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陶

李祖陶(1776~1858),字欽之,號邁堂,江西省上高縣徐家渡東邊村貫壠人。他“飽讀經史百家,博覽詩書萬卷,不慕虛榮功名,執意著書立說”。其著作達千萬字,是清朝中葉全國文壇頗有影響的文學家。其名被收錄於《中國人名大辭典》和《中國文學大辭典》。至今上高縣城鄉仍然傳揚著他的軼文趣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祖陶
  • 外文名:字欽之
  • 別名:號邁堂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江西省上高縣徐家渡鎮東邊村貫壠山
  • 出生日期:1776
  • 逝世日期:1858
  • 職業:作者
  • 主要成就:《邁堂文略》32卷,《金、元、明八大家文選》53卷,
  • 代表作品:《國朝文錄》、《邁堂文略》
  • 性別:男
人物生平,個人作品,社會評價,藏書故實,個人其它信息,

人物生平

不甘貧寒苦求學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十一月,李祖陶出生於上高縣貫壠村。8歲喪父,賴母紡織度日,母子相依為命。 10歲,祖陶想讀書,但家貧不忍啟齒。便常於放牛之後 ,去書院窗下偷聽,並撿被棄之殘紙片識字。幾年間,竟然識字千餘。伯父奇之,乃解囊相助。16歲時祖陶得以入學讀書。
祖陶求知若渴,非常刻苦。放學之後,常攜書入田,邊幹活邊讀書。晚上,常伴在母親紡織的油燈下抄讀,夜盡十紙方歇。伯父的兩本詩集和先生的排律等書,他常借來抄讀和研習。祖陶八年寒窗,競抄經史詩書數百卷。一次,母親命祖陶去徐家渡圩賣布,囑他換鹽和棉花回來。他賣了布,買了棉花之後,在一書攤前著迷,竟將余錢全部都買了書回家。他向母親匯報說:“兒不可一日無書。”母被兒子的用功所感動,非常理解地說:“只要兒能成大器,吾寧日日淡食,不厭也。”
嘉慶六年,祖陶得中秀才。嘉慶十四年,又中了舉人。十年寒窗未虛度,苦盡甘來終成材。祖陶滿腹詩書經綸,寫得一等好字,寫得一手好文,聞名於江西城鄉。
邁堂遊學遍神州
祖陶號“邁堂”,即邁出農家之堂之意。中舉後,祖陶曾試圖求取進士功名,然而他生性耿直,不苟世俗,只憑文章,豈能中榜。兩次三番之後。祖陶絕意功名,立志以選著為事。求取真才實學之道。
祖陶效法孔夫子,周遊列國,以廣聞博見來充實自己。他先滯留京城,訪名士,借經史子集來研習交流;購群書,廣徵博採搜羅宏富。留京五年,潛心苦讀,終歷覽奇書,學富五車,聞名京城,享譽文壇。許多王侯公卿都紛紛爭聘他為幕僚。
以慕僚為職,祖陶開始了遊歷神州大地求學的生活。二十餘年,他足跡遍歷天下,先後到過蘇、浙、皖、閩、贛、川、粵等數省。對河防漕 、鹽法錢鈔、風土人情、民生疾苦,無不悉心研究。並提出了許多興修水、發展生產、疏暢流通、關心民生的見解,得到公候門的敬佩。稱譽道:“身無一命之寄,而好談天下之務。”他遊歷京城和華東華南等地的經歷,為後來求編纂唐、宋、元、明、清名家文集打下了紮實基礎,為著書立說考究了許多寶貴史料。
著作榮身垂不朽
57歲時,祖陶結束了遊學生活。應江西撫台之聘,先後講學於鷺州、洪都、鳳儀、龍州、景高等書院,以其學識淵博而受人稱道。70歲時,他離開書院告老返鄉。歸家時,攜帶詩書達3萬多卷。他無甚錢財,只在家鄉貫壠山造一小屋,自稱“貫壠山居”,又造一小樓,名曰“尚友樓”,乃藏書於此樓。祖陶歸鄉後,常足不出戶,日夜寢饋“尚友樓”,著書立說。

個人作品

祖陶用畢生精力,注釋了自唐以後的詩書,編選了唐、宋、元、明、清名家文選。所著之書有:《國朝文錄》174卷,《邁堂文略》32卷,《金、元、明八大家文選》53卷,《史記》9卷,《邁堂詩稿》24卷,《資治通鑑》144卷,《唐二十家文抄》、《國朝四家詩稿》等書,共有1000多萬字。其中,《國朝文錄》初次出版時,國內外求考清朝者爭相購買。

社會評價

李祖陶精於古文,其著作注釋之深,文筆之妙,令人讚嘆。他的著作,有保存和發展國唐、宋、元、明、清各代文化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被贊為:“吳楚之間推作者,歐曾(指唐宋八大家中的歐陽修和曾鞏)之後此傳人”,可“與唐代文苑英華媲美”。其人“有杜子美之性情,而兼元遺山之筆力”。可見祖陶享譽極高。

藏書故實

清藏書家。字邁堂,字欽之。江西上高人。嘉慶十三年(1808)舉人。八歲喪父,母親苦節撫育成人,每日織布以上市換鹽米。一日,以賣布余資用於購書,歸家告之於母,母親說:“兒嗜讀書,吾食淡不厭也!”年長後,博綜群籍,足跡遍天下。工古文辭,曾說:“文無古今,唯得神解之為貴。”名盛一時。晚年建書樓名“尚友樓”,收藏圖書數萬卷。留心政事,兼治軍事兵書。著有《邁堂文略初編》、續編、《膡稿》、《史記》、《詩存》等;輯有《國朝文錄》82卷、《續錄》92卷、《金元明八家文抄》50卷。

個人其它信息

鹹豐八年(1858年)七月,李祖陶病逝於東邊村,享年83歲。他和他的著作一樣,一生心血著華章,千秋留附姓名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