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渡鎮志

《李渡鎮志》是李渡鎮人民政府《李渡鎮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李渡鎮志
  • 作者:李渡鎮人民政府《李渡鎮志》編纂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編纂人員:王多雄、桂建永、鄒常恆、傅磊、吳雄偉、 陳清泉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黨的實事求是的原則,用新的觀點、新的材料進行編纂,力求資料性、思想性、科學性、真實性的有機統一,並注意突出時代特點與地方特色。 一、本志上限不限,儘可能追本溯源,下限則止於2008年,個別資料延伸到定稿前。詳今略古,詳近略遠,側重近代,突出當代,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年來李渡各方面的巨大變化為記敘重點,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的變化。 二、本志由文字、地圖、圖片、表格四部分組成。

作品目錄

封面
李渡鎮志
題詞
全國政協委員、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 盛中國題詞
全國人大代表、才提滲寒空軍裝備研究院總工程師、少將甘曉華題詞
中共江西省紀委常委 李建發題詞
中共進賢縣委船巴多書記 勒世標題詞
中共進賢縣委副書記、進賢縣人民政府縣長 王敏題詞
中共安義縣委副書記、安義縣人民政府縣長 鄒紹輝題詞
撫州市人民政府市長助理 趙元泰
中共進賢縣委副書記 梅樹華題詞
圖片
中共進賢縣李渡鎮委員會書記
中共進賢縣李渡鎮委員會副書記、李渡鎮人民政府鎮長
附圖一
李渡鎮在江西省的位元驗跨置圖
李渡鎮在進賢縣的位置圖
李渡鎮區域圖
附圖二
華國鋒在李渡(右二是李渡鎮原黨委書戒判籃記余天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接見國務院大型飛機重大專項專家論證組成員時和全國政協委員、空軍裝備研究院總工程師、少將甘曉華(右二)親切握手
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時任全國婦聯主席顧秀蓮(右一)視察我鎮
原中央統戰部副部長,時任中共江西省省委書記萬紹芬(右一)視察李渡酒業
中共江西省委副書記、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長吳新雄(右二)視察我鎮安全生產工作
時任江西省軍區司令員彭水根(左三)在我鎮視察雙擁工作
時任中共江西省委副書記王憲魁(左二)等領導視察我鎮
原江西省政協主席鐘起煌參觀元代燒酒作坊遺址
中共江西省委常委、紀委書記尚勇(右二)視察北田村廉政文化建設
中共江西省委常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常務副省長凌成興(左三)視察我鎮益康醫療器械集團
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書記余欣榮(前左三)在我鎮調研
江西省副省長孫剛(前排左一)在我鎮視察
江西省副省長熊盛文(右一)視察我鎮新農村建設工作
江西省副省長洪禮和(右二)在我鎮視察安全生產工作
時任江西省副省長危朝安(左二)、省文化廳廳長李玉英(左一)視察李渡酒業有限公司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董保華(左三)視察元代燒酒作坊遺址
時任江西省副省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胡振鵬(左二),南昌市副市長羅慧芬(左一)出席在李渡鎮舉行的江西省公共衛生周活動
時任江西省副省長黃懋衡(右二)視察我鎮新農村建設工作
江西省政協副主席王林森(右一)在全催我鎮視察
江西省政協副主席陳清華(左一)在我鎮視察工作
江西省政協副主席劉曉莊(右二)及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領導視察我鎮新型城鎮化建設
中央、省、市文明辦領導視察我鎮文明創建工作
全國煙花爆竹安全生產論壇與會代表參觀李渡煙花集團公司
國家農業部中國農業博物館書記王紅誼(左二)參觀元代燒酒作坊遺址
中共南昌市委副書記、市長陳俊卿(左一)視察我鎮
時任中共南昌市委副書記、南昌市市長李豆羅(左一)視察我鎮小城鎮建設
中共南昌市委常委、市委副書記,時任市委宣傳部部長、農工部部長蔡社保(左一)視察我鎮
南昌市政協主席王樣生(左四)視察我鎮小城鎮建設
南昌市常務副市長趙東亮(中)出席李渡酒巴駝催業第一期技改開工儀式
中共南昌市委常委、副市長盧曉健(右二),市長助理高鷹群(右一)視察我鎮文化工作
中共南昌市委常委、紀委書記劉東明(右再檔虹慨一)視察我鎮黨風廉政建設
中共南昌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楊人平(左二)指導我鎮東南村科學發展觀試點工作
中共南昌市委常委、副市長、宣傳部長周關(右三)視察煙花集團
中共南昌市委常委、秘書長凌學仁(左六)視察我鎮新農村建設
中共南昌市委常委、副市長劉建洋(左一)出席李渡酒業第一期技改工程竣工投產儀式
江西省政府副秘書長蔡玉峰(右二)視察我鎮小城鎮建設
南昌市副市長曾光輝(左二)視察我鎮招商引資工作
南昌市副市長劉家富(右二)、市委副秘書長、市委農工部部長王肇贛(左二)現場指導我鎮農業綜合開發工作
南昌市政協副主席龍國英(左二)視察我鎮新型城鎮化建設
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歐陽泉華(左一)在我鎮視察小城鎮建設工作
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高浪(右三)視察我鎮城鎮建設
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王建平(右三)視察我鎮小城鎮建設
江西省交通廳副廳長席芳柏(中)在我鎮考察撫河大橋造址情況
江西省委農工部副部長許德仁(右二)在我鎮宣講中央一號檔案下農村精神
南昌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建委主任龔亞立(左二)指導示範鎮建設
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村鎮建設處處長熊春華(左二)督導我鎮示範鎮建設
時任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村鎮建設處處長齊虹(右二)視察我鎮小城鎮建設規劃
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調研員王紀洪(左二)視察我鎮小城鎮建設
