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貢獻
人生經歷
1918到1936年,先後在哈爾濱鐵路檢車段(哈爾濱鐵路車輛段)、機務段當小工、修車徒工、工匠、司爐和學習司機。37歲當上了機車司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李永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工作,憑著多年積累的駕駛經驗,3次避免惡性事故,保證全車乘客的生命和國家財產的安全。1947年初當選為勞動英雄,參加哈爾濱鐵路局群英大會。
1947年6月9日,李永開始擔任“毛澤東號”機車第二任司機長。他與司機郭樹德配合,使“毛澤東號”機車首創月安全行車5700公里(一般只有3000公里),為當時東北鐵路系統安全行車裡程最高紀錄。1948年1至5月,每月安全行車達到6000公里。7月以後,月安全行車又提高到7599公里。在同“朱德號”機車開展友誼競賽時,李永摸索出省油新辦法,降低了煤、油的消耗。“毛澤東號”機車榮獲“機車領袖”稱號。
當時,正在進行全國解放戰爭,軍運繁忙。為了支援前線,李永和他的夥伴們,常常住在機車後面的宿營車上,有任務爬起來就走。一天夜裡,由於勞累過度,李永從宿營車上層栽了下來,嘴和胳膊都摔破了,鮮血直流,仍堅守崗位。一個月里連續跑了27趟車。有時,行車中突遭敵機轟炸和掃射,總是圓滿地完成任務。
1948年末,他的機車組首先推行了先進的包乘負責制、新行車制和循環運轉制。首創當時全路最高的41.8公里的技術速度。李永還創造9天走行4200公里和機車庫停時間15分鐘的紀錄,起到加快機車運轉的帶頭和示範作用。
1949年3月21日,“毛澤東號”機車隨解放大軍開進山海關,並提出“人民解放軍打到哪裡,鐵路修到哪裡,我們機車就開到哪裡”的口號。“毛澤東號”機車先進北平,從北平到濟南,再從濟南到鄭州。在北平豐臺機務段和鄭州機務段,李永推廣包乘制,並培養出一批模範機車,有效地支援了解放戰爭。在1949年6月召開的全國鐵路機務工作會議上,“毛澤東號”機車被授予全國機車領袖榮譽稱號,李永被任命為段長級司機。同年,在哈爾濱機務段參加中國共產黨。 1950年,李永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推選為全國勞動英雄。9月22日,參加全國工農兵勞動模範代表會議的464名代表匯集到豐臺車站。受中央政府選派,李永親自駕駛“毛澤東號”機車,載著這些來自各地的英模駛向北京。到京後,在前門車站廣場舉行了5000多人的歡迎大會,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副總理董必武致歡迎詞,李永致答詞。
1950年2月,李永被選為中國鐵路工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副主席。1951年脫產做鐵路工會工作。擔任領導職務後,仍保持工人階級的艱苦樸素作風,深入實際,聯繫民眾,噓寒問暖,調查研究。
李永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二、三屆代表。榮立過特等功1次、大功2次、小功4次,受過嘉獎2次。隨團出訪過蘇聯、羅馬尼亞、朝鮮、捷克斯洛伐克和法國等國。
1973年3月20日,李永因患白血病醫治無效,病逝於北京。終年7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