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地質調查所工作的李逢源在烏魯木齊河西岸的倉房溝發現過四足類化石。李逢源1951年到北京參加地質會議,帶化石請楊鐘健鑑定。這塊化石地層並不清楚,起初定為二疊系。化石屬於獸頭類,命名為李氏烏魯木齊獸(Urumchia lii), 化石編號IVPP V 702。這個化石和南非發現的雷氏獸Regisaurus很相似。當時獸頭類只在南非卡魯系有所發現,而從未見於其他地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李氏烏魯木齊獸
- 拉丁學名:Urumchia lii
- 界:動物界
- 分布區域:烏魯木齊河西岸的倉房溝
化石回歸故里
1952年新創刊的《Acta Scientia Sinica》(《中國科學》英文版)發表了烏魯木齊獸研究成果的英文版文章,而中文版文章則於1953年發表在《古生物學報》。1963年孫艾玲赴李逢源指示的化石產地,斷定地層為韭菜園組,時代與南非一致。
在文革中,楊老仍然保持與國外同行的聯繫。當時法國的Mendrez女士在進行獸頭類的研究,請求楊老寄模型過去。不過由於楊老的秘書下放幹校,可能是其他工作人員誤將頭骨標本當作模型郵寄到法國。當Mendrez收到就發覺了並告知楊老。楊老1978年去世,而Mendrez不幸死於火災。古脊椎所追蹤化石線索,始終下落不明,後來的研究者都只有觀察模型。
2017年10月26日古脊椎所劉俊接到法國國家自然博物館古兩爬部的負責人N. E. Jalil 的電郵,告知發現了古脊椎所的標本,並願將標本歸還古脊椎所。通過交流,Jalil的學生近期恰好要來中國觀察標本,就委託她帶回標本到古脊椎所。2018年1月15日Chloé Olivier來訪,正式辦理了歸還了標本的手續。失落半個多世紀後的烏魯木齊獸頭骨終於回歸故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