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濟平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陰
- 出生日期:1908年
- 逝世日期:1930年
- 職業:革命者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人物生平,人物事跡,相關事件,
人物生平
1924年畢業於勵實中學,後到天章綢緞店當學徒。
1926年加入中國國民黨。
1927年參加中國共產黨,任中共江陰縣委委員。同年赴蘇聯東方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學習。
1928年冬回國。
1929年1月擔任中共揚州特委委員,為特委主要負責人之一,9月任中共江都縣委書記,12月調任中共江蘇省委巡視。在南京鐵湯池某電影院散發傳單時,被國民黨當局以共產黨嫌疑分子逮捕。在重刑下沒有口供,後獲釋。
1930年4月擔任南京市委委員,5月調鎮江負責黨的工作,6月調回南京。7月15日,中共江蘇省行動委員會主席團會議決定,由李維選任中共南京市行動委員會書記,並指示他組織“八一”大暴動。
1930年7月29日,在下關美華理髮店開會時被捕,審訊中堅貞不屈。8月18日被國民黨當局殺害於南京雨花台。
人物事跡
李濟平,號公舫,原名李維選,曾用名王仲斌、周志清,生於1908年3月。世居江陰城內北鎖巷。父親李厚齋是前清秀才,曾在本縣勵實中學教書。
李濟平先在江陰城輔延國小讀書,後就讀其父所在的勵實中學。他平時鮮言寡語,不善活動,對功課則孜孜不倦,成績優秀,頗為師友所器重。17歲國中畢業後,李濟平因家貧輟學,由親戚介紹在天章綢布店當學徒。1926年加入國共合作的國民黨,次年初加入中國共產黨,並任中共江陰縣縣委委員,負責職工運動。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後,反動政府到處捕殺共產黨人。李濟平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在一次黨的會議上,他堅定的表示:“誓死跟共產黨走,決不為惡勢力所屈服。”
黨為了培訓革命幹部,於1927年上半年從全國各地挑選了數百名黨、團員,送往蘇聯學習,李濟平是其中的一個。6月的一天,當李濟平正式接到省委通知時,心情分外激動。他在準備行裝的時候,被父母探知,遂百般阻撓,不準他去,親友也從旁勸說。李濟平意志堅決,終不為動,毅然於接到通知後的第三天,偕同顧志鶴、繆世友秘密乘船到了上海。他裝扮小工模樣,來到蘇聯“恆利”海船上,經由海參崴到達莫斯科,被分在東方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增設的軍政班學習。該校當時約有400多名學生,分為五個教室授課,李濟平在第一教室。他常常深有感觸地對同學說:“以我家庭和個人條件,在國內繼續升學都不可能,何能談到來外國留學?只有黨給我這樣的條件。”他非常珍惜這次學習機會。在課堂上,他聚精會神地聽講;課餘,又總是在寢室潛心研習,很少外出閒逛。學校每年有三個月的野外軍事實習,李濟平對此尤為重視。他編在重機關槍連,每次學科測驗,成績總是優等,為蘇聯教官和帶隊隊長所器重。
1927年底,當廣州起義失敗的訊息傳至學校後,李濟平和同學們心情都很沉重。在一次紀念死難烈士追悼會上,李濟平表示:這屆學習期滿,不再繼續升學,一定要回國參加實際工作,以替代犧牲的同志。正巧,次年6月,黨的六大在莫斯科召開,李濟平趁代表們來校找同學談學習、思想的機會,誠懇地向代表們提出回國工作的請求(其時,組織已決定他到炮兵學校繼續深造)。他說:“學習固然重要,但工作更為重要,何況國內急需要人。”他的這一請求,很快得到黨中央批准。是年冬,李濟平學業修滿後,與繆世友等近百名留蘇同學一起回到了祖國,準備接受新的革命任務。由於剛到上海時預約接頭處遭敵人破壞,李濟平沒有接上組織關係。後來,他化裝成賣水果的小販,在接頭處附近耐心守候了近兩個月,才接上關係。組織上分配他負責揚州縣委的工作,1929年底調任江蘇省委巡視員,負責指導南京、鎮江、常州等京滬沿線的地區的工作。李濟平對待巡視工作,不是蜻蜓點水聽聽匯報,也不是下車伊始,指手劃腳,擺出一付“欽差大臣”的樣子。他作風紮實,事必躬親。每到一地,除了聽取上面情況匯報以外,更多的是深入基層黨組織,了解情況,掌握第一手材料。1930年的舊曆年除夕,人們都回家過年去了,李濟平卻還在緊張地工作著。這一天,他從鎮江完成巡視工作後,又立即趕到常州。除夕的常州城,街燈昏暗,行人稀少,家家都在吃年飯。