中共進賢縣委書記勒世標(右一)考察我鎮新農村工作
南昌市委農工部副部長、市農業開發辦主任陶海龍指導我鎮高標準農田建設
中共進賢縣委副書記、進賢縣人民政府縣長王敏(左二)在我鎮視察工作
空軍裝備研究院總工程師、少將甘曉華、進賢縣委書記勒世標、縣委副書記、縣長王敏等領導為我鎮15家企業集體開工培工奠基
少年盛中國
周恩來總理親切接見
青年盛中國
盛中國與夫人瀨田裕子同台演出,琴瑟和鳴
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家明(左一),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中),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空軍裝備研究院總工程師、少將甘曉華(右一)在第十屆全國“兩會”期間的合影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吳官正(右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特級教師張富(中)“兩會”期間合影照
盛中國(右三)攜夫人瀨田裕子(左三)與家鄉領導合影
1978年7月李渡供銷社主任鄒桂根參加全國財貿“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大會
1978年10月李渡畜牧獸醫技師、藥技師陳三菊參加共青團中央第十次代表大會
1981年11月焦石村團支部書記張自興參加全國新長征突擊手、先進團支部代表會議
1988年4月南昌市政協副主席、全國特級教師張富參加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2002年8月南昌愛博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湯文連參加中國科學家論壇
李渡老年門球隊獲全省農民門球賽冠軍
李渡鎮老年體育協會多次榮獲省市老體協表彰
李渡鎮2001—2020年建設規劃
李渡鎮2008—2020年建設規劃
中洲島休閒旅遊度假村
益康花苑效果圖
禮花廣場效果圖
益康科技生產工業園區
農民公寓
駿華豪園會所
李渡鎮鳥瞰圖
陽光別墅
益康花園小區
錦秀花苑小區
錦秀花苑二期
①李桐渠休閒景觀帶
②李渡大道
③國光大道
④鯉湖休閒廣場日景
⑤桐車港大道
禮花廣場噴泉夜景
鯉湖休閒廣場夜景
鯉湖休閒廣場景觀燈
鯉湖噴泉夜景
李桐渠休閒景觀帶夜景
工商銀行
建設銀行
供水大樓
變電站
農業銀行
電信大樓
康壽花苑大酒店
盛中國藝術劇院
盛中國藝術展廳
農村信用社
李家渡博物館
計生服務所
文化活動中心
廉租房
中心衛生院
航吊式垃圾中轉站
敬老院
李渡鎮中心國小
新蕾幼稚園
小天使藝術幼稚園
星光實驗學校
李渡鎮中心國小電腦機房
進賢縣李渡鎮中學
部分榮譽
李渡煙花集團公司產品遠銷世界
李渡醫療器械輻射圖暢銷全國,遠銷俄羅斯、朝鮮、南非
白馬洲生產廠區
禮花彈生產基地
李渡煙花集團辦公室
現代工廠風景如畫
李渡煙花絢麗綻放北京奧運夜空
上海世博會燃放
李渡煙花在國慶60周年慶典燃放
公司宗旨
物理實驗室
全自動包裝車間
化學實驗室
輸液器組裝車間
全自動粘針機
注射器印刷車間
注塑車間
注射器自動組裝機
注射器組裝車間
江西錦勝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李渡酒業廠區
李渡酒業流水生產線
李渡酒獲獎獎盃
現代化釀酒車間
擴大釀酒技改工程竣工生產
李渡酒業
南昌愛博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南昌市東海醫療器材有限公司
南昌翔翊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林春實業
南昌市康潔醫用衛生用品有限公司
永勝門業
江西康民藥用包裝有限公司
焦石村大棚蔬菜基地
養羊基地
特色家禽
肉雞養殖
養豬場
整修中的排灌渠
新建的函橋
李渡鎮高標準農田建設示範項目區
龍門鯉跳——鯉湖休閒廣場
北田新村
酒肆遺韻——明清前店後坊酒鋪
仙風道府——萬壽宮
白酒祖窖——元代燒酒作坊遺址
花園工廠——煙花集團
平湖飛練——焦石攔河大壩
煙花廣場
拐李杖舟——中洲島
十八相送——李桐渠休閒景觀帶
北田村
二房鹽店村
邱家村
港西村
瀏洲村
農民別墅
夏布
毛筆
釀酒
夏布製作工藝
沖壺製作
陶瓷沖壺
老橫街
李公堂街景
后街
后街古建築群
前店後坊酒鋪
屎積上民居
李氏家廟——公祠{宋代)
八府巡按傅俊生官屋(明代)
清遠橋(明代)
元代燒酒作坊遺址
全國鄉村教育家桂瑞藩故居(清同治)
翠花街二十八家酒作坊(清乾隆)
皮毛巨富桂志超故居(清同治)
紅軍老革命李一平故居
毛筆作坊業主張學怡故居(清同治)
桂東平七進古居(清道光)
朱德駐軍舊址
民間藝術車仂燈參加北京首屆中國農民藝術節獲優秀節目獎
交誼舞展演
老年門球賽
地方小戲《鐘陵神韻》
卡拉OK比賽
紀念建黨86周年文藝匯演
紀念建黨87周年文藝匯演
籃球賽
小品《三個和尚》劇照
第七屆老年人運動會
龍舟賽
燈彩展演
李秋鳴畫
胡龍泉畫
桂斌書
王成貴書
胡友泉畫
周國富畫
吳川淮書
胡龍泉書
周雲峰書
曾美光書
饒金城書
周國富書
陳勝華書
桂弘書
桂弘書
桂弘書
萬嘉平畫
黨委書記吳文衛指導編纂工作
鎮長晁興華指導編纂工作
主要領導親自審閱
召開編纂小結會
李渡鎮志編纂委員會成員及編纂人員合影
李渡鎮志編纂委員會
李渡鎮志編纂人員名單
凡例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篇 地理
第一章 鎮境
第一節 位置
第二節 沿革、區劃
第二章 地質 地貌
第一節 地質
第二節 地貌
第三章 山脈 水系
第一節 山脈
第二節 水系
第四章 自然資源
第一節 植物資源
第二節 動物資源
第三節 礦物資源
第四節 地下水資源
第二篇 城鎮管理區、社區居委會、村委會
第一章 城鎮管理區
第一節 城區範圍
第二節 管理機構
第三節 城鎮工作
第四節 名人能人
第二章 社區居委會
第一節 萬壽宮社區居委會
第二節 紅石橋社區居委會
第三節 李渡大道社區居委會
第四節 鯉湖社區居委會
第五節 益康社區居委會
第三章 村委會
第一節 大橋村委會
第二節 紅橋村委會
第三節 松山村委會
第四節 鑒良村委會
第五節 桂橋村委會
第六節 北田村委會
第七節 安陽村委會
第八節 排樓村委會
第九節 坡西村委會
第十節 焦石村委會
第十一節 東南村委會
第十二節 文豐村委會
第十三節 南溪村委會
第十四節 柴埠村委會
第三篇 人口
第一章 人口分布
第一節 人口數量
第二節 城鎮鄉村人口分布
第二章 人口構成
第一節 民族構成
第二節 文化構成
第三節 職業構成
第四節 姓氏構成
第三章 計畫生育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管理措施
第三節 宣傳教育
第四節 計生科技服務
第四篇 城鄉建設
第一章 城鎮規劃
第一節 規劃原則
第二節 發展規模
第三節 發展方向
