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毓康,選礦專家,該研究領域中著名的學科帶頭人,中國有色金屬選礦工業創始人之一。在國內首次對有色金屬尾礦進行綜合利用;主持、組織和指導了數十項重點有色和稀有金屬礦選礦工藝的研究,並提供設計依據,為發展中國有色金屬選礦技術做出了重大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毓康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天津市
- 出生日期:1916年3月18日
- 畢業院校:西北聯合大學
- 性別:男
個人履歷,人物生平,主要論著,主要貢獻,技術成就,
個人履歷
1916年3月18日 出生於天津市。
1939年 在西北聯合大學化學系學習。1939~1943年 在武漢大學礦冶系學習。
1943~1948年 任經濟部礦冶研究所技佐、技士,代理選礦研究室主任。
1949~1952年 任重工業部礦冶研究所選礦研究室主任、工程師。
1952~1971年 任重工業部有色金屬綜合試驗所和冶金部有色金屬研究院選礦室主任、工程師。
1957~1959年 赴前蘇聯列寧格勒米哈諾貝爾選礦設計研究院進修。
1971~1987年 任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稀土研究室工程師、重有色金屬選冶研究室主任、院副總工程師、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1987年3月 退休。
人物生平
李毓康,1916年3月18日出生於天津市楊柳青鎮的一個教師家庭。青少年時代他親身經歷了內憂外患、社會動盪之苦。在家庭薰陶下,常讀一些有關古聖先賢的書籍,尤其喜歡偉大詩人杜甫的詩,更敬仰他崇高的愛國精神,加上“五四”精神的激勵,使他萌發了科學救國的願望。1934年,他在天津省立一中讀書時,曾寫《杜甫生活》一文發表在校刊《鈴鐺》上,通過對杜甫在“安史之亂”結束時所寫《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一詩的讀後感,抒發自己的愛國情懷,盼望有一天趕走租界中的洋人。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平津淪陷,華北不能擺下一張平靜的書桌。為繼續求學,幾經輾轉,李毓康繞道青島來到西安,不久考入西北聯合大學高中部(現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1938 年以優異成績考入該校化學系,1年後,因儀器設備奇缺,不能進行任何化學實驗,深恐學無所成,他遂去成都再次參加入學考試,以優異成績被遷到樂山的武漢大學礦冶系錄取。自來到“內地”後,就與家庭失去了聯繫,他只能靠微薄的貸學金和家教維持學業。生活雖艱苦,但發奮學習之志卻絲毫未減。
1943年,李毓康大學畢業,由於學業優秀,被分配到重慶國民政府經濟部礦冶研究所選礦研究室工作。1945年,日本侵略軍投降後,礦冶研究所由重慶北碚遷到北平(今北京)西單大木倉。李毓康滿心歡喜,感到報國有門,先後任技佐、技士(相當於助工,工程師),積極開展黑鎢礦合理選礦工藝、西康會理(現屬四川)鉛鋅礦選礦工藝、重介質選礦技術等項研究。1947年至1948年間,他還代理過選礦研究室主任。由於當時選礦設備、藥劑和技術人員都很少,加之南京國民政府腐敗無能,忙於內戰,李毓康很難為國家礦產開發做出有影響的工作。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同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礦冶研究所。1952年礦冶研究所更名為中央人民政府重工業部有色局有色金屬工業試驗所。我國第一個有色金屬科研機構從此誕生了。該所1956年遷至北太平莊,更名為有色金屬研究所,1958年發展為有色金屬研究院(簡稱有研院),1979年改名為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從1952年起,李毓康一直擔任選礦研究室主任和總院的副總工程師,為我國許多重點有色金屬和稀有金屬選(礦)廠的工藝研究設計、建廠、生產做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
