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汝炯

李汝炯

李汝炯(1899--1990)中將納西族,字伯庚,雲南麗江市古城區白龍潭人,生於1899年4月2日。

雲南講武堂第15期炮科、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21期炮科、陸軍大學特別班第8期畢業。1924年7月從日本回國,1926年12月任國民革命軍第6軍19師上校參謀,1929年任中央軍校上校教官,1931年任陸軍炮兵學校籌備委員會委員、教育處長,1932年任炮兵第1團團長,1937年10月任炮兵第1旅少將旅長,1940年2月任寶雞陸軍特種兵聯合分校主任,1946年6月任重慶行營軍務處長,1949年任西南軍政長官公署第1處中將處長兼專業法庭審判長,同年12月在重慶陸軍大學參加起義。後任解放軍南京軍事學院教員,江蘇省文史館館員,江蘇省人民政府參事。

1990年1月5日在南京病逝。

基本介紹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軼事典故,

人物簡介

李汝炯,字伯庚,納西族民國陸軍中將,著名炮兵將領。他出生於清貧的耕讀之家,其父李炳璋清末廩生,畢業於雲南政法學堂,曾任麗江縣勸學所長。他自小受到良好教育,能主持正義,有遠大的理想抱負。留日期間,學校當局歧視中國,不準中國學生聽航空戰術課,學生深感不平卻又無能為力。
義憤中他設法竊取了學校圖書館裡有關航空戰術的圖書,藏匿起來。學校對中國學生進行了各種搜查,一無所獲。回國後他才把書從外交部包裹中取出來,同學們無不欽佩他的膽略。
李汝炯

人物生平

1917年畢業於麗江六屬聯合中學
1919年考入雲南陸軍講武堂15期炮科。
1921年畢業後經考試,由該校送日本東京成城學校日語
1922年在東京第1師炮兵第1 聯隊入伍,同年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15期炮兵科。
1924年7月畢業後回國,9月任粵滇軍第二師第十團少校營長,歷任中校區隊副、上校參謀團長少將旅長陝西寶雞陸軍特種兵聯合分校中將主任、重慶行轅第一處中將處長、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專業法庭審判長等職。
1926年2月,調雲南陸軍講武堂將校隊第八區隊任中校區隊副,12月調國民革命軍第六軍第十九師,任上校參謀長暨代理師長。在國民黨製造“清共”白色恐怖時,冒著生命危險掩護同在第六軍任上校團長、已暴露身份的共產黨員周保中
1949年隨陸軍大學起義,入西南軍大高級研究班學習。
1950年至1958年11月在南京軍事學院任教,轉業後任南京文史館館員、江蘇省人民政府參事。
1926年,他調任國民革命軍第6軍19師上校參謀暨代理師長,駐軍富安南昌九江期間,在軍政委林伯渠影響下,對革命有深切同情。“寧漢分裂”時,在“寧可錯殺三千,不可使一人漏網”的白色恐怖下,他冒著生命危險,救出同在六軍任上校團長的已暴露共產黨員身份的周保中同志。
1929年以後先後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上校教官、訓練總監部炮兵中校監員、教導第二師炮兵團上校副團長、炮兵學校籌備處上校委員和該校研究委員、南京湯山炮兵第一團上校團長、炮兵第一旅少將旅長等職,曾在保定石家莊台兒莊武漢等地與日軍作戰。
1940年他任陝西寶雞陸軍特種兵聯合分校中將主任,兼任國民黨特派員,嚴禁下屬迫害學生中的中共地下黨員。在國民黨掀起的一次又一次的反共浪潮中,未拘捕過一個共產黨員。培養了炮兵工兵輜重兵、通迅兵等一批中下級軍官。其中有共產黨通過秘密渠道派來的不少人員,對這些人他一視同仁,暗中保護,在一次次反共高潮中,從未逮捕過一個“異黨分子”,相反還設法營救了關押在成都監獄的共產黨員楊尚志
1943年2月,到印度蘭姆伽美軍戰術訓練班第三期受訓。
1945年寶雞特種兵分校撤銷後,他不願打內戰,謝絕了湯恩伯要他擔任19軍軍長的邀請。
1946年他調任重慶行轅第一處(軍務處)中將處長和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專業法庭審判長期間,秉公處理了與行轅主任有近親關係,偏袒在職軍官霸占私人地盤的四川內江縣縣長。
1947年在樂山查獲一起販賣大煙案,案犯魏允執是少將旅長,某方面軍司令的親信,又是成都碼頭紅幫大爺,稱霸川西,不可一世,被捕後有恃無恐。他作為審判長,不顧說情送禮,一一查實後,很快判處執行了魏的死刑,震動全川。其後長官公署四處(財務處)處長沈崇堯剿貪污案發,在其家抄出大量黃金美鈔等贓物,案情查證俱實。沈對李汝炯威嚇利誘無效後,求救於其岳父參謀總長。李汝炯終被調離法庭到陸軍大學特別班,這件事使他看清了國民黨的腐敗。
1949年12月隨陸軍大學起義,建國後繼續為國家效力。
1950年進西南軍事大學高級班學習,後調到南京軍事學校任教員。
1958年轉業任江蘇任文史館館員、江蘇省人民政府參事,為新中國的軍隊建設做出了貢獻。
1990年元月在南京病逝,終年91歲。