第二章 城區建設
第一節 公用事業
第二節 城鎮建設規模及人口發展規劃
第三節 房屋建設
第四節 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第五節 城鎮建設資金投入
第六節 文化景點建設
第七節 房地產
第八節 城建辦
第九節 中泰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李渡分公司
第三章 環衛管理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管理制度
第三節 衛生管理
第四節 市容管理
第五節 安全防火
第四章 房產管理
第一節 產權產籍
第二節 交易管理
第三節 李渡房管所
第五章 鄉村建設
第一節 新農村建設目標要求
第二節 鄉村規劃
第三節 新農村建設現狀
第五篇 中國共產黨地方組織
第一章 解放前黨的組織及活動
第一節 農村黨組織
第二節 李渡農民協會的鬥爭紀實
第二章 中共李渡區委員會
第一節 中共李渡區工作委員會(1949—1955)
第二節 中共李渡區工委(原中共臨川縣第三區工委領導)
第三節 中共李渡區工委、工作隊及管轄鄉鎮(1961—1966)
第四節 人民公社領導機構(1958—1966)
第五節 恢復區工作委員會領導機構(1968—1970)
第三章 中共李渡鎮委員會(1976年後)
第一節 第五至十三屆黨委組成人員
第二節 黨委主要工作
第三節 黨委各項制度
第四節 組織建設
第五節 宣傳工作
第六節 教育培訓
第四章 中共李渡鎮紀律檢查委員會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紀委工作
第三節 信訪工作
第五章 政協李渡鎮工作委員會
第一節 政協李渡鎮工作委員會作用
第二節 政協李渡鎮工作委員會任務
第三節 政協李渡鎮工作委員會人員要求
第四節 政協李渡鎮工作委員會人員條件
第六篇 人民代表大會
第一章 李渡鎮人民代表大會
第一節 歷史沿革
第二節 人大主席團主席、人大辦公室主任
第二章 鎮人大代表大會選舉
第一節 第八屆
第二節 第九屆
第三節 第十屆
第四節 第十一屆
第五節 第十二屆
第六節 第十三屆
第七節 第十四屆
第八節 第十五屆
第九節 第十六屆
第二章 鎮人大主席團工作
第一節 人大工作
第二節 人大例會
第三節 人大調研
第四節 代表評議
第五節 議案處理
第七篇 人民政府
第一章 歷屆政府組成
第一節 機構建置
第二節 區政府領導
第三節 區政府下屬鄉鎮政府
第四節 李渡鎮人民政府組成人員
第二章 主要工作
第一節 主要政務
第二節 招商引資
第三節 工作會議
第四節 工作制度
第五節 法制工作
第八篇 民主黨派、民眾團體
第一章 李渡商會的發展歷史
第二章 工商聯組織
第三章 李渡鎮醫療器械行業協會
第四章 工會
第一節 李渡工會發展歷史
第二節 組織機構
第三節 工作職責
第四節 工會工作及活動
第五章 青少年組織
第一節 共青團組織
第二節 沿革及現狀
第三節 主要活動
第四節 榮譽
第五節 青年活動中心
第六節 少先隊
第六章 婦聯
第一節 婦女代表大會
第二節 婦女活動
第三節 婦女權益保障
第四節 鎮婦聯及鎮優秀婦女榮譽
第七章 文化·藝術·體育協會
第一節 民眾文化機構
第二節 李渡鎮文化、藝術體育協會章程
第八章 老年體協
第九章 鎮老年科技協會
第九篇 思想道德建設
第一章 城鎮思想道德建設
第一節 創建文明先進單位
第二節 創建文明系統
第三節 創建文明社區樓院
第二章 農村思想道德建設
第一節 創建文明村
第二節 移風易俗
第三章 文明義舉
第一節 愛崗敬業
第二節 見義勇為
第三節 拾金不昧
第四節 扶危濟困
第十篇 人事、勞動、民政
第一章 人事
第一節 人事制度改革
第二節 工資改革與管理
第三節 專業技術幹部職稱評定
第四節 機構編制
第二章 勞動
第一節 勞動工資
第二節 勞動保護與福利
第三章 民政
第一節 行政區劃與勘界管理
第二節 村(居)委會換屆選舉
第三節 李渡鎮民政所
第四節 優待撫恤
第五節 社會福利
第六節 救災、救濟
第七節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八節 婚姻登記
第十一篇 政法
第一章 李渡綜合治理委員會
第一節 歷史沿革
第二節 歷屆分管領導
第三節 李渡鎮綜合治理範圍
第四節 綜治工作
第五節 綜治工作職責
第六節 綜治辦公室工作職責
第七節 綜治榮譽
第二章 李渡司法所
第一節 司法所
第二節 工作職能
第三節 鎮法律服務所業務範圍
第四節 榮譽
第五節 普法宣傳
第三章 派出所
第一節 歷史沿革及現狀
第二節 工作業績
第三節 愛民活動
第四節 歷任領導
第四章 李渡法庭
第一節 管轄範圍
第二節 歷任幹部
第三節 主要工作
第四節 受案、審案、結案
第五節 獲獎情況
第十二篇 軍事
第一章 預備役部隊
第二章 人民武裝部
第一節 李渡鎮武裝部
第二節 民兵
第三節 軍事訓練
第四節 徵兵
第五節 思想教育
第六節 民兵整組
第七節 民兵參建
第十三篇 工業
第一章 傳統產業
第一節 李渡毛筆
第二節 釀酒
第三節 夏布
第四節 陶器
第二章 食品加工業
第一節 大米加工
第二節 糕餅、麵條
第三節 回餅(蟹殼餅)
第四節 印子糕、盅子糕
第五節 薯粉條
第三章 傳統手藝
第一節 鐵匠
第二節 木匠
第三節 石匠
第四節 蔑匠
第五節 漆匠
第六節 裁縫
第七節 造船
第四章 社辦企業
第一節 李渡鎮企業辦公室
第二節 安全生產
第三節 企業文化及道德建設
第四節 社辦企業介紹
第五節 社辦企業一覽表
第五章 規模企業
第一節 江西李渡煙花集團有限公司
第二節 江西益康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
第三節 中外合資江西錦勝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第四節 金六福華澤集團江西李渡酒業有限公司
第五節 南昌翔翊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第六節 南昌愛博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第七節 南昌市康潔醫用衛生用品有限公司
第八節 南昌市林春實業有限公司
第九節 江西康民藥用包裝有限公司
第十節 南昌市益民醫用衛生材料有限公司
第十一節 南昌衛生材料廠
第十二節 南昌市永勝金屬門業有限公司
第十三節 南昌市東海醫療器材有限公司
第六章 發展中的企業
第一節 江西丹美實業有限公司
第二節 江西寶蘭棉製品有限公司
第三節 南昌市芳豪氣門咀有限公司
第四節 筆刷業
第五節 醫用材料業
第六節 花炮生產業
第七節 小型企業
第十四篇 農業、林業
第一章 土地制度
第一節 農民爭取解放的鬥爭
第二節 封建土地所有制
第三節 社會主義公有制
第四節 生產經營上的重大轉變
第五節 農經站
第二章 農業生產
第一節 耕作制度
第二節 作物栽培
第三節 肥料施用
第四節 農業機具
第五節 李渡農機站
第三章 水稻種植
第一節 種植歷史
第二節 水稻品種
