、劉福林、周建平,氣泡對沉積物聲學特性影響研究-以東海沉積物為例,物理學報SCI,2015,64(10):109101-1-109101-6.
    [5]李紅星、饒溯、陶春輝,周建平,廣義希爾伯特變換地震邊緣檢測方法研究,石油地球物理勘探EI,2015,50(3):490-494.
    [6]李紅星、桂磊峰、陶春輝、劉財,基於改進BISQ模型的AVA方程,石油學報EI,2015,36(9):1-8.
    [7] 李紅星、陶春輝、周建平,雙相介質地震勘探縱向解析度研究,地球物理學報SCI,2013,56(3): 995-1002.
    [8] 李紅星,陶春輝. 雙相各向異性隨機介質偽譜法地震波場特徵分析. 物理學報(SCI),2009,58(4):2836-2842.
    [9 李紅星, 陶春輝, 周建平等,雙相異性介質中波場速度與衰減特徵分析.石油地球物理勘探(EI),2009,44(4):457-465.
    [10] 李紅星,陶春輝,周建平等. 非膠結含水合物沉積物修正等效介質速度模型及其地震波場特徵研究. 物理學報(SCI),2009,58(11):675-685.
    [11] 李紅星,劉 財,陶春輝. 基於BISQ模型地震波高階交錯格線有限差分數值模擬,石油地球物理勘探EI,2007,42(6):686-693.
    [12]李紅星、陶春輝、王平、劉財著,多相介質波傳播與套用(專著),科學出版社,2014.
    [13] 李紅星、陳昊、洪德全、陶春輝、劉財著,蘇皖贛地區地殼速度結構(專著),科學出版社,正在出版.
    [14] 李紅星、方根顯、謝尚平編著,地震勘探實習實驗指導書(教材),原子能出版社,2012.
    [15] Tao Chunhui、Li Hongxing、Deng Xianming, Study of A Geo-Acoustic Model of Gas-Bearing Sedimen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ediment with Low Acoustic Veloctiy,China Ocean Engineering(SCI),2010,24(2):381-390.
    [16] 劉財,李紅星,陶春輝等. 模糊嵌套多級中值濾波方法及其在地震數據處理中的套用,地球物理學報SCI,2007,50(5):1534-1542.
    [17] 張華,陳小宏,李紅星等,曲波變換三維地震數據去噪技術,石油地球物理勘探EI,2017,52(2):226-232.
    [18] Guangnan Huang , Bing Zhou,Hongxing Li, et al. Seismic traveltime inversion based on tomographic equation without integral terms. Computer@GeosciencesSCI, 2017,104:29-34.
    [19]張華、陳曉紅、李紅星,3D seismic data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complex-valued curvelet transform in frequency domain,Journal of Applied GeophysicsSCI,2015,113:64-73.
    [20] 黃光南、周兵、李紅星,2D seismic reflection tomography in strongly anisotropic media,Journal of Geophysics and EngineeringSCI,2014,11(6): 1-8.
    [21]黃光南劉洋李紅星張華李澤林,TTI介質相速度對彈性模量參數的敏感性研究,石油物探EI,2014,53(3):262-271.
    [22]Tao Chunhui、Deng Xianming、Li Hongxing, Development of in-situ Marine Sediment Geo-acoustic Measurement System with Real-time Multi Frequencies (the second generation),China Ocean Engineering(SCI),2009,23(4):769-778.
    [23] 黃光南,鄧居智,李紅星等,P-SV波和P-SH波非線性旅行時層析成像,石油地球物理勘探EI,2015,90(6):1127-1133.
    [24] 黃光南、ZHOU Bing、鄧居智李紅星李澤林張華,各向異性TI介質qP反射波走時層析成像,地球物理學報SCI,2015,58 (6): 2035-2045.
    [25] Jin Zhang, Yanguo Wang, David C. Nobes, Guangnan Huang, and Hongxing Li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data interpretation using balanced filtering method, Geophysics(SCI),2017,82(5):N43-N49.
    [26] 郭福生,林子瑜,黎廣榮,鄧居智,謝財富,楊海燕,吳志春,周萬蓬,姜勇彪,李紅星,方根顯,江西相山火山盆地地質結構研究:來自大地電磁測深及三維地質建模的證據,地球物理學報SCI,2017,60(4):1491-1510.
    [27]李紅星等,相山火山盆地主要地質單元物性特徵分析,科學技術與工程,2017,17(27):8-13.
    [28]李紅星,方根顯,鄧居智,許哈寧. 勘查技術與工程卓越人才培養中的實驗室開放策略研究. 高教學刊,2017,4:51-52.
    [29] 李紅星、趙烽帆、毛勇,江西上地殼三維速度結構地震層析成像,地球物理學進展,2015, 30(3): 1049-1055.