1949年至1950年,李毓康主持了水口山礦務局重選鉛鋅尾礦浮選回收再利用工藝研究;1951年提出可行的工藝流程,1952 年建廠投產。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一個五年計畫(簡稱“一五”,以下類同)時期,李毓康主持多個重點有色金屬礦的選礦工藝研究,其中有12項工藝研究是由他所在的單位提供建廠設計工藝的,還提出工藝改進項目18項,礦產評估項目35項,選礦設備研究3項。他還組織指導了對越南古定和阿爾巴尼亞巴特拉與布魯奇札地區兩項援外鉻鐵礦選礦工藝流程研究。1958年6月,李毓康加入中國共產黨。李毓康根據多年選礦研究的實踐,總結出一套較完整的選礦研究方法、程式,並向全國推廣,為以後建立的有關研究院、所、室所採用,對促進我國選礦研究工作正規化和提高研究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他非常重視對設備的研究和消化吸收。1954年工業試驗所從前蘇聯引進實驗室和半工業連續選礦設備,他組織國內有關廠、所技術人員,對該設備進行了認真分析、解剖,經充分交流、總結,成為我國選礦專用的研究和生產設備。
1959年至1971年,根據國家有色金屬工業發展的需要,在院領導的支持下,李毓康同時組織和主持了多項複雜稀有金屬礦選礦工藝研究。組建和培養了一支包括選礦的工藝、藥劑、工藝礦物學、基礎理論研究以及化學分析等領域的250人的選礦科研隊伍。尤其是1960後,前蘇聯撤走專家,他帶領科研人員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先後推出多項科研成果,其中19項工藝研究用於建立選礦廠,6項藥劑研究成果用於生產,為我國國防軍工及高技術急需的稀有金屬提供生產工藝。1971年11月,根據國務院部署,院選礦研究室搬遷到廣州,成立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廣東分院。1年後,冶金工業部決定在有研院重建選礦冶金研究室,他作為主要籌建負責人之一,在人員、設備、場地極端缺乏的情況下,邊調研,邊科研,邊建設。1974 年6月,研究室正式成立,李毓康再次被任命為主任,1年後發展到80多人。1972年至1979年,他領導的研究室集中大部分人員進行了金川鎳礦二礦區富礦石選礦新工藝流程的研究,在進行了酸法、鹼法和中性介質的反覆比較後選定了後者,並經實驗室到工業試驗,提交了包括各試驗階段的研究報告10餘份,作為建廠依據。所建成的大型選礦廠一直運轉至今,為中國這一大型鎳基地的生產發展起了重要作用。1979年9月,李毓康被任命為院副總工程師,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1987年被確認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同年3月退休。1992年被授予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57年12月至1959年3月,李毓康曾在前蘇聯列寧格勒選礦研究院進修浮選理論及選礦實踐。1980年12月奉國家科委派遣赴英考察超導選礦技術,並率先在國內開展了該技術的研究。1985年2月,他參加了在菲律賓舉辦的“85亞洲礦業”國際會議。1956年至 1979年間,李毓康多次參加或主持了有關部委召集的選礦專業科技發展規劃的制訂工作。1978年以來,他還參加了一些大型工具書的編審工作,例如:曾任《選礦手冊》(共14冊)編委;《稀有金屬手冊》(上冊)第四篇《稀有金屬選礦》的編寫負責人。長期以來,李毓康一直以“讀書不倦,廠礦調研,學用結合,終生為伴”作為自己做學問的“座右銘”。身體力行,身先士卒,這是他所以能在選礦科研工作中取得多項重大成果的主要原因。
主要論著