第三節 栽培制度改革
第四節 水稻栽培新技術
第五節 水稻病蟲害
第六節 農技推廣站
第四章 林業
第一節 林地分布
第二節 林業生產
第三節 林業管理
第四節 林場
第十五篇 水產、畜牧業
第一章 水產
第一節 漁業資源
第二節 漁業生產及捕撈
第三節 魚病及防治
第四節 水產站
第二章 畜牧業
第一節 家畜
第二節 家禽
第三節 疫情
第四節 防治
第五節 李渡獸醫站
第十六篇 水利、電力
第一章 河流溝渠
第一節 撫河
第二節 東贛渠
第二章 水利建設
第一節 李家渡水文站
第二節 李渡鎮水管站
第三節 舊圩堤
第四節 解放後的防洪工程
第五節 夏防
第三章 排澇
第一節 排澇溝渠
第二節 電排站
第四章 水災
第一節 李渡圩堤隱患段列舉
第二節 歷史上的水災
第五章 電力
第一節 電網改造
第二節 李渡電廠
第三節 李渡供電所
第十七篇 交通、郵政、電信
第一章 交通
第一節 歷史上的交通
第二節 公路
第三節 水運
第四節 橋樑
第二章 運輸
第一節 歷史上的運輸工具
第二節 現代的運輸工具
第三節 李渡客運
第四節 李渡物流貨運
第三章 郵政
第一節 解放前郵政
第二節 李渡郵政支局沿革
第三節 郵政業務
第四節 郵件處理
第五節 郵路網路
第六節 郵政管理
第四章 電信
第一節 通信設施建設
第二節 電話、電報
第三節 移動通信
第四節 李渡電信支局
第十八篇 財稅、金融、保險
第一章 財政
第一節 鎮財政所
第二節 國有資產管理
第三節 鎮財政管理
第二章 稅務
第一節 解放前李渡稅務
第二節 李渡國稅分局
第三節 李渡地稅分局
第三章 金融
第一節 解放前金融狀況
第二節 李渡貨幣使用變化介紹
第三節 銀行在李渡開設情況
第四節 進賢縣工商銀行李渡分理處
第五節 進賢縣農業銀行李渡分行
第六節 李渡信用社
第四章 保險
第一節 財產保險及養老保險
第二節 人壽保險
第三節 李渡社保所
第五章 彩票
第十九篇 經濟綜合管理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
第一節 李渡工商分局
第二節 企業登記
第三節 市場管理
第四節 契約管理
第五節 廣告管理
第六節 商標管理
第七節 個私經濟管理
第八節 工商執法
第二章 土地礦產管理
第一節 李渡國土資源中心
第二節 用地報批程式
第三節 土地礦產資源
第三章 審計監督
第四章 統計管理
第一節 統計調查
第二節 統計資料彙編
第三節 基礎建設
第四節 鎮統計站榮譽
第二十篇 商業貿易
第一章 解放前私營商業
第二章 公私合營商業
第三章 國營商業
第一節 計畫經濟時期的供銷社
第二節 市場經濟時期的供銷社
第三節 農副土特產品和廢品收購
第四章 改革開放後的新興商業
第一節 服裝店
第二節 建材店
第三節 醫療器械公司
第四節 超市
第五節 手機店
第六節 機動車店
第七節 燈具店
第八節 蛋糕店
第九節 床上用品店
第十節 其他商店
第五章 糧油貿易
第一節 解放前糧油貿易
第二節 計畫經濟時期糧油收購與供應
第三節 改革開放後的糧油收購與市場糧油銷售
第四節 李渡糧油購銷公司
第五節 商貿統計
第二十一篇 教育
第一章 解放前教育狀況
第一節 古代李渡的教育狀況
第二節 民國時期李渡的教育狀況
第二章 幼兒教育
第一節 課程設定
第二節 幼兒保教
第三節 小天使幼稚園
第四節 新蕾幼稚園
第三章 國小教育
第一節 學制、課程設定
第二節 解放後的國小教育
第三節 李渡國小
第四節 中國石化大橋希望國小
第五節 紅橋國小
第六節 松山國小
第七節 鑒良國小
第八節 桂橋國小
第九節 排樓國小
第十節 北田國小
第十一節 安陽國小
第十二節 坡西國小
第十三節 焦石國小
第十四節 東南國小
第十五節 南溪國小
第十六節 文豐國小
第十七節 柴埠國小
第四章 中學教育
第一節 中學學制變遷
第二節 舊時中學課程設定
第三節 李渡中學
第四節 李渡鎮初級中學
第五節 安陽公社農業中學
第六節 星光學校
第二十二篇 體育、衛生
第一章 體育
第一節 民眾體育
第二節 學校體育
第二章 衛生
第一節 解放前醫療衛生
第二節 醫療衛生制度改革
第三節 農村醫療衛生
第四節 婦幼保健
第五節 愛國衛生
第六節 衛生防疫
第七節 李渡衛生院
第二十三篇 文化、文物、旅遊、傳媒
第一章 文化事業
第一節 文化站
第二節 文化站主要工作
第三節 文化設施
第四節 民眾文化體育團體
第二章 電影放映
第一節 人員與培訓
第二節 供片
第三節 放映(農村放映、城區放映)
第四節 各時期電影票價
第三章 文物
第一節 文物普查
第二節 具有歷史文化保護價值的房屋
第三節 古屋調查小結
第四節 已毀文物古蹟
第五節 文物分布
第六節 文物保護
第四章 旅遊
第一節 李渡旅遊概念
第二節 景點介紹
第三節 線路安排
第四節 五年規劃
第五節 旅遊狀況
第五章 傳媒
第六章 黨報發行
第一節 黨報發行
第二節 近兩年見報(音視)稿件數
第二十四篇 宗教、民俗、人民生活
第一章 宗教
第一節 佛教
第二節 道教
第三節 西方宗教
第四節 民間信仰
第二章 民俗
第一節 婚姻
第二節 喪葬
第三節 壽慶
第四節 節日
第五節 族譜
第六節 禁忌習俗
第三章 歌謠、歷史故事
第一節 歌謠
第二節 民間傳說故事
第三節 傳說
第四章 方言
第一節 語音
第二節 詞語和熟語
第三節 語法
第五章 人民生活
第一節 城鄉居民生活綜述
第二節 城鄉居民生活狀況
第三節 居住條件
第四節 日常生活
第五節 老齡工作
第二十五篇 人物
第一章 歷史人物
第一節 政界
第二節 教育界
桂瑞藩
湯名蓀
第三節 文化藝術界
第四節 醫學衛生界
桂運森
黃大眼
趙亦藩
第五節 手工業創始人
郭解、朱興
鄧金林、婁寶清
傅長德
曹漢湯
陳長發
陳鶴茂
第六節 烈士、見義勇為人士
湯雙喜
鄧澡發
毛永保
桂義發
彭廣水
章金銓
陳大齊
桂昌太
盛立清
吳先春
盛潤龍
第二章 參加省以上表彰會及先進人物
第一節 參加全國性表彰會人員
第二節 省以上勞模何省以上受表彰人物
毛德根
鄧慶茂
鄧仁春
劉經仁
湯友文
許南嬌
李小慶
李柳根
李愛珍
邱東海
鄒紹華
陳三菊
陳海順
徐文彬
桂華亮
黃雄如
盛赤黎
操良根
傅水香
第三章 人物錄
第一節 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
甘曉華
李家明
張富
盛中國
瀨田裕子
第二節 副縣級以上黨政軍領導及民主人士
萬雲峰
萬玉華
萬園山
萬厚望
萬景文
萬新茂
王玉蘭
王勝生
王碧龍
毛水蓮
毛明瑞
毛建平
毛新平
毛細根
鄧吉祥
鄧偉平
鄧國平
鄧國保
鄧泉興
鄧景亮
鄧新元
劉智輝
江歡平
湯小平
湯建華
許方清
許南嬌
李一兵
李小榮
李玉蓮
李吉豐
李伏榮
李亦欣
李懷祖
李茂榮
李國昌
李和民
李建發
李貴根
李晌明
李愛水
李晨豐
李福春
吳世南
吳平發
吳金華
邱京芳
邱思遠
邱輝
余其勇
鄒興榮
鄒國輝
鄒季蓀
鄒紹輝
鄒常軍
張月水
張文勤
張東祥
張吉山
張地初
張多孝
張連清
張針初
張滬玉
張茂華
張澤玉
張貴平
張貴瑜
張津玉
張塗喜
張銘初
張象山
張樊山
陳小琦
陳文平
陳禮元
陳發泉
陳聖泉
陳華
陳國瑞
陳國鳳
陳忠亮
陳細水
陳泉順
陳洪春
陳恩茨
陳海旺
