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犯罪心理畫像第一人(中國故事)

李玫瑾:犯罪心理畫像第一人(中國故事)

《李玫瑾:犯罪心理畫像第一人(中國故事)》是一本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蔣明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玫瑾:犯罪心理畫像第一人(中國故事)
  • 類型:傳記
  • 作者:蔣明倬
  • 著作權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紙書價格:6.0
內容簡介,精彩書摘,目錄,

內容簡介

不知有多少人是因為藥家鑫案知道李玫瑾的?2010年,李玫瑾在央視《新聞1+1》分析藥家鑫案,引起廣泛爭議。她的點評被戲稱為“彈鋼琴殺人法”。網友指責她用彈鋼琴解釋殺人動作,是在幫藥家鑫辯護。媒體評論人李承鵬、《新世紀》雜誌常務副主編張進、清華大學美學教授肖鷹都公開撰文批評李玫瑾,她的專業性遭到前所未有的質疑。
李玫瑾完全沒想到,這段話會激起眾怒。她能輕易贏得老警察的敬重,卻在幾分鐘之內,失去了相當一部分普通人的認同。陀思妥耶夫斯基100年前說過:沒有什麼比當眾譴責作惡的人更容易,也沒什麼比理解他更難。李玫瑾的困境延伸了這句話——最難的是,理解了一個作惡的人,但要向憤怒的公眾清楚解釋。
李玫瑾經常在央視以犯罪心理學專家的身份點評案件。她的社會身份是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有著“中國心理畫像第一人”的稱譽。李玫瑾分析過馬加爵案,之後又分析過邱興華、楊佳、趙承熙的案子……這些年來她對案件的分析,總會引起或多或少的爭議,而對藥家鑫案,使爭議達到了頂峰。李玫瑾教授經歷了什麼?她有怎樣的心路歷程?《李玫瑾:犯罪心理畫像第一人》帶你走近這位飽受爭議的教授。

精彩書摘

所謂犯罪心理畫像,就是根據案件情況對犯罪嫌疑人進行行為、動機、心理過程、心理特點等分析,對其形成心理和形象的描述。犯罪心理畫像最初起源於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然而,在中國的警察序列里,並沒有獨立的部門從事這項工作,學院裡從事這項研究的人也很少。李玫瑾開啟了中國犯罪心理畫像的先河,被稱為“中國心理畫像第一人”。
李玫瑾:女,1958年出生。1977年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1982年1月至今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任教。現為犯罪心理學教授、中國警察學會特邀研究員、中國法學會青少年法律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心理學會法制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常務理事等。主要研究領域:犯罪心理學、犯罪心理畫像、公安社會心理調查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及預防、有組織犯罪問題等。
“犯下的罪行已無可避免,只能儘量讓惡魔不再出現”。
你要有足夠強大的神經,去面對碎屍、殺妻、食屍這種魔鬼才能犯下的罪行;你要有足夠的耐心,在李玫瑾的引領下進入魔鬼們的心靈世界;你也要有悲憫的心,才能理解魔鬼並非突然形成,也有人對他們犯了罪……
要從犯罪的角度弄清楚發生了什麼,唯一途徑就是弄清楚嫌犯內心發生了什麼變化,這就要去問嫌犯本人。
——題記

目錄

在這裡記錄中國
一、心靈捕手
1、“他切那兩刀,應該是好奇”
2、“感覺來了個算命先生”
3、藥家鑫案引發的爭議
4、對變態殺手的訪談
5、人緣好的殺親棄屍人
6、犯罪者的行為模式
7、儘量讓惡魔不再出現
二、與魔鬼作戰的人
1、“我不是所有犯罪人都去見的”
2、中國犯罪心理畫像第一人
3、與魔鬼搏鬥的人(我問的問題,警察都覺得太無聊了)
4、看不明白的案子(1)
5、看不明白的案子(2):很有原則的楊樹明
6、看不明白的案子(3):楊樹明的童年陰影
7、犯罪心理學,是一門人生的知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