    [30] 李紅星、趙烽帆、鄭敏娜,小波分析在天然地震初震及震相識別中的套用,東華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03:286-291.
    [31] 李紅星等,多頻海底聲學原位測試系統在海水中的聲源回響及子波分析,聲學技術,2009,28(1):10-13.
    [32] 李紅星,劉 財,陶春輝.基於BISQ機制的雙相孔隙介質三維數值模擬研究 ,石油天然氣學報,2008,30(2):77-82.
    [33] 李紅星,劉 財,陶春輝. 基於BISQ模型的各向同性介質彈性波三維交錯格線高階有限差分數值模擬,世界地質, 2007,26(4):501-508.
    [34] 李紅星,劉 財,陶春輝. 圖像邊緣檢測方法在地震剖面同相軸檢測中的套用研究,地球物理學進展,2007,22(5):1607-1610.
    [35]李紅星,陶春輝,劉 財等. 海底聲學原位測試聲速提取技術研究,海洋科學進展,2007,25(4):474-479.
    [36] 李紅星,陶春輝,劉 財等. 多頻海底聲學原位測試信號消除干擾研究,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7,37(5):1034-1037.
    [37] 吳從輝,*李紅星等,基於波場分離的雙相各向同性介質正演模擬,東華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40(1):58-65.
    [38] 陳愛飛,李紅星,等.基於時頻分析的Q值提取研究. 世界有色金屬, 2016,9:48-50.
    [39] 吳從輝、*李紅星、張智,任意偶數階精度交錯格線聲波方程數值模擬,東華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8(1):102-109.
    [40] 丁煜暉、李紅星,基於ARM7-LPC2290數字核心板的硬體設計,求知導刊,2015,5:42-43.
    [41] 劉富林、*李紅星,海底沉積物孔隙度Micro-CT掃描測定方法研究,科學技術與工程,2014,14(18): 168-172.
    [42] 尤加春、*李紅星 ,海底雙相隨機介質聲反射的SVM神經網路分類識別研究,海洋學報(中文版),2014,36(03): 134-142.
    [43] 吳濤、*李紅星、陶春輝、顧春華,基於改進遺傳算法的BISQ模型多參數反演方法研究,地球物理學進展,2012,7(5):2128-2137.
    [44] 鄧居智李紅星楊海燕譚捍東,高頻大地電磁法在長大深埋隧道勘察中的套用研究,工程勘察,2010,9:85-90.
    [45] 倪然、李紅星、謝青霞等,基於Gassmann理論與遺傳算法的海底沉積物物理參數聲速反演方法,科學技術與工程,2018,18(6):223-228.
    [46] 陳昊,洪德全,李紅星等,安徽中部地區上地殼二位Pg波速度成像與分析,地震研究,2018,41(1),9-15.
    [47] 黃光南,鄧居智,李紅星,等. 非均勻節點格線TI介質反射波射線追蹤研究. 石油物探,2016,55(1):25-32.
    [48]黃光南,鄧居智,李紅星,等.三維VSP地震初至波走時層析成像研究. 東華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9(3):266-272.
    [49] 張曉峰,王瑞雪,黃飄,李紅星.基於小波變換和分維理論的裂縫密度研究. 東華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9(1):67-71.
    [50] 石雙虎、鄧志文、白光宇李紅星等,測井資料Xu-White模型預測橫波速度的一些新觀點,地震工程學報,2015,37(4):1109-1122.
    [51] 尤加春、毛慧慧、段文豪、*李紅星,基於模糊 C 均值聚類-支持向量機的海底沉積物分類識別,海洋科學,2014,38(11):122-130.
    [52] 李鵬,馮喧,王典,劉財,李紅星,地震剖面同相軸自動追蹤技術研究,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8,38(增):76-79.
    [53] 石雙虎、李培明白光宇、賀涌、李紅星,自動最佳化設計在過渡帶三維地震勘探中的套用,地震工程學報,2015,37(2):629-633.
    [54] 封志兵、聶逢君江麗曾建剛、嚴兆彬、李紅星,重力場特徵與砂岩型鈾礦的關係及地質意義,現代地質,2014,28(4):841-849.
    [55] 顧春華,套春輝,張金輝,周建平,周利生,李紅星,劉財,超寬頻海底剖面儀實時採集顯示系統EchoViewer的設計與實現,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8,38(3):495-501.

    獲獎情況

    (1)李紅星,劉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學技術獎,2015年。
    (2)李紅星(R5,指導“十四屆”挑戰杯獲江西省決賽科技發明類一等獎,2015年。
    (3)李紅星、鄧居智、方根顯,多相介質聲波傳播特性研究,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獎三等獎,編號J1103082,江西省教育廳,2011年。
    (4)李紅星(完成人排序:第八),多頻海底聲學原位測量系統,海洋創新成果獎二等獎,編號200921308,國家海洋局,2009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