陳敬文
陳輝德
陳智光
周邦國
周俊傑
鄭宏
趙元泰
趙元富
胡琦
桂運平
桂佑華
桂紹根
桂真亮
桂景善
徐髮根
徐志華
徐勝榮
徐炳志
徐智勇
徐新春
黃天
黃幼昆
黃連興
黃益齋
黃耀波
龔毅鵬
盛伏泉
盛根龍
盛德強
傅勝龍
傅祖輝
舒玉平
魯中才
魯雪珍
溫冬芬
游新清
謝伏明
熊安國
操水員
操會江
操志華
操國富
操和元
操金生
操學榮
操秋陽
操鵬
曹年華
周國富
第三節 大、中型企業廠長(經理)及專業技術人才
萬貴峰
毛德根
朱水興
湯學福
李文波
李冰
李遠發
張長青
張東祥
張多英
張多忠
張多德
張爭明
張興山
張桂友
張桂渭
張振山
張斯年
張景山
張富元
張殿良
張德新
陳妍
陳國輝
陳霖
林可卿
桂仲祥
桂南城
桂建霞
黃定勇
龔平
龔湧泉
蔡文祥
操根發
操德平
第四節 博士及在國外留學、工作的高級人才
萬文輝
萬希
萬榮濤
王耀華
毛軍權
方建勇
鄧慶山
鄧志鴻
鄧高亮
堯道廷
朱水興
湯小明
湯文亮
湯學文
李小春
李雲瑞
李長水
李文興
李可風
李平亮
李髮根
李吉乾
李光明
李志坤
李懷祖
李旺達
李國達
李國庭
李京生
李定平
李建祥
李榮水
許志華
吳金生
余肇孚
汪上龍
張廣玲
張文呈
張蘭蘭
張安平
張澄清
陳平泉
陳英華
陳貴泉
陳新科
桂水根
桂運平
桂志明
桂春
桂真亮
桂海泉
黃文國
黃治華
黃新生
龔裕明
盛文蘭
盛偉
盛洪寧
盛冬發
彭小順
喻貴華
傅紹雲
曾冬水
曾舉峰
廖洪躍
顏波
顏流水
操健
第五節 文學藝術收藏
第六節 行業能手
第七節 李渡鎮歷屆黨委書記、鎮長一覽表
第八節 科級幹部
第四章 情系鄉里,為鎮公益事業捐資人員
第一節 10萬元以上企業老總
鄧慶茂
桂華亮
鄧仁春
萬智勇
鄧新吉
鄒紹華
第二節 3萬元以上企業老總
第三節 2萬元以上企業老總
第四節 1萬元以上企業老總
第五節 捐資1萬元以下
第二十八篇 附錄
第一章 詩文輯錄
第一節 詩歌
第二節 劇本
第二章 檔案選錄
編後記
著作權頁
時任江西省副省長黃懋衡(右二)視察我鎮新農村建設工作
江西省政協副主席王林森(右一)在我鎮視察
江西省政協副主席陳清華(左一)在我鎮視察工作
江西省政協副主席劉曉莊(右二)及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領導視察我鎮新型城鎮化建設
中央、省、市文明辦領導視察我鎮文明創建工作
全國煙花爆竹安全生產論壇與會代表參觀李渡煙花集團公司
國家農業部中國農業博物館書記王紅誼(左二)參觀元代燒酒作坊遺址
中共南昌市委副書記、市長陳俊卿(左一)視察我鎮
時任中共南昌市委副書記、南昌市市長李豆羅(左一)視察我鎮小城鎮建設
中共南昌市委常委、市委副書記,時任市委宣傳部部長、農工部部長蔡社保(左一)視察我鎮
南昌市政協主席王樣生(左四)視察我鎮小城鎮建設
南昌市常務副市長趙東亮(中)出席李渡酒業第一期技改開工儀式
中共南昌市委常委、副市長盧曉健(右二),市長助理高鷹群(右一)視察我鎮文化工作
中共南昌市委常委、紀委書記劉東明(右一)視察我鎮黨風廉政建設
中共南昌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楊人平(左二)指導我鎮東南村科學發展觀試點工作
中共南昌市委常委、副市長、宣傳部長周關(右三)視察煙花集團
中共南昌市委常委、秘書長凌學仁(左六)視察我鎮新農村建設
中共南昌市委常委、副市長劉建洋(左一)出席李渡酒業第一期技改工程竣工投產儀式
江西省政府副秘書長蔡玉峰(右二)視察我鎮小城鎮建設
南昌市副市長曾光輝(左二)視察我鎮招商引資工作
南昌市副市長劉家富(右二)、市委副秘書長、市委農工部部長王肇贛(左二)現場指導我鎮農業綜合開發工作
南昌市政協副主席龍國英(左二)視察我鎮新型城鎮化建設
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歐陽泉華(左一)在我鎮視察小城鎮建設工作
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高浪(右三)視察我鎮城鎮建設
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王建平(右三)視察我鎮小城鎮建設
江西省交通廳副廳長席芳柏(中)在我鎮考察撫河大橋造址情況
江西省委農工部副部長許德仁(右二)在我鎮宣講中央一號檔案下農村精神
南昌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建委主任龔亞立(左二)指導示範鎮建設
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村鎮建設處處長熊春華(左二)督導我鎮示範鎮建設
時任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村鎮建設處處長齊虹(右二)視察我鎮小城鎮建設規劃
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調研員王紀洪(左二)視察我鎮小城鎮建設
中共進賢縣委書記勒世標(右一)考察我鎮新農村工作
南昌市委農工部副部長、市農業開發辦主任陶海龍指導我鎮高標準農田建設
中共進賢縣委副書記、進賢縣人民政府縣長王敏(左二)在我鎮視察工作
空軍裝備研究院總工程師、少將甘曉華、進賢縣委書記勒世標、縣委副書記、縣長王敏等領導為我鎮15家企業集體開工培工奠基
少年盛中國
周恩來總理親切接見
青年盛中國
盛中國與夫人瀨田裕子同台演出,琴瑟和鳴
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家明(左一),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中),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空軍裝備研究院總工程師、少將甘曉華(右一)在第十屆全國“兩會”期間的合影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吳官正(右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特級教師張富(中)“兩會”期間合影照
盛中國(右三)攜夫人瀨田裕子(左三)與家鄉領導合影
1978年7月李渡供銷社主任鄒桂根參加全國財貿“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大會
1978年10月李渡畜牧獸醫技師、藥技師陳三菊參加共青團中央第十次代表大會
1981年11月焦石村團支部書記張自興參加全國新長征突擊手、先進團支部代表會議
1988年4月南昌市政協副主席、全國特級教師張富參加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2002年8月南昌愛博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湯文連參加中國科學家論壇
李渡老年門球隊獲全省農民門球賽冠軍
李渡鎮老年體育協會多次榮獲省市老體協表彰
