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矩,字茂約,晉朝李重之弟,江夏鐘武人。
基本介紹
- 本名:李矩
- 字號:茂約
- 所處時代:晉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江夏鐘武
- 官職:江州刺史
李矩,字茂約,晉朝李重之弟,江夏鐘武人。
李矩(?~325年),字世回,代郡平陽(今山西臨汾市)人。晉朝官員、將領。勇猛剛毅,頗多謀略,心有大志。初為縣吏,梁王司馬肜以為牙門將。平定齊萬年叛亂,封東明亭...
李矩,字茂約,晉朝李重之弟,江夏鐘武人。...... 李矩,字茂約,晉朝李重之弟,江夏鐘武人。人物關係 糾錯 關閉糾錯 本名 李矩 字號 茂約 所處時代 晉朝 民族族群...
李矩襲劉暢之戰,東晉時期晉太守李矩與漢將劉暢之戰。建武元年(317年)二月,漢主劉聰命其從弟劉暢,率步騎3萬攻滎陽,與駐屯在韓王故壘(今河南新鄭境內)之晉太守...
衛夫人(272年—349年),本名衛鑠,字茂漪,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人,晉代著名書法家,廷尉衛展之女。衛氏家族世代工書,嫁給汝陰太守李矩為妻,丈夫李矩善長隸書。...
郭誦,平陽人,西晉末至東晉初時代人物。他是司州刺史李矩的外甥,也是一位優秀將領,具體事跡在《晉書》李矩傳中有詳細記載,尤其是他指揮的洛口戰役是東晉初期著名的...
5、《晉書·李矩傳》:“時饑饉相仍,又多疫癘, 矩垂心撫恤,百姓賴焉。”6、宋司馬光《苦雨》詩:“連年困饑饉,此際庶和熟。”7、宋 蘇軾 《送孫勉》詩:...
投靠并州刺史劉琨,拜河內太守,聯合李矩對抗前趙劉曜和後趙石勒。太興初年,拜穎川太守,兵敗於後趙,投靠晉明帝,拜征虜將軍。從平蘇峻之亂,拜右軍將軍。 鹹和...
李矩就是李充之父。《世說新語·言語》第80篇注引《晉中興書》曰:“(李充)祖康(秉)父矩皆有美名”,可見李矩在當時也頗有名氣。...
故壘,漢語辭彙。拼音:gù lěi,釋義為古代的堡壘,出自《晉書·李矩傳》...... 《晉書·李矩傳》:“ 劉聰 遣從弟 暢 步騎三萬討 矩 ,屯於 韓王 故壘。”...
永嘉六年(312年),魏浚暫任河南尹,與李矩結盟。漢趙將領劉曜忌恨魏浚得人心,於是率軍攻打魏浚,魏浚被劉曜擒獲殺害。魏浚死後,朝廷追贈他為平西將軍。本...
其中所載,如以堯舜對天地為李矩問李演事,考范鎮《東齋記事》以為此楊億校士時事,岳珂《桯史》以為歐陽修知貢舉時事,《珍席放談》以為南唐時湯悅妹壻問悅事,...
和珅深明李矩璨的用心,心中雖然惱怒,卻不動聲色。 第25集 和珅按兵不動,李矩璨卻沉不住氣了。他鋌而走險,將劉全送往和珅府。和珅命人重打劉全,一邊對...
滎陽之戰是東晉和前趙的作戰。此戰,李矩在眾寡懸殊態勢下,因機制變,詐降示弱,麻痹漢軍,繼而出其不意,夜間突襲,獲全勝。...
李矩為此惱恨不已,過了很久才將鄧攸的家屬送還於他。 [6] 東晉建立後,鄧攸因與刁協、周顗交好,遂渡江南下,被晉元帝任命為太子中庶子,後又拜為吳郡太守。...
《晉書·石季龍載記上》:“時豪戚侵恣,賄托公行, 季龍 患之,擢殿中御史 李矩 為御史中丞,特親任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