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筱甫

李筱甫(1889~1930),江西省井岡山市茅坪鄉壩上村人。曾任中共寧岡縣委委員,紅四軍三十二團軍需處長。是湘贛邊界工農兵蘇維埃政府財政部負責人之一。1930年2月,被錯殺於永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筱甫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889年
  • 逝世日期:1930年2月
人物生平
李筱甫(1889~1930),江西省井岡山市茅坪鄉壩上村人。生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富裕家庭出身。年少聰穎。民國13年(1924),經袁文才邀入半岡山的舊式農民武裝“馬刀隊”,積極參與劫富濟貧的活動。民國14年(1925),在龍超清、劉輝霄勸說下,他和袁文才率馬刀隊下山接受“招安”,改編為縣保衛團,筱甫任副團總。1926年10月,與袁文才一起領導保衛團武裝起義,推翻北洋軍閥縣政權,成立縣人民委員會,任警佐。1928年2月,組織全縣民眾參加新城戰鬥,任全縣暴動隊總指揮,帶領2000多民眾,配合工農革命軍作戰,取得新城戰鬥的勝利,旋即於2月21日成立的縣工農兵政府,擔任秘書,並被選為中共寧岡縣委委員。同年5月成立紅四軍時,任三十二團軍需處長,同月下旬,他為湘贛邊界工農兵蘇維埃政府財政部負責人之一,艱苦創辦大隴紅色圩場,經常組織人員深入白區開展工作,爭取一批批食鹽、布疋、藥材等日常必需品秘密運入根據地。同時,組織大隴、茅坪一帶民眾熬硝鹽,采草藥,自力更生解決根據地的經濟困難。他要求邊界各地打土豪的金銀首飾及時上交給邊界政府,由他具體經管。在他負責邊界的財務工作中,任勞任怨,盡忠職守,嚴格執行財政管理制度,堅持少花錢多辦事的原則,確保了紅軍當時處於極其困難的軍需和給養,為打破國民黨軍的經濟封鎖,活躍蘇區經濟,保證軍民供給都起到了很重要作用。1930年2月,筱甫被錯殺於永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