軼事典故

國軍野戰炮兵部隊創立於黃埔建軍。1936年3月,經過10餘年慘澹經營,國民政府陸續將堪用之各種火炮457門,編成兩團制的獨立炮兵旅4個、獨立炮兵團5個、獨立炮兵營4個,連同晉綏軍炮兵總計22個團又5個營。在八年抗戰中,炮兵又陸續有所發展,期間發揮重大作用,協同步兵殲滅來犯之敵最著名的戰例,無疑首推太平洋戰爭爆發不久後的第3次長沙會戰。
1937年7月7日,日軍發動盧溝橋事變,抗戰全面開始。7月下旬,駐南京的炮兵1旅奉命北上保定,炮兵5團第2營配屬孫連仲部。第1營則在營長藍守青帶領下配屬關麟征第52軍,第2連被日軍包圍,沒有渡過漕河,人炮盡覆,第1連也在保定損失山炮2門,所餘6門山炮由藍守青營長率領參加正定守城戰,第3連在戰鬥中一度無法撤出,第141師師長宋肯堂親率師部衛士尋找並組織該連突圍。同時在平漢路北段參戰的還有炮兵第6旅,旅長黃永安曾親赴正定前線觀察陣地,其麾下炮兵第7團第1營營長張任夫在正定之戰中以身殉國。
1937年10月上旬,炮兵第1旅第5團團長史宏熹率團部、第2營赴山西抗戰,在忻口戰役中晉綏軍炮兵和中央軍炮兵山炮總數在300門以上,如此大規模的炮兵集結,在抗日戰爭中決無僅有。忻口戰役第一天,日軍炮兵非常驕橫,我方觀測人員清晰看到敵野炮24門在雲中河北岸陣地排開,由於山西造一三式山炮射程只有7000公尺,晉綏軍炮兵在夜間將炮位前移,次日百炮齊發,日軍鬼哭狼嚎。忻口戰役歷時20多天,炮兵作用不可忽視。
華北戰場炮火連天,國軍統帥部主動開闢華東戰場。最為現代化的炮兵第10團,裝備德國金屬廠150mmL/32榴彈炮24門,1937年8月11日動員開赴上海參戰,最初為1個營,後來為2個營。
9月下旬,炮兵第10團奉命派遣一排炮兵摧毀日軍跑馬廳臨時機場,當晚10點,排長張士英命令單炮開始發射,50發炮彈發射完畢後,日軍開始搜尋國軍炮位,探照燈已經集中在炮側的大樹樹梢上,炮兵迅速轉移,此次奇襲,擊毀敵機數架。淞滬會戰尾聲,炮兵第10團部分火炮被已經埋下地雷的公路橋攔住退路,在團長彭孟緝無奈的哭泣中,炮團戰士忍痛將炮推入河中。
上海淪陷後,日軍繼續西犯。炮兵第8團第1營第1連和第2營的兩個連、炮兵第10團的一個營,列入南京衛戍司令部作戰序列。12月11日晚8時,團長婁紹愷轉達炮兵指揮官邵百昌的撤退命令,官兵向皖北集中,同時要求各部必須將無法突圍的火炮毀滅,由於事先沒有掌握渡江工具,是役國軍炮兵第8團參戰部隊幾近全覆,13日晨,團長婁紹愷在江北烏衣車站收容殘餘不足200人。
徐州會戰初期,戰事主要圍繞台兒莊展開。1938年3月26日,炮兵第7團第1營在團長張廣厚率領下進入台兒莊以南3公里處放列,第1營8門野炮和第2集團軍掌握的炮兵第10團一個連打得敵人暈頭轉向。3月29日,該營又配合第27師攻擊劉家湖之敵,擊中日軍油車4輛,一時煙霧漫天,因炮位暴露,遭到日軍重炮抑制,炮被擊毀4門,傷亡連長以下20餘人。4月5日,黃家樓三河口間有日軍500餘人,炮12門,企圖包抄國軍第89師,該營立即向敵發射,粉碎了日軍的陰謀,並且擊毀其火炮12門。
