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簡(北大第一醫院胸外科主任,胸部微創手術專家)

李簡(北大第一醫院胸外科主任,胸部微創手術專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8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簡,男,1963年7月出生,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胸外科主任,胸部微創手術專家。1986年7月畢業於河南醫科大學醫學系,獲醫學學士學位。1990年7月在北京醫科大學醫學碩士學位,同年8月進入北京醫科大學第一醫院胸外科工作。1992年8月率先在國內開展胸部微創手術;至1993年底已能經10cm的小切口成功進行了包括隆突成形術在內各種肺切除術。至1997年赴日留學前,實施的微創手術種類、數量、難度和效果等方面均居國內外領先水平。1999年在日本自治醫科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同年10月回國。2001年起,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2003年8月起擔任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胸外科主任。擅長胸外科疾病,尤其是肺癌食管癌縱膈腫瘤的診斷及微創手術治療。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攻克難題,創新成果,從醫理念,組織理念,教學成果,社會任職,著作譯作,科研成果,擅長領域,出診時間,交流指導,人物評價,

基本信息

胸外科專家李簡,現任北京大學胸外科學系主任,北京醫師協會胸外科專業分會會長,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醫師分會副會長,北京醫學會胸外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分會委員,中國微創外科雜誌 常務編委,中華胸心血管外科編委,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誌編委,胸外科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獲2006年度北京市創新標兵,2007年度北京市醫德楷模,以及2007年度北京大學醫學部優秀臨床科主任等榮譽稱號。
在胸外科領域,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李簡主任的微切口手術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早在2003年,他就完成經3cm長的保留神經切口(即單孔胸腔鏡)完成支氣管成形肺葉切除術,有關成果發表於2006年。

攻克難題

胸外科專家李簡,一直致力於胸外科學中的常遇難題展開研究,並獲得了一個又一個突破。尤其是他建立了經保留肋間神經胸部微創切口、用電刀實施惡性腫瘤精確切除的全新手術方法用於治療中晚期胸部惡性腫瘤5百餘例,其中不乏其他單位認為不適合手術治療的“晚期”和肺功能低下患者,不但使按常規方法實施胸部惡性腫瘤切除後高達7~60%的局部復發率下降到不足5%的歷史最低水平,還使這些患者未遺留胸部慢性疼痛的後遺症。還攻克了胸部手術後慢性疼痛和食管切除術後吻合口漏、狹窄或反流等難題。被評為2006年度北京市創新標兵、2007年度北京市醫德楷模,以及2007年度北京大學醫學部優秀臨床科主任等。參與編寫專業著作和教科書十餘餘部,發表論文90餘篇。已培養碩、博士研究生15名。

創新成果

胸外科專家李簡在國內較早提出術中肺保護通氣策略,並和他的學生們致力於相關的臨床研究。肺保護通氣策略的核心是低氣道壓、小潮氣量、允許性高碳酸血症,這一理論與傳統胸外科麻醉方法完全不同,但套用該策略可以顯著降低肺損傷的發生率,從而大幅減少普通胸外科術後併發症的發生率。在他的倡導下,不但胸外科醫生的手術觀念被更新,許多麻醉師的觀點也有所改變,這使得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胸外科的圍手術期治療水平上了一個新台階。

從醫理念

胸外科專家李簡曾說過:“要做一個推動醫學發展的人”。這種信念鼓舞他不斷向醫學領域的極限發起挑戰,施行了許多在其他專家看來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手術。有一名前縱膈惡性腫瘤患者,癌腫已經侵犯胸骨、上腔靜脈、鎖骨下動脈和頸動脈。嚴重的病情跑遍國內多家醫院均被告知無法手術,他本人也完全喪失了生活下去的勇氣。當他來到李簡主任這裡就診時,李簡憑藉自己超人的膽量和高超的技術為他實施了縱膈腫瘤擴大切除術,在非體外循環條件下切除了腫瘤及受侵的胸骨,同時還施行了上腔靜脈、雙側鎖骨下動脈、頸動脈的人工血管置換術,挽救了患者的生命,給了他第二次生命。當李簡在全國胸心外科會議上介紹這個病例時,在場的所有專家都被震撼了,紛紛稱讚他的高超和大膽。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許多因局部晚期胸部腫瘤而被其他醫院拒之門外的絕望患者被李簡用柳葉刀破解了“不可能做手術”的讖語而存活下來,改變了人生的軌跡,比如93歲的高齡老太太、即將出國比賽的音樂家、學校的著名教授……近年來,李簡在臨床技術上又取得了新突破,主持開展了侵犯主動脈的胸部惡性腫瘤的擴大切除術,迄今已經成功完成聯合胸主動脈部分切除、人工血管置換條件下的食管癌切除和肺癌擴大切除術近10例,並取得了良好的療效,奠定了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在手術治療局部晚期胸部惡性腫瘤方面的國內領先地位。