1 李毓康,等.關於鈣鐵離子對綠柱石、鋰輝石活化規律和活化機理的研究.稀有金屬,1982,1(2):31~41 2 李毓康.國外各種超導分離技術發展及其在選礦上的套用.國外金屬礦選礦,1983(1):1~7
3 張忠漢,李毓康,等.關於碳酸鈉、氟化鈉、硫化鈉對Ca2+、Fe3+活化綠柱石、鋰輝石作用規律及作用機理的研究.稀有金屬,1983,7(4):2~8
4 李毓康編譯.有色金屬技術新進展·國內外礦物工程學的最新進展.重慶:科技文獻出版社,1984:13~26
5 李毓康.超導高梯度磁選新技術的發展.國外金屬礦選礦,1986,7:34~41
6 李毓康.超導磁選技術的工業套用前景.中國選礦,1987,(1):21~28
7 李令值,李毓康,等.苄基胂酸浮選黑鎢礦作用機理的研究.稀有金屬,1987,6(2):101~110
8 李毓康,等.黑鎢礦浮選的溶液化學研究.稀有金屬,1987,11(5):323~330
9 Li Yukang. HGMS and Couventional HGMS on Some Fine Micro particals of weak paramagnetic Minerals. International Sup. on Extractive Matellu. and Mater. Sci, Beijing: 1987
10 Huang jiahui Li yukang. et al. investigation on the Flotation Mechanism of Tantalite niobite Minerals with Styrenephosphoniv Acid colletor, Rare Metals, 1990,9(2):81~88
11 李毓康.含綠柱石、鋰輝石礦石分離工藝及“三鹼”調整劑作用機理的研究.國外金屬礦選礦,1991,28(7/8):89~96
主要貢獻
1972年,有研院重建選冶研究室,李毓康根據中國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特點和室技術力量,把選礦與冶金緊密結合起來,採用聯合工藝,在金銀礦的選冶方面做了大量組織、指導工作。其中,有桐柏、羅山和貴溪銀露嶺的銀礦以及白石台含銀多金屬礦等7項選冶工藝流程用於生產。同時,還為四平山門銀礦、興山金礦多個選礦廠提供了建廠依據的工藝。桐柏銀礦是我國大型銀礦,李毓康指導科研人員,對該礦採用優先浮選的工藝,經工業試驗已用於生產,銀總回收率90.2%,銀鉛精礦中,銀品位為1.26%,並使伴生的低品位鉛、鋅、硫均得以回收。該選礦廠日處理礦石800噸,每年生產銀50多噸,年利潤達1000萬元以上,經濟效益非常顯著。為表彰該室對發展我國金銀事業的突出成績,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首次給予該室“提高金銀回收率獎”,並在“七五”末被評為有色金屬工業系統“為發展金銀事業做出貢獻”的先進集體。
技術成就
我國有色金屬礦產資源豐富、品種齊全、構成複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幾乎沒有有色金屬選礦工業,僅有的一些也都是日、英、法等帝國主義者為大肆掠奪我國礦產資源而建立的銅、鉛、鋅、鉬、錫、黃金等選廠。這些廠不僅規模小,而且技術落後,大多是采富棄貧和選富丟貧,進行掠奪性采、選,使不少老礦山的尾礦“廢物”堆積如山,其中大量的有色金屬資源未能充分回收。如水口山礦務局,該礦多年來採用重選鉛鋅礦,由於工藝落後,回收率低,選礦尾礦中鉛鋅含量高達7%~8%。至1949年底,尾礦累計達200多萬噸,成了這個老礦山一個棄之可惜、用之無方的雞肋。
李毓康於1949年3月,接受了旨在解決這一難題的重選鉛鋅尾礦浮選再回收工藝流程的研究專題,經過兩年多的試驗,終於在1951年提出了浮選工藝流程,1952年建成200噸/日的浮選廠,從尾礦中選出了含鉛55%~60%、含鋅55%的精礦,為國家回收鉛鋅十幾萬噸。該項研究首開了我國利用選礦技術對有色金屬尾礦進行回收再利用的成功範例。