曠日持久的武漢會戰,國軍炮兵先後有7個團參戰。日軍突破馬當要塞,進而從水路進逼武漢,位於長江中下游的第三戰區以第23集團軍配備大量炮兵擔任要擊長江日軍航運任務,炮兵陣地主要位於安慶、貴池一帶。參戰炮兵部隊有:炮兵第3團第1、2營,炮兵第13團兩個連,炮兵第14團第3營第8連,炮兵第19團一個連,以及戰防炮、高射炮四個連。炮兵不分晝夜,炮擊長江日艦,總計擊沉大型運輸艦6艘,汽艇4艘,不同程度擊傷400多艘大小艦船。
迨經武漢會戰,炮兵雖予日軍一定殺傷,但各部損失慘重,為了填補空缺,各個炮兵團之營連所轄炮兵建制數量逐步減少,基本上以一個連2門炮,一個營6門炮的狀態維持。
時間進入1941年,由蘇聯運入野炮200門,補充裝備炮兵七個團,並改編輕迫擊炮兩個團,然而對於同期擁有300餘萬陸軍而言,炮兵的發展顯然微不足道。
第9戰區作為抗戰中後期的主要戰場,1941年底所轄部隊有第19、27、30集團軍,第10、第26、第37、第79、第99軍,新編第20師等部。炮兵則統歸炮兵指揮官王若卿將軍掌控,王將軍是保定軍校第8期炮科出身,歷任炮兵第16團團長,炮兵第4旅旅長,1940年5月第4旅旅部改編為第9戰區炮兵指揮部。至於炮兵實力,表面上番號雖多,其實總共才各式火炮8門而已。
炮兵第1團第9連,裝備卜福斯m30-75mm山炮2門。1932年,鑒於國軍炮兵部隊炮種不一,為統一火炮形式,國民政府軍政部在德國顧問建議下,向瑞典卜福斯軍火廠(德國克魯伯軍火工業的子公司)購買了卜福斯m30-75mm山炮48門,炮兵第1團最早擁有此種火炮24門,該火炮全重785公斤,即可分成8個部件由8匹馬分馱,也可整體以兩匹馬挽曳,最大射程9150公尺。卜福斯山炮對於國軍炮兵部隊制式化、現代化貢獻頗大。炮1團最早編在炮兵第1旅,被蔣介石稱作“捍衛京滬的骨幹”,1933年春,炮兵第1團第2營在團長李汝炯、營長孫生芝帶領下,從南京到福建鎮壓“閩變”,後由南昌轉廣昌配屬北路軍參加第五次“圍剿”中央革命根據地的戰鬥。1937年9月上旬,該團開赴山東濟南,沿黃河南岸齊河至周家口之線布防,其第1營第3連配屬曹福林第55軍,被日軍包圍,幸而在深夜悄然突圍,並成為黃河鐵橋最後南撤之部隊,隨後在滕縣、邳縣等地立有戰功,1939年春,參加南昌會戰,至少有2門卜福式山炮被毀。
炮兵第2團第2營第1連,裝備俄造m1900/30 76.2mm野炮4門,俄造野炮是蘇聯援華火炮的主力種類,1938年初,國民政府兵工署在衡陽附近東陽渡火車站接收了160門,作為“一戰”時期的武器,該火炮炮身奇重,平時需6匹馬挽曳,上坡時則需8批,但其使用的3種炮彈射程良好,雖然在炮管上可以看到前者1898年,後者1914年的遙遠出廠記錄,但對於缺乏火炮的中國抗日戰場來說,俄造野炮還是漸漸取代了逐步損耗的卜福斯山炮。1934年7月換裝卜福斯m30-7.5cm山炮24門的炮兵第2團有著良好的抗戰記錄,八一三淞滬會戰炮擊日艦“出雲”號、夜襲日軍機場。1938年3月,脫離炮兵2旅建制,成為獨立團,並重新補充裝備俄造山炮,以張益熙為團長。1939年3月的南昌會戰中,第3營在通往奉新的公路上,被日軍戰車部隊衝散,全營火炮都為日軍虜走。1940年4月,第2營防守長江三峽南津關要塞,其第3連俯視宜昌日軍機場,發射炮彈200餘發,一舉擊毀敵機12架。
