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厚論教育

《李澤厚論教育》是2023年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澤厚論教育
  • 作者:李澤厚 著,楊斌 編
  • 出版時間:2023年7月
  •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3496609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李澤厚的教育思想紮根於其哲學觀(人類學本體論)、美學觀(自然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思想史觀(民族文化心理結構)基礎上,批判借鑑了馬克思、康德、皮亞傑、杜威等人的哲學思想和教育思想,形成了自己“立美育人”的教育美學思想。
本書收文50篇,其中和十年前那個選本相同的僅9篇,新增選了41篇;並且在每篇選文前寫了一段閱讀提示文字,聊作導讀。選文分四輯,包含四個鮮明且內在邏輯貫通的教育話題;而要明了這些話題的思想基因和哲學根系,得對著者李澤厚有一較為全面的認識。

圖書目錄

引言
輯一 以美啟真:創造性培養之路
美是一種愉快的自由感
美育的廣義與狹義
科學之美
“內在自然的人化”
由度到美
形式感受
自由直觀:個體創造性的關鍵
秩序感
人類既需要數學,也需要藝術
關於“美育代宗教”的雜談答問(2008)
漫述莊禪
美育要培養形式感、敬畏感
人工智慧無法替代人的整個心靈
如何培養有開拓精神、有創造性的人才
輯二 從嬰兒起培養“自覺注意”
工具的重大意義
動作思維與原始語言
語言學、心理學應建立在人類學的基礎上
康德非常注意教育問題
從嬰兒起培養“自覺注意”
中國傳統的缺失
“結繩記事”就是最初的歷史記錄
漢字:並非口頭語言的記錄
關於默會知識
從來不談方法論
中學要設立獨立的邏輯課程
《論語》的主旨是“學”
輯三 皮亞傑的動作和杜威的工具
皮亞傑忽視了強制教育對兒童的巨大作用
皮亞傑再次證實了馬克思的哲學觀點
杜威沒有強調物質工具對實踐在本源上的規定意義
John Dewey的工具主義
復活Dewey,補救他的缺失
皮亞傑的動作與杜威的工具
杜威還是沒法和馬克思比
現代心理學還在嬰兒階段
研究人類心理,應不同於研究動物心理
兒童道德教育,免不了一定的強迫因素
輯四 教育學:未來社會的中心學科
哲學向何處去
人類心理本體的建設問題
世紀新夢
教育學:未來社會的中心學科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人性
天地國親師
人文教育不能是功利主義的
教育是個大問題
要啟蒙,不要蒙啟
公民課與《三字經》
關於自我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使人全面發展
心理將成為巨大的人生問題和社會問題
立美:從人類學視角看教育

作者簡介

李澤厚,中國當代具原創性、具系統性、具影響力、享有世界聲譽的大思想家,在哲學、思想史、倫理學、美學等多個領域均有重大建樹,其思想系統為“人類學歷史本體論”。
李澤厚1930年6月出生於湖北武漢,湖南長沙人,195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20世紀50年代創立了“實踐美學”;80年代開時代之先聲,獨領風騷,風靡神州,被譽為“思想領袖,青年導師”,創造了思想文化界的“李澤厚時代”。1988年當選為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1992年客居美國,先後任美國、德國等多所大學的客席講座教授等。1998年獲美國科羅拉多學院人文學榮譽博士學位。2010年入選世界具的《諾頓理論和批評選集》,躋身於世界偉大文藝理論家行列。
主要著作:《批判哲學的批判》《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中國近代思想史論》《中國現代思想史論》《美的歷程》《華夏美學》《美學四講》《走我自己的路》《論語今讀》《己卯五說》《歷史本體論》《實用理性與樂感文化》《倫理學綱要》《哲學綱要》《該中國哲學登場了?》《中國哲學如何登場?》《回應桑德爾及其他》《什麼是道德》《由巫到禮釋禮歸仁》等;結集有《李澤厚十年集》《李澤厚集》《李澤厚對話集》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