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龍(湖南師大教授)

李生龍(湖南師大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生龍,男,湖南祁東縣人。1986年畢業於湖南師大,獲文學碩士學位,現任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

基本介紹

個人簡歷,主要著述及獲獎,主要發表論文,主要科研課題,

個人簡歷

李生龍,男,湖南祁東縣人。1986年畢業於湖南師大,獲文學碩士學位。先後師從宋祚胤馬積高先生。現為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與文化的教學與研究。著有《無為論》、《道家及其對文學的影響》、《隱士與中國古代文學》、《儒家文化與中國古代文學》、《墨子譯註》、《傳習錄譯註》、《占星術》、《道家演義》、《精選今譯<史記>》等,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60餘篇。主持課題多項。參加馬積高教授主持的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規劃和“八五”計畫重點課題《歷代辭賦總匯》的編纂工作,任唐宋分冊副主編,具體負責唐代部分的審稿、編輯、補遺等工作,並點校明清辭賦150餘萬字。參加國家“九五”新聞出版重點項目《歷代方輿紀要》,完成雲南、貴州二省的點校工作。參加國家社科“九五”重點項目《中國道教科技史》的編纂,負責六朝道教天學部分的撰寫。擔任湖南省古代文學學會副會長,湖南省屈原學會副會長,湖南省孔子學會副會長,湖南省炎黃學會副會長,湖南省道家道教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湖南省道教協會永遠顧問等。《道家及其對文學的影響》獲湖南省第九屆優秀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著作獎二等獎。2009年被評為湖南省優秀教師。2010年9月被聘任為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

主要著述及獲獎

1、《無為論》  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11月初版(2009年元月修訂再版);2011年10月獲2009—2010年度中南地區大學出版社優秀專著一等獎
2、《辭賦鑑賞16篇》(收入《歷代辭賦鑑賞辭典》) 安徽文藝出版社,1992年10月
3、《占星術》  海南出版社,1993年9月
4、《新譯<墨子>讀本》  台灣三民書局,1996年2月
5、《讀史方輿紀要》(點校雲南、貴州兩省) 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1996年12月
6、《龍膺詩話》(收入吳文治主編之《全明詩話》) 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
7、《道家及其對文學的影響》  嶽麓書社1998年5月初版(2005年元月修訂再版);2008年獲湖南省人民政府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8、《道家演義》(精魂、丹血、仙問三部)  湖南文藝出版社,2000年9月
9、《華夏文明之父—孔子》  中南大學出版社,2000年9月
10、《中國歷史十五講》(兩講)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1月
11、《隱士與中國古代文學》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獲中南五省優秀社會科學讀物二等獎
12、《精選今譯<史記>》 中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
13、《新譯<傳習錄>》  台灣三民書局,2004年6月
14、《中國古代文學史》(4章)  湖南文藝出版社,1992年5月;台灣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8年7月;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5月
15、《儒家文化與中國古代文學》  嶽麓書社,2009年7月
16、《南北朝道教天學》(姜生、湯偉俠主編之《中國道教科技史》南北朝隋唐五代卷)科學出版社,2010年5月
17、2009年被評為湖南省優秀教師,記二等功。