李濟平冒著嚴寒,忍著飢餓,趁黑與常州黨組織取得聯繫。在兩三個月的巡視工作期間,李濟平常常喬裝學生、商人、工人,出沒在京滬沿線。1930年2月,當巡視工作告一段落時,他向省委作了關於《巡視南京、鎮江、常州三地情況》的書面報告。報告中,他從各地“目前總的形勢與前途”、“黨組織與民眾組織現狀”、“各地開展的鬥爭情況”等幾個方面,進行歸納總結,最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在白色恐怖的環境下,黨對下級的指導工作,一定要及時、詳細、準確,否則將成為工作進步的障礙”。並認為:“黨應該經常地從機關選派一些得力的幹部,充實到基層組織中,去做些更實際的工作。”他在報告的結尾部分,向省委鄭重地提出:“希望不要讓我坐空屋子。”省委認真地看了他的巡視報告並考慮了他的要求。同年4月,李濟平被調到南京任市委委員。工作月余,又被調鎮江去負責黨的全面工作。
這時,實際上在中共中央負責的李立三,由於片面地、過高地估計了黨在白區的力量,提出了城市暴動的錯誤主張,並把南京作為全國城市暴動的樣板來抓。被迫執行這一錯誤指示的中共南京市委,為適應鬥爭的需要,於5月16日合併了黨、團、工會組織,成立了南京“紅五月”行動委員會。黨的工作,也開始由秘密的地下活動轉入公開,如搞什麼“飛行集會”、“示威鬥爭”、“五罷運動”(罷工、罷市、罷課、罷崗、罷操)等等,使黨的力量完全暴露在反動勢力面前。南京市委雖然進行了一系列艱苦的組織發動工作,廣大黨員、民眾也表現了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但由於路線的錯誤,南京黨組織損失十分嚴重。從5月中旬到7月上旬短短一個多月中,先後有數十名黨員被捕。更令人痛心的是,黨所控制的國民黨龍潭憲兵連,在一次執行國民黨槍殺共產黨人的任務時,本來完全可以把他們營救出來,但因為要等待所謂暴動時機、不能打亂全國暴動計畫,硬是自己槍殺了自己的同志。事後,憲兵連的士兵們想不通,痛哭一場。最後,這支武裝力量自動解散了。7月10日,成賢街的市委機關也遭到破壞,市委委員任雪濤和市委秘書譚籍安同時被捕。在這樣的情況下,李立三不但沒有總結教訓,反而認為是南京行委書記王弼領導不力。7月15日,經江蘇總行委決定,把王弼調離南京,將李濟平從鎮江調來南京,任行委書記。
李濟平深深明白,南京正籠罩在白色恐怖中,此時赴南京任職,還要在敵我力量十分懸殊的國民黨首都去搞公開武裝暴動,必然是凶多吉少。但想到是組織安排,他毅然受命,重返南京,表現出一個共產黨人具有的高度的組織性和紀律性。他來到南京後,經組織安排,由中共地下黨員、在國民黨政府審計院工作的師集賢作保,以客商身份,化名王仲斌,投寓在交通旅館。他稍事安頓後,就開始投入了緊張而有秩序的工作。為迎接市行委決定的8月1日暴動的來臨,他把個人安危完全置之度外。他親自到浦口、下關去檢查暴動的準備工作;落實赤色先鋒隊、工人糾察隊的組織情況;部署暴動時的有關通告、傳單的排印工作……南京暴動已箭在弦上,大有一觸即發之勢。然而不幸的是,就在“八一暴動”的前兩日——7月29日,由於特務盯梢,市委設在下關美華理髮店樓上的一處指揮暴動的機關被敵人發現,正在樓上開會的市行委書記李濟平、行委委員夏雨初、黨員幹部郭紀堂、李文如、陳寶化、宋如海等六名同志當場被捕。敵人從閣樓上搜出赤色先鋒隊組織計畫一份,各種傳單、標語、印刷宣傳品一大包。“八一暴動”由此流產。
李濟平等被捕後,被關押在首都衛戍司令部看守所,雖遭酷刑審訊,但敵人始終沒能再從李濟平的口中得到任何情況。半個月後,兇殘的敵人終於對李濟平等同志下了毒手。
1930年8月18日下午,李濟平等20名共產黨員,被敵人綁縛在黃包車上,押赴雨花台刑場。除李濟平外,他們當中還有市行委委員夏雨初、市委委員任雪濤、市委秘書譚籍安、中央大學支部書記黃祥賓等。在長長的黃包車隊伍的前面,機槍開道,軍隊壓陣。在這生死離別的時刻,20名共產黨人,個個視死如歸,正氣凜然。“打倒國民黨反動派!”“打倒蔣介石!”“共產黨萬歲!”的口號聲此起彼落,迴蕩在南京上空。道路兩旁的圍觀民眾,為英雄們的精神而鼓舞,又為他們的殉難而悲痛。
相關事件
2008年3月多家媒體聯合尋找69名雨花台烈士親人。親人永遠是家裡的牽掛,每個烈士後面都有淚眼在期盼,讓烈士後人知曉親人的英魂所歸,雨花台烈士陵園管理局一直在尋找,但至今仍只找到七八十位烈士的親人,但是其它烈士,他們的家人,現在又在哪裡?雨花台紀念館提供了60名烈士的名單,希望藉助快報,幫助他們尋找各自的親人。李濟平烈士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