炮兵第14團第4連,裝備德造150mm sFH18榴彈炮2門。1937年底輸入中國的24門鎝造150mm sFH18榴彈炮編成國軍第2個機械化重榴彈炮團---炮兵第14團。從接收的附屬檔案箱內曾找到德國部隊番號標記來看,估計這批炮是剛從德國現役軍隊中換下來的,該火炮炮架及底盤之發展由德國克魯伯兵工廠負責,主炮管出自萊茵金屬廠,戰鬥全重5512公斤,射程13325公尺,以韓謝爾柴油越野載重車改裝的重炮牽引車牽引,技術水平在當時國際上是數一數二的。炮兵第14團一經成立便承擔著抗日重任,1938年武漢會戰期間半壁山要塞之戰、第3戰區要擊長江之役均有使用記錄,1939年底廣西吃緊,該團第1營(營長張可法)6門炮與炮兵第2旅補充營、炮兵第9團第2營第3連等部加入桂南會戰,期間共發射炮彈2270餘發,有力配合了第5軍攻堅作戰。
炮兵第2團第2營營長董浩於1940年8月由宜昌三斗坪帶著第1連轉隸第9戰區,長途跋涉後抵達長沙,未達1個月即參加第二次長沙會戰。第9戰區司令長官薛岳、參謀長吳逸志面對新牆河第一線陣地遭到日軍猛烈進攻,要炮兵指揮官王若卿指揮戰區直轄炮兵在浯口方面的汨羅江南岸占領陣地,配合步兵,固守汨羅江。參謀處長趙子立堅持“爭取外線、逐次抵抗”的方針,認為炮兵應使用於長沙地區,這一建議未獲薛岳採納。當日軍由平江方面通過汨羅江,快要到瓮江的時候,警覺的趙子立急忙打了一個電話給金井的炮兵指揮官王若卿。趙問:“炮兵陣地上發現敵人了沒有?”王答:“咦!你怎么瞎扯,前方穩定,炮兵陣地何來敵人?”趙說:“不,敵人快到炮兵陣地了,注意,不要丟了炮!”不一會工夫,王若卿來電話了,他緊張地說了一句:“距離炮兵陣地不遠的地方,發生了情況…”第2次長沙會戰,炮兵沒有發揮該發揮的作用。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為策應香港作戰,日軍第11軍集結第3、第6、第34、第40師團等部約12萬人再度於湘北發動攻勢,並演變為第3次長沙會戰。第9戰區吸取上一次的教訓,決定將戰區直轄炮兵全部在嶽麓山占領陣地,對長沙外圍陣地及核心陣地前準備阻止射擊,特別對天心閣及其東南地區準備殲滅射擊。與長沙隔湘江相望的嶽麓山,其主峰海拔300.8米,在其周圍綿延分布著鳳凰山、天馬山、桃花嶺等9個小山頭,南北朝劉宋時的《南嶽記》就提到:“南嶽周圍八百里,回雁為首,嶽麓為足。”緊鄰古城長沙的這座名山,擁有我國現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書院---北宋時期的嶽麓書院,歷代留下的文化遺蹟更是遍布其中,以晉初麓山寺、隋舍利塔、唐李邕麓山寺碑、明雲麓宮、清愛晚亭最為著名。這個自古以來文人墨客的留戀之地,因其橫亘於長沙市區西面,對長沙城具有瞰制的地形地勢,使其成為抗戰時期湖南戰場極為重要的一個軍事制高點。