主要發表論文

1、先秦“無為”思想簡論 湖南師大學報1986年第2期
2、漢代“無為”思想簡論 湖南師大學報1987年第5期
3、孔子老子的“無為”思想之異同及其影響 中國哲學史研究,1987年第4期,收入李景明唐明貴主編之《儒道比較研究》論文集,中華書局2003年出版
4、論兩漢的“賢人失志之賦”  中國文學研究1987年第3期
5、《老子》的修辭特點  湖南師大學報1986年第1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1986年第3期摘要
6、近幾年的漢賦研究  求索1988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全文複印1989第3期
7、李白與吳筠究竟有無交往 祁連學刊1989年第3期,李白研究論文集第二輯,巴蜀書社出版
8、全國首屆賦學討論會綜述 社會科學戰線1988年第4期,又見中國文學研究1988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全文複印1989 第4期
9、《莊子·逍遙遊》中大鵬形象及其主旨 中國文學研究1989年第1期,海峽1990年第3期轉載
10、近幾年的辭賦研究  求索1989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1989年第3期全文複印
11、生命:老、莊哲學的一種內涵 湖南師大學報1989年第6期
12、近十年來賦體源流研究綜述 中國文學研究1989年第2期
13、近十年來的魏晉南北朝辭賦研究  雲夢學刊1990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全文複印,1991年第1期
14、從“風”與“勸”的問題看漢大賦的發展趨勢 中國韻文學刊,1990年第2、3合期,收入《賦學研究論文集》巴蜀書社,1991年11月
15、論漢代的抒情言志賦  求索,1991年第2期
16、魏晉南北朝文學與道教  中國文學研究1991年第3期
17、先秦儒家與墨、道、法諸家人生觀之比較 炎黃文化論文集,1991年中國文學雜誌社
18、近十年辭賦研究述評  賦學研究論文集,巴蜀書社1991年11月
19、近十年來宋玉賦真偽問題研究綜述 收入《文史知識》編輯部編《古典文學研究動態》中華書局1993年3月,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全文複印,1989 期號:第9期
20、道家思想與漢代文學  中國文學研究1993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1994年第5期全文複印
21、《解老》《喻老》屬黃老而非法家  湖南師大學報,1994年第2期
22、老子的社會文化批判及其理想  湖南師大學報,1997年第6期,中國高校文摘1998年第2期摘要
23、道家思想與兩晉文學  求索,1997年第6期
24、老子:一個介於出世與入世之間的哲人 中國文化研究1999年夏之卷(第2期)
25、莊子的社會批判及其理想  船山學刊1998年第1期
26、道家思想與建安、魏末文學  中國文學研究1998年第1期
27、道家思想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  湖南師大學報1998年第2期
28、論對偶在古代文體中的審美效果  中國文學研究1999年第1期
29、《老子》中“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的“曰”字解 古漢語研究,1999年第2期
30、宋以前南嶽名道士考  道教與湖南,嶽麓書社2000年3月,又見湖湘文化論文集,湖南師大出版社,2000年10月
31、陽明何以不說起白沙之臆測  陳白沙研究論文集,湖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
32、“天人感應”與古代文學  湖南師大學報2001年第4期
33、隱士、宗教與文學  中國文學研究2002年第4期
34、《文選》前言  嶽麓書社,2002年9月
35、論道家的“天人一體”觀  湛江師院學報2003年第1期,又見《湖南道教》2004年第2期
36、論莊騷的融通與影響  中國文學研究2004年第2期
37、論古代文學中的摹擬現象  衡陽師院學報2004年第1期
38、簡論後世道家、道教對《莊子》倫理思想的揚棄與修正 上海道教2005年第2期
39、“三不朽”人生價值觀對古代作家文學觀之影響 衡陽師院學報2005年第2期
40、孔子“游於藝”思想闡微  湖南師大學報2006年第4期,新華文摘2006年19期摘論點,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6年第5期摘論點
41、中國古代天學對文論、文學創作之影響 中國文學研究2007年第4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8年第1期摘要
42、湖湘文化與宋代詩人樂雷發  中國韻文學刊2009年第1期,2009年人大中國古代文學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43、儒家仁學、禮學及人生哲學所隱含的類意識 湖南師範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
44、歷史上屈原詮釋之視角解讀  中國文學研究2009年第3期
45、王船山對“理語”入詩之思考和對性理詩仿效與矯正 船山學刊2010年第3期
46、論韓愈莊騷並舉之意義  周口師範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
47、六朝至唐志怪小說中符咒元素的思想內蘊與敘事功能(與張闢辟合作) 湖南大學學報2011年第2期
48、王船山組詩《題蘆雁絕句》《雁字詩》之創作主旨與複雜內蘊 湖湘論壇2011年第3期
49、王船山遊仙之作析論  中國文化研究2011年第2期(夏之卷)
50、王船山詩文所昭顯的道家、道教心跡 北京大學學報2011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2011年第11期全文複印

主要科研課題

1、《歷代辭賦總匯》 (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規劃和“八五”(1991-1995-2000年)計畫重點課題,國家新聞出版署“八五”規劃重點圖書,任唐宋分冊副主編,點校唐賦20萬字、明賦15萬字,清賦110萬字,編審唐代辭賦240萬字;馬積高教授主持。)
2、《中國道教科技史》 (國家社科“九五”規劃大型攻關項目,參與撰寫《六朝道教天學》部分;姜生主持)
3、《儒家文化與中國古代文學》 (湖南省教育廳課題(2002——2004),主持)
4、人文學科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保障機制研究與實踐 (湖南省教育廳課題(2004-2007),主持)
5、湖湘古代文人儒道合一的精神情懷研究 (湖南省社科委託課題(2005-2007),主持)
6、《道家及其對文學的影響》 (2010年湖南省社科立項項目,主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