李渡鎮2001—2020年建設規劃
李渡鎮2008—2020年建設規劃
中洲島休閒旅遊度假村
益康花苑效果圖
禮花廣場效果圖
益康科技生產工業園區
農民公寓
駿華豪園會所
李渡鎮鳥瞰圖
陽光別墅
益康花園小區
錦秀花苑小區
錦秀花苑二期
①李桐渠休閒景觀帶
②李渡大道
③國光大道
④鯉湖休閒廣場日景
⑤桐車港大道
禮花廣場噴泉夜景
鯉湖休閒廣場夜景
鯉湖休閒廣場景觀燈
鯉湖噴泉夜景
李桐渠休閒景觀帶夜景
工商銀行
建設銀行
供水大樓
變電站
農業銀行
電信大樓
康壽花苑大酒店
盛中國藝術劇院
盛中國藝術展廳
農村信用社
李家渡博物館
計生服務所
文化活動中心
廉租房
中心衛生院
航吊式垃圾中轉站
敬老院
李渡鎮中心國小
新蕾幼稚園
小天使藝術幼稚園
星光實驗學校
李渡鎮中心國小電腦機房
進賢縣李渡鎮中學
部分榮譽
李渡煙花集團公司產品遠銷世界
李渡醫療器械輻射圖暢銷全國,遠銷俄羅斯、朝鮮、南非
白馬洲生產廠區
禮花彈生產基地
李渡煙花集團辦公室
現代工廠風景如畫
李渡煙花絢麗綻放北京奧運夜空
上海世博會燃放
李渡煙花在國慶60周年慶典燃放
公司宗旨
物理實驗室
全自動包裝車間
化學實驗室
輸液器組裝車間
全自動粘針機
注射器印刷車間
注塑車間
注射器自動組裝機
注射器組裝車間
江西錦勝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李渡酒業廠區
李渡酒業流水生產線
李渡酒獲獎獎盃
現代化釀酒車間
擴大釀酒技改工程竣工生產
李渡酒業
南昌愛博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南昌市東海醫療器材有限公司
南昌翔翊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林春實業
南昌市康潔醫用衛生用品有限公司
永勝門業
江西康民藥用包裝有限公司
焦石村大棚蔬菜基地
養羊基地
特色家禽
肉雞養殖
養豬場
整修中的排灌渠
新建的函橋
李渡鎮高標準農田建設示範項目區
龍門鯉跳——鯉湖休閒廣場
北田新村
酒肆遺韻——明清前店後坊酒鋪
仙風道府——萬壽宮
白酒祖窖——元代燒酒作坊遺址
花園工廠——煙花集團
平湖飛練——焦石攔河大壩
煙花廣場
拐李杖舟——中洲島
十八相送——李桐渠休閒景觀帶
北田村
二房鹽店村
邱家村
港西村
瀏洲村
農民別墅
夏布
毛筆
釀酒
夏布製作工藝
沖壺製作
陶瓷沖壺
老橫街
李公堂街景
后街
后街古建築群
前店後坊酒鋪
屎積上民居
李氏家廟——公祠{宋代)
八府巡按傅俊生官屋(明代)
清遠橋(明代)
元代燒酒作坊遺址
全國鄉村教育家桂瑞藩故居(清同治)
翠花街二十八家酒作坊(清乾隆)
皮毛巨富桂志超故居(清同治)
紅軍老革命李一平故居
毛筆作坊業主張學怡故居(清同治)
桂東平七進古居(清道光)
朱德駐軍舊址
民間藝術車仂燈參加北京首屆中國農民藝術節獲優秀節目獎
交誼舞展演
老年門球賽
地方小戲《鐘陵神韻》
卡拉OK比賽
紀念建黨86周年文藝匯演
紀念建黨87周年文藝匯演
籃球賽
小品《三個和尚》劇照
第七屆老年人運動會
龍舟賽
燈彩展演
李秋鳴畫
胡龍泉畫
桂斌書
王成貴書
胡友泉畫
周國富畫
吳川淮書
胡龍泉書
周雲峰書
曾美光書
饒金城書
周國富書
陳勝華書
桂弘書
桂弘書
桂弘書
萬嘉平畫
黨委書記吳文衛指導編纂工作
鎮長晁興華指導編纂工作
主要領導親自審閱
召開編纂小結會
李渡鎮志編纂委員會成員及編纂人員合影
李渡鎮志編纂委員會
李渡鎮志編纂人員名單
凡例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篇 地理
第一章 鎮境
第一節 位置
第二節 沿革、區劃
第二章 地質 地貌
第一節 地質
第二節 地貌
第三章 山脈 水系
第一節 山脈
第二節 水系
第四章 自然資源
第一節 植物資源
第二節 動物資源
第三節 礦物資源
第四節 地下水資源
第二篇 城鎮管理區、社區居委會、村委會
第一章 城鎮管理區
第一節 城區範圍
第二節 管理機構
第三節 城鎮工作
第四節 名人能人
第二章 社區居委會
第一節 萬壽宮社區居委會
第二節 紅石橋社區居委會
第三節 李渡大道社區居委會
第四節 鯉湖社區居委會
第五節 益康社區居委會
第三章 村委會
第一節 大橋村委會
第二節 紅橋村委會
第三節 松山村委會
第四節 鑒良村委會
第五節 桂橋村委會
第六節 北田村委會
第七節 安陽村委會
第八節 排樓村委會
第九節 坡西村委會
第十節 焦石村委會
第十一節 東南村委會
第十二節 文豐村委會
第十三節 南溪村委會
第十四節 柴埠村委會
第三篇 人口
第一章 人口分布
第一節 人口數量
第二節 城鎮鄉村人口分布
第二章 人口構成
第一節 民族構成
第二節 文化構成
第三節 職業構成
第四節 姓氏構成
第三章 計畫生育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管理措施
第三節 宣傳教育
第四節 計生科技服務
第四篇 城鄉建設
第一章 城鎮規劃
第一節 規劃原則
第二節 發展規模
第三節 發展方向
第二章 城區建設
第一節 公用事業
第二節 城鎮建設規模及人口發展規劃
第三節 房屋建設
第四節 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第五節 城鎮建設資金投入
第六節 文化景點建設
第七節 房地產
第八節 城建辦
第九節 中泰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李渡分公司
第三章 環衛管理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管理制度
第三節 衛生管理
第四節 市容管理
第五節 安全防火
第四章 房產管理
第一節 產權產籍
第二節 交易管理
第三節 李渡房管所
第五章 鄉村建設
第一節 新農村建設目標要求
第二節 鄉村規劃
第三節 新農村建設現狀
第五篇 中國共產黨地方組織
第一章 解放前黨的組織及活動
第一節 農村黨組織
第二節 李渡農民協會的鬥爭紀實
第二章 中共李渡區委員會
第一節 中共李渡區工作委員會(1949—1955)
第二節 中共李渡區工委(原中共臨川縣第三區工委領導)
第三節 中共李渡區工委、工作隊及管轄鄉鎮(1961—1966)
第四節 人民公社領導機構(1958—1966)
第五節 恢復區工作委員會領導機構(1968—1970)
第三章 中共李渡鎮委員會(1976年後)
第一節 第五至十三屆黨委組成人員
第二節 黨委主要工作
第三節 黨委各項制度
第四節 組織建設
第五節 宣傳工作
第六節 教育培訓
第四章 中共李渡鎮紀律檢查委員會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紀委工作
第三節 信訪工作
第五章 政協李渡鎮工作委員會
第一節 政協李渡鎮工作委員會作用
第二節 政協李渡鎮工作委員會任務
第三節 政協李渡鎮工作委員會人員要求
第四節 政協李渡鎮工作委員會人員條件
第六篇 人民代表大會
第一章 李渡鎮人民代表大會
第一節 歷史沿革
第二節 人大主席團主席、人大辦公室主任
