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寶(寧夏農林科學院副院長)

李生寶(寧夏農林科學院副院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現任寧夏農林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寧夏林學會常務理事,寧夏生態學會常務理事,寧夏林業、科技及環境評審委員會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生寶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業:寧夏農林科學院副院長
基本信息,工作經歷,主要論文論著,

基本信息

李生寶,男,漢族,中共黨員,1958年11月25日生於寧夏石嘴山市,1977年考入北京林業大學,1982年1月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本科畢業, 1982年--1999年,在寧夏農林科學院林業研究所工作,歷任助理研究員、造林、治沙研究副主任、副研究員、副所長,1999年—2000年,在寧夏農林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工作,歷任所長、副研究員、研究員,2000年—2006年任寧夏農林科學院沙漠治理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工作經歷

1982年1月-1999年2月,在寧夏農林科學院林業研究所主要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防沙治沙和沙產業開發等科研和試驗推廣工作;1999年3月-2000年9月,在寧夏農林科學院園藝研究所主要開展防沙治沙、沙產業開發和經濟林樹種引種等科研和試驗推廣工作;2000年10月-2006年3月,在寧夏農林科學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主持“十五”國家重大科技攻關課題“半乾旱退化山區生態農業建設技術與示範”、自治區科技興農項目“鹽池沙漠化土地綜合治理技術示範推廣”;2006年3月至今,在寧夏農林科學院主持承擔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重大項目“半乾旱黃土丘陵退化生態系統恢復技術研究”課題。
自參加工作以後,先後在西吉、鹽池、彭陽等縣農村試驗示範基點開展了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固沙林、沙旱生灌木引種、良種苗木繁育、沙漠化土地綜合整治、小流域綜合治理等多方面的試驗研究和技術推廣。共承擔和參加荒漠化治理科研攻關和推廣項目20多個,其中國家級項目10多個,自治區級10多個。取得國家和自治區科研成果18個,獲得各類成果獎15項,其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個(排名4),三等獎1個(排名5),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1個(排名1),二等獎3個(排名2(1)、8(2)),三等獎8個(排名1(1)、2(2)、3(3))。在各類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一作20餘篇,核心期刊11篇。指導和培訓農民約3萬人次,引進旱生灌木130餘種,培育優良抗旱種苗12000多萬株,營造各類試驗示範林近100萬畝,推廣防沙治沙和小流域綜合治理科研成果500萬畝,創造社會經濟效益5億元。獲得了寧夏青年科技獎、全國治沙暨沙產業先進科技工作者、全國優秀農業科技工作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自治區先進工作者、全國先進工作者和全國防沙治沙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主要論文論著

1.鹽池縣風沙區林業存在問題的診斷及今後發展對策.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 ,1994(3);2.寧夏鹽池沙漠化土地綜合整治發展規劃的決策分析.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 1994( 4);3.鹽池沙區土地類型分類評價及其綜合治理.乾旱區資源與環境,1997年(4);4.鹽池沙地綜合治理最佳化模式的建立及其結構調整.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 1999(2);5.鹽池沙地主要飼料灌木樹種特性的觀測.林業科學,2000(4);6.關於我國荒漠化土地綜合治理基本理論的探討.科技進步與西部優勢產業發展,2003.10;7.寧南山區不同生態恢復措施對土壤環境效應影響的研究.水土保持學報 , 2006,(04); 8.寧夏南部半乾旱山區生態農業建設最佳化模式的建立.水土保持研究,2007(2);9.寧南山區不同恢復措施對土壤環境效應的綜合評價.水土保持研究,2007(1);10.寧南山區典型旱作農耕地土壤特性分析,《西北農業學報》, 2007年, 第02期。11.寧夏南部山區生態農業建設技術研究.2006年,寧夏人民出版社。
自參加工作以後一直從事沙漠治理、沙產業開發、林業等生態環境治理科學研究和試驗示範推廣工作,先後在西吉、固原、靈武、鹽池等縣市農村試驗示範基點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薪炭林、固沙林、飼料林、沙區農田防護林、沙旱生灌木引種、林木良種苗木繁育與栽培、沙漠化土地綜合整治、沙產業開發、農村庭院經濟等多方面的試驗研究和技術推廣。
27年來共參加和承擔國家和自治區生態環境治理、生態農業、生態林業、防沙治沙及其沙產業開發等科研和推廣項目20多個,取得國家和自治區科研成果餘20個,獲得各類成果獎15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