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渝生

李渝生

李渝生,男,漢族,教授,1956年出生,1978年考入成都理工大學(原成都地質學院)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專業(工程地質班),1982年本科畢業,獲學士學位。2001年取得首批國家註冊土木(岩土)工程師資質,四川省建築學會地基基礎專業委員會委員、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西南地區構造穩定性及城鎮地震地質災害風險評價”研究團隊首席專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渝生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重慶市
  • 出生日期:1956.10.17
  • 畢業院校成都理工大學
  • 性別:男
  • 籍貫:山東文登
個人履歷,主要成就,學術論著,主要學術經歷,學術成就與貢獻,代表論文及專著,

個人履歷

1974.8—1976.12,冕寧縣宏模公社,下鄉知青
1976.12—1978.8,攀枝花礦山公司第一工程公司,施工計畫科
1978.9—1982.8,成都地質學院水工系,攻讀本科
1982.8至今,成都理工大學,任教。

主要成就

李渝生教授師從著名的工程地質學家王士天教授,專長區域構造穩定性和地震地質災害研究。20餘年來,李渝生教授紮根西部、注重理論與工程實踐相結合,在傳統的“區域穩定性工程地質”分析方法基礎上,發展了基於“地殼岩體力學”控制理論的技術體系,在中國西部重大工程建設場地的地殼構造穩定研究理論與實踐方面,做出了創新性貢獻,闡明了主要斷裂構造的新活動特徵,揭示了震源構造應力積累與釋放的機理及類型,發現及論證了古地震地質災害的觸發機理及動力學過程。
李渝生
李渝生教授先後主持完成黃河龍羊峽水電站、金沙江溪洛渡水電站、瀾滄江小灣水電站、雅礱江錦屏水電站深圳經濟特區以及川藏鐵路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科研項目30餘項;先後主持完成印度尼西亞Kualatanjung電廠及東帝汶Hera燃油電廠等國際工程諮詢項目6項。這些研究成果有效地解決了我國西部地區重大工程建設和城鎮地震地質災害防治中一批關鍵技術難題。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災後重建工作中,李渝生教授作為省政府專家組主要成員之一,完成北川縣城新址、綿竹市(漢旺、清平鎮)、什邡市(紅白、八角、鎣華鎮)及崇州市(文井江、雞冠山鎮)等二十餘座嚴重損毀城鎮重建選址的現場應急評估工作。

學術論著

主要學術經歷

1982.8—1988.7,成都地質學院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系,助教
李渝生
1988.9—1991.3,成都地質學院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系,講師
1991.4—2011.9,成都理工大學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副教授
2011.10至今,成都理工大學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教授

學術成就與貢獻

李渝生教授多年來在環境地質工程領域做了區域構造穩定及地震地質災害等方面的研究,先後主持負責完成了各類科研課題41項,承擔及參與國家項目7項(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項目3項、部級項目4項),承擔橫向項目34項;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出版教材1部、學術研究專著4本;發表論文64篇,其中SCI 2篇、EI 11篇、ISTP 2篇、中文核心23篇。曾獲成都理工大學“育人十佳”榮譽,是國家級精品課程《工程地質分析原理》主講教師之一,同時也主講本科生課程《工程地質分析原理》、《地基工程處理與檢測技術》,研究生課程《工程地質分析的原理與方法》、《區域穩定性研究的理論與實踐》,現已培養研究生34名。

代表論文及專著

1、Research on the present activity and seismogenetic model of Anning river fault in the western part of Sichuan province,Proc 6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msterdam,1990
2、安寧河開發區斷層活動性及強震發生條件研究,《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Vol.1,No.1,1990
3、Research on the present activity and seismogenetic model of Anning Rever Fault in the western part of Sichuan Province,6th international IAEG Congress,1990
4、中國西南地區晚近地殼構造應力場的演化及成因機制,《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2002
5、尼泊爾王國色迪河大橋橋基岩體強烈變形問題的工程對策研究,《地基基礎技術發展與套用》中國建築學會地基基礎分會2004學術年會論文集,2004
6、A study on engineering Treatment of abnormaiGeological hazard problemIn Seti Rever site of Nipal,Proceedings of World Engineers’Convention,2004(Vol.4)
7、A Special Mode of the Strong Earthquake-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in East Edge Zone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科學研究月刊》2005.10 總第十二期,2005
8、中國汶川特大地震損毀城鎮恢復重建選址的工程地質評價,《工程地質學報》,2008
9、5.12汶川大地震損毀城鎮的震害效應與重建選址問題,《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Vol28,No.7,2009
10、Dynamic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the problem of tunnel rock mass large deformation of a hydropower project in the upper reaches ofLancang River,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50-253 (2011) pp 1315-1319,2011
11、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on the Stress -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Mass of Luding Power Transmission Project in Sichuan,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ols. 368-370 (2013) pp 1688-1692,2013
12、Tectonic Activation of Anninghe Rift,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ols. 580-583 (2014) pp 851-856,201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