組織理念

胸外科專家李簡,作為老黨員,多年來他忠實於黨的醫療事業,恪守社會主義醫療工作者的道德情操,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為了臨床工作的可持續發展,李簡想了許多方法來提高科室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建立一些管理制度來降低醫療風險。如他在科室建立由四名副主任醫師帶領的醫療小組,為每個醫療小組制定每年需要完成的手術量,確定副主任醫師的責任和權利,使得各個醫療小組形成良性競爭,在保證醫療質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手術量。

教學成果

胸外科專家李簡一直十分重視教學和科研工作,迄今已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15名,在對待本科生、研究生、進修生以及科室的住院醫師和主治醫師的思想教育和臨床教學上他一絲不苟。雖然平時工作忙,他也會利用晚上時間把學生集中到病房進行授課。有時會為一個小的科研問題與研究生討論一個晚上。不光是學業,李簡還以身作則在醫德醫風上教育研究生,有時為了完成一個高難度的手術,他會在手術室內連續工作20個小時以上,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病人切除疾患,給病人以生的希望,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入黨誓言,堅定地推動著醫學的發展,執著地追求著,在醫學事業上突破、再突破。

社會任職

北京醫師協會胸外科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北京醫學會胸外科學分會常委
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醫師分會委員
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分會委員

著作譯作

“局麻下胸腔鏡肺腫物切除術” ——1999年底用於臨床;有關論文發表於2001。
“胸腔鏡順行肺葉切除術” ——2000年成功用於臨床;有關論文發表於2002年。
“經保留神經胸部切口行複雜肺切除術”——2000年底成功用於臨床;不但便於完成胸內複雜操作,還可避免術後慢性疼痛後遺症。
2003年完成了經3cm長的保留神經切口(即單孔胸腔鏡)完成支氣管成形肺葉切除術;有關成果發表於2006年。如今,對臨床上常見的肺磨玻璃樣結節患者實施的是2cm~2.5cm單孔胸腔鏡肺段或肺葉切除術。
建立的“分期異體氣管移植方法”於1988年提出並動物實驗成功;2011年成功用於臨床;解決了同種異體氣管移植無法成功用於人體的世界難題;有關論文分別發表於1995年和2015年。
胸外科專家李簡是多項新技術和理論的創始人。特別是建立的腫瘤切除方法,不但使早、中期胸部惡性腫瘤(肺癌、食管癌以及縱膈惡性腫瘤)的局控率達到了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還使局部晚期胸部惡性腫瘤的5年生存率提高了近3倍。

科研成果

胸外科專家李簡一直致力於胸外科學中的常遇難題展開研究,並獲得了一個又一個突破。尤其是他建立了經保留肋間神經胸部微創切口、用電刀實施惡性腫瘤精確切除的全新手術方法用於治療中晚期胸部惡性腫瘤5百餘例,其中不乏其他單位認為不適合手術治療的“晚期”和肺功能低下患者,不但使按常規方法實施胸部惡性腫瘤切除後高達70-60%的局部復發率下降到不足5%的歷史最低水平,還使這些患者未遺留胸部慢性疼痛的後遺症,攻克了胸部手術後慢性疼痛和食管切除術後吻合口漏、狹窄或反流等難題。
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胸外科學習、工作三十餘年。具有豐富的科研和臨床經驗。發現多項新規律,並獨創了多種胸部手術方法。解決了多項臨床難題。如發明的保留神經胸部切口不但減輕了術後急性疼痛,還可避免胸部手術後慢性疼痛的發生; 對臨床常見的需要進行肺葉或肺段切除的肺磨玻璃樣小結節,僅憑1個2cm~2.5cm長的小口即可完成; 建立的腫瘤切除方法大幅度提高了早、中期胸部惡性腫瘤(肺癌、食管癌及縱膈惡性腫瘤)的局控率,並使通常被視為無法手術的局部晚期胸部惡性腫瘤的5年生存率提高近3倍。使數百例常規方法治療後只能生存幾個月的重病患者,獲得了長期生存。

擅長領域

擅長各類胸外科疾病,尤其肺癌、食管癌、縱膈腫瘤的診斷及微創手術治療。

出診時間

周一下午(特需門診)、周三上午。

交流指導

2021年,1月24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胸外科主任李簡教授赴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開展微創診療活動。
中國抗癌協會開展的”CACA指南中國行-肺癌大師學術交流項目”2023年11月24日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舉行。中國胸外科學領域領軍人物、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胸外科主任李簡、日本著名醫學專家Tetsuya Mitsudomi教授等20多位醫學專家就小細胞肺癌診療等熱點議題展開交流,著名媒體人席愷受邀參加活動。

人物評價

他是多項新理論、新技術的創始人,他一直致力於胸外科學中的常遇難題研究,並獲得了一個又一個突破!他解決了同種異體氣管移植方法套用於人體的世界難題。他建立的腫瘤精確切除方法,使局部晚期肺癌、食管癌以及縱膈惡性腫瘤的局控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5年生存率提高了近3倍!他就是業內胸外微創的人才,中國胸外科頂級專家,全國胸外科學界的領軍人物,李簡教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