第2次長沙會戰結束後,王若卿、董浩等人積極備戰,對長沙周圍進行了測地,特別是將長沙近郊及城內可資為標誌的建築物,詳細的加以測量,製成了2萬5千分之一的標點圖,使戰鬥展開後,炮兵能根據步兵請求,依照調製完善的標點圖上之射擊指令而立刻開始射擊,後來的事實證明,此舉對步炮協同,誓守長沙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942年1月1日,日軍第3師團第18、68聯隊開始攻擊長沙城外東南陣地,守軍預備第10師第29團受到重創,日軍第3師團進一步將善於夜戰的加藤大隊投入戰鬥,薛岳命令炮兵射擊,王若卿指揮官令董浩營長親自發號施令,董營長早已通過炮隊鏡詳加觀察,信心十足的大聲喊道:“二號裝藥!榴彈,瞬發信管!全連!四千五百!遞加一百,三距離,各放一發!”隨著董營長一聲令下,炮兵第1團第9連的兩門卜福斯山炮開始急襲射擊,緊接著炮兵第2團第2營第1連的4門俄造野炮也加入炮擊,湘江東岸長沙城東南陣地頓時被煙霧籠罩,持續30分鐘的炮火將加藤大隊第5、8中隊壓制在前沿陣地無法抬頭,並與加藤大隊的大隊部失去了聯繫,守軍預備第10師第28團得以在午夜擊斃加藤素一少佐。
1942年1月2日晨,長沙南門和東門同時出現激烈戰事。嶽麓山8門火炮全部地動山搖般怒吼!炮兵指揮官王若卿在妙高峰、杜家山發現日軍的炮兵觀測所,毅然調整火力,將炮兵第14團第4連兩門德造150mm sFH18榴彈炮向其猛烈轟擊,日軍第3師團師團長豐島房太郎剛巧進入觀測所,生猛的炮火成功破壞了觀測設備,制壓了日軍炮兵。向南門東西一線發起進攻的的野聯隊也被殺傷不少,炮彈坑像魚鱗般排列得層層有序。各炮長時間實施射擊,部分炮管因發射過久而變得灼熱,官兵們牢記《炮兵操典》里的一句話:“炮是炮兵的第二生命,炮是炮兵的愛人”,紛紛抱著沾了水的棉絮包裹炮身以降溫,性急的幾個還往上撒尿,儘管如此,還是有1門俄造m1900/30 76.2mm野炮炮管灼燙紅透,引起膛炸,好在事先有所防範,人員無傷亡。
1月3日拂曉,日軍第6師團第23聯隊第12中隊急襲長沙城北側陣地,13時左右推進到湘江畔,炮兵第14團第4連的德造榴彈炮奉命炮擊,炮彈呼嘯划過長空,日軍不斷出現死傷。識字嶺、東瓜山陣地告急,第3師師長周慶祥、預備第10師師長方先覺紛紛請求炮火支援,嶽麓山炮兵忙開了鍋,董浩營長分析戰情,將1門卜福斯山炮對準進攻識字嶺的日軍射擊,董營長大聲發令:“三號裝藥!榴彈著發信管!第二炮發射!方向盤!兩千八百!高低正十二!放令放!一發!”炮聲響起1分鐘後,改用較大幅度的擺射,形成扇面射擊,日軍人仰馬翻,識字嶺險情瞬間緩和。日軍飛機以3、5架至10多架輪番助戰,向我炮兵陣地投擲了燒夷彈,由於戰前構築了隔火道,火勢沒有大面積蔓延。
1月4日凌晨2時,第77師將突入南門的日軍逐出城外後,向黃土嶺之敵反擊,薛岳下令炮兵予以炮火助威,陣地前後的炮坑像雨後犁花似的密密麻麻,偶爾幾發未爆炸的炮彈,像鋸了半截的樹木,插在土中,預備第10師第28團乘勢收復東瓜山陣地。日軍第6師團在下午沖入湘雅醫院,炮兵在戰前曾把湘雅醫院作為標誌性建築物而進行測量,炮兵第14團第4連迅速輕車熟路調整炮口,先行交叉射擊,炮彈準確的落在醫院前後門,將敵退路封鎖,進而施行殲滅性打擊,官兵們飛快裝填發射,炮彈所到之處,鬼子血肉橫飛。日落時分,日軍執行撤退命令,槍炮聲漸漸在長沙消失。