第二章 鎮人大代表大會選舉
第一節 第八屆
第二節 第九屆
第三節 第十屆
第四節 第十一屆
第五節 第十二屆
第六節 第十三屆
第七節 第十四屆
第八節 第十五屆
第九節 第十六屆
第二章 鎮人大主席團工作
第一節 人大工作
第二節 人大例會
第三節 人大調研
第四節 代表評議
第五節 議案處理
第七篇 人民政府
第一章 歷屆政府組成
第一節 機構建置
第二節 區政府領導
第三節 區政府下屬鄉鎮政府
第四節 李渡鎮人民政府組成人員
第二章 主要工作
第一節 主要政務
第二節 招商引資
第三節 工作會議
第四節 工作制度
第五節 法制工作
第八篇 民主黨派、民眾團體
第一章 李渡商會的發展歷史
第二章 工商聯組織
第三章 李渡鎮醫療器械行業協會
第四章 工會
第一節 李渡工會發展歷史
第二節 組織機構
第三節 工作職責
第四節 工會工作及活動
第五章 青少年組織
第一節 共青團組織
第二節 沿革及現狀
第三節 主要活動
第四節 榮譽
第五節 青年活動中心
第六節 少先隊
第六章 婦聯
第一節 婦女代表大會
第二節 婦女活動
第三節 婦女權益保障
第四節 鎮婦聯及鎮優秀婦女榮譽
第七章 文化·藝術·體育協會
第一節 民眾文化機構
第二節 李渡鎮文化、藝術體育協會章程
第八章 老年體協
第九章 鎮老年科技協會
第九篇 思想道德建設
第一章 城鎮思想道德建設
第一節 創建文明先進單位
第二節 創建文明系統
第三節 創建文明社區樓院
第二章 農村思想道德建設
第一節 創建文明村
第二節 移風易俗
第三章 文明義舉
第一節 愛崗敬業
第二節 見義勇為
第三節 拾金不昧
第四節 扶危濟困
第十篇 人事、勞動、民政
第一章 人事
第一節 人事制度改革
第二節 工資改革與管理
第三節 專業技術幹部職稱評定
第四節 機構編制
第二章 勞動
第一節 勞動工資
第二節 勞動保護與福利
第三章 民政
第一節 行政區劃與勘界管理
第二節 村(居)委會換屆選舉
第三節 李渡鎮民政所
第四節 優待撫恤
第五節 社會福利
第六節 救災、救濟
第七節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八節 婚姻登記
第十一篇 政法
第一章 李渡綜合治理委員會
第一節 歷史沿革
第二節 歷屆分管領導
第三節 李渡鎮綜合治理範圍
第四節 綜治工作
第五節 綜治工作職責
第六節 綜治辦公室工作職責
第七節 綜治榮譽
第二章 李渡司法所
第一節 司法所
第二節 工作職能
第三節 鎮法律服務所業務範圍
第四節 榮譽
第五節 普法宣傳
第三章 派出所
第一節 歷史沿革及現狀
第二節 工作業績
第三節 愛民活動
第四節 歷任領導
第四章 李渡法庭
第一節 管轄範圍
第二節 歷任幹部
第三節 主要工作
第四節 受案、審案、結案
第五節 獲獎情況
第十二篇 軍事
第一章 預備役部隊
第二章 人民武裝部
第一節 李渡鎮武裝部
第二節 民兵
第三節 軍事訓練
第四節 徵兵
第五節 思想教育
第六節 民兵整組
第七節 民兵參建
第十三篇 工業
第一章 傳統產業
第一節 李渡毛筆
第二節 釀酒
第三節 夏布
第四節 陶器
第二章 食品加工業
第一節 大米加工
第二節 糕餅、麵條
第三節 回餅(蟹殼餅)
第四節 印子糕、盅子糕
第五節 薯粉條
第三章 傳統手藝
第一節 鐵匠
第二節 木匠
第三節 石匠
第四節 蔑匠
第五節 漆匠
第六節 裁縫
第七節 造船
第四章 社辦企業
第一節 李渡鎮企業辦公室
第二節 安全生產
第三節 企業文化及道德建設
第四節 社辦企業介紹
第五節 社辦企業一覽表
第五章 規模企業
第一節 江西李渡煙花集團有限公司
第二節 江西益康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
第三節 中外合資江西錦勝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第四節 金六福華澤集團江西李渡酒業有限公司
第五節 南昌翔翊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第六節 南昌愛博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第七節 南昌市康潔醫用衛生用品有限公司
第八節 南昌市林春實業有限公司
第九節 江西康民藥用包裝有限公司
第十節 南昌市益民醫用衛生材料有限公司
第十一節 南昌衛生材料廠
第十二節 南昌市永勝金屬門業有限公司
第十三節 南昌市東海醫療器材有限公司
第六章 發展中的企業
第一節 江西丹美實業有限公司
第二節 江西寶蘭棉製品有限公司
第三節 南昌市芳豪氣門咀有限公司
第四節 筆刷業
第五節 醫用材料業
第六節 花炮生產業
第七節 小型企業
第十四篇 農業、林業
第一章 土地制度
第一節 農民爭取解放的鬥爭
第二節 封建土地所有制
第三節 社會主義公有制
第四節 生產經營上的重大轉變
第五節 農經站
第二章 農業生產
第一節 耕作制度
第二節 作物栽培
第三節 肥料施用
第四節 農業機具
第五節 李渡農機站
第三章 水稻種植
第一節 種植歷史
第二節 水稻品種
第三節 栽培制度改革
第四節 水稻栽培新技術
第五節 水稻病蟲害
第六節 農技推廣站
第四章 林業
第一節 林地分布
第二節 林業生產
第三節 林業管理
第四節 林場
第十五篇 水產、畜牧業
第一章 水產
第一節 漁業資源
第二節 漁業生產及捕撈
第三節 魚病及防治
第四節 水產站
第二章 畜牧業
第一節 家畜
第二節 家禽
第三節 疫情
第四節 防治
第五節 李渡獸醫站
第十六篇 水利、電力
第一章 河流溝渠
第一節 撫河
第二節 東贛渠
第二章 水利建設
第一節 李家渡水文站
第二節 李渡鎮水管站
第三節 舊圩堤
第四節 解放後的防洪工程
第五節 夏防
第三章 排澇
第一節 排澇溝渠
第二節 電排站
第四章 水災
第一節 李渡圩堤隱患段列舉
第二節 歷史上的水災
第五章 電力
第一節 電網改造
第二節 李渡電廠
第三節 李渡供電所
第十七篇 交通、郵政、電信
第一章 交通
第一節 歷史上的交通
第二節 公路
第三節 水運
第四節 橋樑
第二章 運輸
第一節 歷史上的運輸工具
第二節 現代的運輸工具
第三節 李渡客運
第四節 李渡物流貨運
第三章 郵政
第一節 解放前郵政
第二節 李渡郵政支局沿革
第三節 郵政業務
第四節 郵件處理
第五節 郵路網路
第六節 郵政管理
第四章 電信
第一節 通信設施建設
第二節 電話、電報
第三節 移動通信
第四節 李渡電信支局
第十八篇 財稅、金融、保險
第一章 財政
第一節 鎮財政所
第二節 國有資產管理
第三節 鎮財政管理
第二章 稅務
第一節 解放前李渡稅務
第二節 李渡國稅分局
第三節 李渡地稅分局
第三章 金融
第一節 解放前金融狀況
第二節 李渡貨幣使用變化介紹
第三節 銀行在李渡開設情況
第四節 進賢縣工商銀行李渡分理處
第五節 進賢縣農業銀行李渡分行
第六節 李渡信用社
第四章 保險
第一節 財產保險及養老保險
第二節 人壽保險
第三節 李渡社保所
第五章 彩票
第十九篇 經濟綜合管理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
第一節 李渡工商分局
