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星

李玉星

李玉星,男,博士後,教授,博導,山東萊蕪人,1970年3月生;1992年7月本科畢業於石油大學(華東)油氣儲運專業並推薦攻讀碩士學位;1994年直攻博士學位;1997年6月畢業於石油大學(北京)並獲得工學博士學位,2004年進入勝利油田博士後流動站工作,2007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2009年美國Tulsa的訪問學者,2010年入選首批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青年教師人才建設工程”拔尖人才工程,現任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儲運與建築工程學院院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玉星
  • 出生日期:1970年3月
  • 職業:博士後,教授,博導
  • 性別:男
研究方向,主要著作,主要貢獻,

研究方向

油田地面集輸系統節能降耗技術、油氣水混輸工藝技術、多相流計量技術、輸氣管道運行模擬仿真與安全保障技術、液化天然氣儲存、液化與氣化技術、水合物利用、CO2集輸與輸送技術等。

主要著作

主編研究生教材《油氣水多相管流》、本科生教材《輸氣管道設計與管理》,參加編寫了《石油地面工程英漢術語辭彙》、《油氣集輸與礦場加工》、《油田礦場分離技術與設備》和《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技術及數值模擬》4本專著或教材。

主要貢獻

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子課題、“863”子課題以及國科技家支撐計畫子課題等國家級課題10項,主持省部級及油田企業委託項目30多項。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獎勵6項。在油田氣地面工程集輸系統的節能降耗、液化天然氣技術和氣體管道高效安全輸送理論及安全控制方面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基於音波和瞬變流動相結合的輸氣管道泄漏檢測技術、油氣集輸系統能量最佳化技術,研製了海上液化天然氣裝置、多相流計量裝置、段塞流捕集器,申請6項國家發明專利,完成軟體著作權登記6項, 自主研製開發出了“油氣水多相混輸工藝計算軟體”、“混輸管網水力計算及管徑最佳化軟體”、“凝析氣地面工藝流程模擬計算軟體”、“設備選型計算軟體”、“段塞流捕集器設計軟體”、“井筒及地面天然氣水合物預測及噴嘴設計計算軟體”、“地面集輸管網最佳化計算軟體”,“地面集輸系統評價與仿真最佳化軟體”等軟體,已經多家單位推廣使用。
“海底長距離管道輸氣動態監測研究”通過了上海市科委鑑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校一等獎,東營市科委科技進步一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海上潛山揮髮油藏開採配套技術獲得中石化科技進步二等獎。
“凝析油氣混輸流動規律、水力、熱力計算方法及軟體編制”屬中石油九五“油氣水混相輸送技術”項目的攻關子課題,本人負責理論研究和軟體編制,2001年通過了中石油專家組的驗收,得到了評審的好評,所開發的軟體已在勝利油田、大港油田、遼河油田和大慶油田推廣套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獲得校科技進步一等獎。
“旋流管結構最佳化及旋流分離機理研究”和“液—液旋流分離技術”分別屬於中石化和中石油的九五攻關項目,通過研究在油田的污水旋流器處理方面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所開發的旋流器具有很好的污水處理效果和推廣價值。該技術的推廣套用對於簡化污水處理流程、降低投資具有重要意義,該技術獲得中石化科技進步三等獎。
“低成本雙節流式多相天然氣計量技術研發”屬於中石油攻關項目、中石油創新基金和國家自然基金項目,本項目針對高含氣油氣田生產現狀,開發了適合高含氣油氣田(油氣比大於300Nm3/m3)、低成本的(價格低於國外同類產品80%以上)、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多相流量計及其配套的工藝技術,填補國內在這方面的空白,達到簡化地面生產流程、降低油氣田生產建設與運行維護費用的目的。採用常規的感測檢測技術,基於多相流的多參數檢測原理,利用多相流動的數學模型進行計算得出初步結果,然後通過軟測量技術進一步補償和修正,提高測量精度。通過對適用於高含氣油井流量計的新型感測器研製和數據處理智慧型化軟體系統的開發,研究開發適合我國高含氣油氣田生產計量需求的、低成本的線上不分離計量系統,達到簡化流程、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通過了現場測試和國家標定站的標定,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2項。
“凝析氣地面工程及工藝設計軟體”,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九五”科技攻關課題,由中油規劃設計總院委託我室承擔。本軟體用於凝析氣田集輸、凝液分離、換熱、分餾、氣體脫水及回注等十多種常用單元操作的模擬計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