被史達林稱之為“戰爭之神”;拿破崙認為“決定戰爭勝負的主要武器”的火炮,在現代戰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是最早使用火炮的國家,然而近代以來的積弱積貧,使國防工業嚴重滯後,影響了火炮在部隊中的裝備和革新。
1938年,戰事沿長江深入中南地區,國軍炮兵出現嚴重的運輸問題,軍用騾馬難以在濕熱氣候中保持健康狀態,以極高的比例折損,再則北方騾馬產區淪陷,使補充無法順利進行,炮兵的運動能力大為降低。1940年5月,軍委會正式取消各騾馬炮兵旅旅部,各騾馬炮兵團改為獨立團,歸本部直轄,取消之旅部悉數改為各戰區炮兵指揮部。蔣介石在召見炮兵高階指揮官時訓話要求炮兵部隊要愛護馬匹,並且要重點訓練在沒有馬匹狀況下以人力搬運火炮的能力。
第9戰區根據現狀,在會戰中使用炮兵群戰術,所謂炮兵群戰術既在作戰中視任務需求打破原有山炮、野炮、榴彈炮部隊建制,將不同類型的火炮集結成為功能全面的火力集團。同時操作多種火炮,事必要有才能優越的炮兵指揮官和中下級參謀幹部運作,才能打破因此而生的補給與戰術作業的複雜性,進行流暢而及時的指揮。
早在1925年,東北軍就已能成熟運用炮兵群戰術,並在第二次直奉戰爭與南口戰役取得不錯效果。1930年中原大戰,中央軍也編組兩個炮兵集團,於隴海路、津浦路戰線大顯神威。“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軍炮兵將領鄒作華出任炮兵學校教育長,一批優秀的東北軍炮兵軍官擔任教學工作,新一代炮兵繼承了東北軍的炮兵優點,抗戰軍興,國軍對炮兵群操作已具有較高的戰術水平,但縱觀初期抗戰,炮兵確熱衷於將單一類型火炮以營、連、排單位配屬陸軍作戰,效果不尚理想,蔣介石在淞滬會戰中期曾訓令前線指揮官:“各軍師長對於炮兵使用,與步炮契約動作,多不研究。故此次緒戰,不能利用我最新式之炮兵武器,以致不能取勝,此為最大缺點。以後應特別注重研究為要。”
隨著炮兵在抗戰中損失日益俱增,補充又顯杯水車薪,各炮兵營、連只能以原編制半數之火炮勉強維持,這反倒促進了炮兵群戰術的重視和使用。1940年推行的戰區炮兵指揮部機構,在炮兵指揮上享有更為充分且往往深受主管尊重的指揮權,使得一批有較高戰術素養的炮兵軍官有了一個全新的展示舞台。
第3次長沙會戰,第9戰區炮兵始終貫徹“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作戰方法,這一作戰方法對於炮兵而言,既指正確的運用火力,進而將火力集中使用在主要攻擊點、主要目標上,使有限的炮兵能夠真正形成強有力的火力重拳,在局部地區和有限時間內爭取優勢,適時以一定密度的炮火給敵要害打擊,保證作戰的勝利。作戰要求必須打得快、打得準、打得猛、打得狠,反對零打碎敲,盲目射擊,不受制組織指揮形式,能及時分析目標大小、判斷真實情況,把握稍縱即失的戰機,保證火力向重要目標傾瀉。第9戰區炮兵掌握了這一點,成功的將劣勢炮火發揮極致,保衛長沙功不可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