第二節 企業登記
第三節 市場管理
第四節 契約管理
第五節 廣告管理
第六節 商標管理
第七節 個私經濟管理
第八節 工商執法
第二章 土地礦產管理
第一節 李渡國土資源中心
第二節 用地報批程式
第三節 土地礦產資源
第三章 審計監督
第四章 統計管理
第一節 統計調查
第二節 統計資料彙編
第三節 基礎建設
第四節 鎮統計站榮譽
第二十篇 商業貿易
第一章 解放前私營商業
第二章 公私合營商業
第三章 國營商業
第一節 計畫經濟時期的供銷社
第二節 市場經濟時期的供銷社
第三節 農副土特產品和廢品收購
第四章 改革開放後的新興商業
第一節 服裝店
第二節 建材店
第三節 醫療器械公司
第四節 超市
第五節 手機店
第六節 機動車店
第七節 燈具店
第八節 蛋糕店
第九節 床上用品店
第十節 其他商店
第五章 糧油貿易
第一節 解放前糧油貿易
第二節 計畫經濟時期糧油收購與供應
第三節 改革開放後的糧油收購與市場糧油銷售
第四節 李渡糧油購銷公司
第五節 商貿統計
第二十一篇 教育
第一章 解放前教育狀況
第一節 古代李渡的教育狀況
第二節 民國時期李渡的教育狀況
第二章 幼兒教育
第一節 課程設定
第二節 幼兒保教
第三節 小天使幼稚園
第四節 新蕾幼稚園
第三章 國小教育
第一節 學制、課程設定
第二節 解放後的國小教育
第三節 李渡國小
第四節 中國石化大橋希望國小
第五節 紅橋國小
第六節 松山國小
第七節 鑒良國小
第八節 桂橋國小
第九節 排樓國小
第十節 北田國小
第十一節 安陽國小
第十二節 坡西國小
第十三節 焦石國小
第十四節 東南國小
第十五節 南溪國小
第十六節 文豐國小
第十七節 柴埠國小
第四章 中學教育
第一節 中學學制變遷
第二節 舊時中學課程設定
第三節 李渡中學
第四節 李渡鎮初級中學
第五節 安陽公社農業中學
第六節 星光學校
第二十二篇 體育、衛生
第一章 體育
第一節 民眾體育
第二節 學校體育
第二章 衛生
第一節 解放前醫療衛生
第二節 醫療衛生制度改革
第三節 農村醫療衛生
第四節 婦幼保健
第五節 愛國衛生
第六節 衛生防疫
第七節 李渡衛生院
第二十三篇 文化、文物、旅遊、傳媒
第一章 文化事業
第一節 文化站
第二節 文化站主要工作
第三節 文化設施
第四節 民眾文化體育團體
第二章 電影放映
第一節 人員與培訓
第二節 供片
第三節 放映(農村放映、城區放映)
第四節 各時期電影票價
第三章 文物
第一節 文物普查
第二節 具有歷史文化保護價值的房屋
第三節 古屋調查小結
第四節 已毀文物古蹟
第五節 文物分布
第六節 文物保護
第四章 旅遊
第一節 李渡旅遊概念
第二節 景點介紹
第三節 線路安排
第四節 五年規劃
第五節 旅遊狀況
第五章 傳媒
第六章 黨報發行
第一節 黨報發行
第二節 近兩年見報(音視)稿件數
第二十四篇 宗教、民俗、人民生活
第一章 宗教
第一節 佛教
第二節 道教
第三節 西方宗教
第四節 民間信仰
第二章 民俗
第一節 婚姻
第二節 喪葬
第三節 壽慶
第四節 節日
第五節 族譜
第六節 禁忌習俗
第三章 歌謠、歷史故事
第一節 歌謠
第二節 民間傳說故事
第三節 傳說
第四章 方言
第一節 語音
第二節 詞語和熟語
第三節 語法
第五章 人民生活
第一節 城鄉居民生活綜述
第二節 城鄉居民生活狀況
第三節 居住條件
第四節 日常生活
第五節 老齡工作
第二十五篇 人物
第一章 歷史人物
第一節 政界
第二節 教育界
桂瑞藩
湯名蓀
第三節 文化藝術界
第四節 醫學衛生界
桂運森
黃大眼
趙亦藩
第五節 手工業創始人
郭解、朱興
鄧金林、婁寶清
傅長德
曹漢湯
陳長發
陳鶴茂
第六節 烈士、見義勇為人士
湯雙喜
鄧澡發
毛永保
桂義發
彭廣水
章金銓
陳大齊
桂昌太
盛立清
吳先春
盛潤龍
第二章 參加省以上表彰會及先進人物
第一節 參加全國性表彰會人員
第二節 省以上勞模何省以上受表彰人物
毛德根
鄧慶茂
鄧仁春
劉經仁
湯友文
許南嬌
李小慶
李柳根
李愛珍
邱東海
鄒紹華
陳三菊
陳海順
徐文彬
桂華亮
黃雄如
盛赤黎
操良根
傅水香
第三章 人物錄
第一節 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
甘曉華
李家明
張富
盛中國
瀨田裕子
第二節 副縣級以上黨政軍領導及民主人士
萬雲峰
萬玉華
萬園山
萬厚望
萬景文
萬新茂
王玉蘭
王勝生
王碧龍
毛水蓮
毛明瑞
毛建平
毛新平
毛細根
鄧吉祥
鄧偉平
鄧國平
鄧國保
鄧泉興
鄧景亮
鄧新元
劉智輝
江歡平
湯小平
湯建華
許方清
許南嬌
李一兵
李小榮
李玉蓮
李吉豐
李伏榮
李亦欣
李懷祖
李茂榮
李國昌
李和民
李建發
李貴根
李晌明
李愛水
李晨豐
李福春
吳世南
吳平發
吳金華
邱京芳
邱思遠
邱輝
余其勇
鄒興榮
鄒國輝
鄒季蓀
鄒紹輝
鄒常軍
張月水
張文勤
張東祥
張吉山
張地初
張多孝
張連清
張針初
張滬玉
張茂華
張澤玉
張貴平
張貴瑜
張津玉
張塗喜
張銘初
張象山
張樊山
陳小琦
陳文平
陳禮元
陳發泉
陳聖泉
陳華
陳國瑞
陳國鳳
陳忠亮
陳細水
陳泉順
陳洪春
陳恩茨
陳海旺
陳敬文
陳輝德
陳智光
周邦國
周俊傑
鄭宏
趙元泰
趙元富
胡琦
桂運平
桂佑華
桂紹根
桂真亮
桂景善
徐髮根
徐志華
徐勝榮
徐炳志
徐智勇
徐新春
黃天
黃幼昆
黃連興
黃益齋
黃耀波
龔毅鵬
盛伏泉
盛根龍
盛德強
傅勝龍
傅祖輝
舒玉平
魯中才
魯雪珍
溫冬芬
游新清
謝伏明
熊安國
操水員
操會江
操志華
操國富
操和元
操金生
操學榮
操秋陽
操鵬
曹年華
周國富
第三節 大、中型企業廠長(經理)及專業技術人才
萬貴峰
毛德根
朱水興
湯學福
李文波
李冰
李遠發
張長青
張東祥
張多英
張多忠
張多德
張爭明
張興山
張桂友
張桂渭
張振山
張斯年
張景山
張富元
張殿良
張德新
陳妍
陳國輝
陳霖
林可卿
桂仲祥
桂南城
桂建霞
黃定勇
龔平
龔湧泉
蔡文祥
操根發
操德平
第四節 博士及在國外留學、工作的高級人才
萬文輝
萬希
萬榮濤
王耀華
毛軍權
方建勇
鄧慶山
鄧志鴻
鄧高亮
堯道廷
朱水興
湯小明
湯文亮
湯學文
李小春
李雲瑞
李長水
李文興
李可風
李平亮
李髮根
李吉乾
李光明
李志坤
李懷祖
李旺達
李國達
李國庭
李京生
李定平
李建祥
李榮水
許志華
吳金生
余肇孚
汪上龍
張廣玲
張文呈
張蘭蘭
張安平
張澄清
陳平泉
陳英華
陳貴泉
陳新科
桂水根
桂運平
桂志明
桂春
桂真亮
桂海泉
黃文國
黃治華
黃新生
龔裕明
盛文蘭
盛偉
盛洪寧
盛冬發
彭小順
喻貴華
傅紹雲
曾冬水
曾舉峰
廖洪躍
顏波
顏流水
操健
第五節 文學藝術收藏
第六節 行業能手
第七節 李渡鎮歷屆黨委書記、鎮長一覽表
第八節 科級幹部
第四章 情系鄉里,為鎮公益事業捐資人員
第一節 10萬元以上企業老總
鄧慶茂
桂華亮
鄧仁春
萬智勇
鄧新吉
鄒紹華
第二節 3萬元以上企業老總
第三節 2萬元以上企業老總
第四節 1萬元以上企業老總
第五節 捐資1萬元以下
第二十八篇 附錄
第一章 詩文輯錄
第一節 詩歌
第二節 劇本
第二章 檔案選錄
編後記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