1952年至1957年,是我國有色金屬工業重點建設和發展時期。為儘早、儘快、儘可能多地為經濟建設提供有色金屬,在國家“礦山先行”方針指導下,解決重點礦山選礦工藝問題、儘早建廠投產是選礦科研人員面臨的迫切任務。鑒於試驗所選礦科研隊伍在國內建立最早、人數最多、技術力量最雄厚,因此,國家大多數重點有色金屬礦山選礦廠設計建廠的科研任務,為地質勘探部門進行重點礦床地質評價的可選性試驗以及援外選礦科研任務,都歷史性地落到李毓康領導的這支選礦科研隊伍肩上。
在此期間,李毓康主持、組織領導完成並提供設計建廠工藝流程的有:銅官山、壽王墳、大冶、易門、東川、中條山的銅礦和桃林、泗頂鉛鋅礦以及平桂礦務局的錫礦等12家。這些廠建成後,都穩定生產多年,為發展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李毓康組織指導的援助越南古定鉻鐵礦選礦工藝流程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該礦含三氧化二鉻3.69%,經反覆試驗,提出了較簡單的分級搖床重選回收鉻精礦工藝,使鉻精礦品位達47%三氧化二鉻,直收率為64%,總回收率達71.74%,該礦於1959年建成投產,其鉻精礦主要出口到我國。
這一時期,研究室全體科研人員在李毓康帶領下,走南闖北,院內研究與現場試驗密切配合,大家工作情緒高漲,經常吃、住在現場,那時既沒有津貼、獎金,也沒有加班費,可科研人員經常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由於不斷向礦山推出可行的工廠化選礦工藝,其研究室於1956年受到冶金部領導的表彰。
李毓康在指導選礦科研工作中,非常注重“科研貴在創新”。一方面,他重視選礦工藝研究中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的運用;另一方面,他拓寬思路,考慮把“相鄰”工藝與選礦工藝研究結合起來,以攻克一些礦山的技術難點。
1959年至1961年,李毓康領導了雲南錫業公司老廠、卡房等礦區殘坡積砂錫礦選冶聯合流程的研究,這是一個成功的實例。該礦中呈錫石狀態礦物不超過70%,其中又有25%~30%的錫石特別微細(10~40微米),另外30%的錫呈元素狀態吸附在膠態的鐵錳結核中。這種礦石用單一選礦方法處理,回收率極低,經濟上很不合算。
李毓康支持科研人員經過深入研究,革除原已採用多年的多段磨、多段選、多段循環的重複且回收率低的繁雜工藝,採用新開發的多產品選—冶聯合流程。該流程可產出錫精礦(含錫45%~53%)作為反射爐用,富中礦(含錫4%~5%)作為煙化爐用,貧中礦(含錫<4%)作為高溫氯化焙燒用的原料。經過選冶聯合新工藝處理後,錫回收率提高了80%,而且能綜合回收其中的鉛、鋅、銦、鎘等重要金屬。這項新工藝在1969年華沙第十二屆國際選礦會議上作了介紹,受到薩馬桑達倫(Samasundaron)和查斯頓(Chaston)等知名選礦專家的高度評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我國沒有稀有金屬工業。而稀有金屬是國防軍工、高新技術的重要戰略物資,1958年至1962年,有研院急國家之所急,發揚全院“一盤棋”的綜合優勢,與國內有關單位共同協作,攻占了元素周期表上全部稀有金屬的分離和製備工藝,使我國具備了製取各種有色金屬的能力,提前5年達到《1956 年至1967年全國科學技術發展遠景》中對稀有金屬研製進度的全部要求。
為加快我國稀有金屬工業化的發展,李毓康領導的選礦研究室以全部精力投入稀有金屬礦的選礦工藝研究。稀有金屬礦大多屬於氧化礦和矽酸鹽類礦石,其品位低,粒度細,礦物組成複雜,選礦難度大,加之當時沒有現成的資料可供參考。礦山現場(特別是新疆、包頭地區)交通不便,氣候惡劣,生活艱苦。他們在新疆工作期間,有時要在零下30多攝氏度嚴寒下,坐卡車行進千餘千米,手腳常常凍得失去知覺,吃的常常是又硬又“砂”的饅頭,且常年吃不到新鮮蔬菜,可他們就在這樣的條件下一乾就是一兩年。李毓康帶領科研人員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先後為國家提供建設稀有金屬選礦廠的科研成果19項,選礦藥劑成果6項,其中新疆地區稀有金屬和包頭白雲鄂博的鐵、稀土鈮礦兩大資源的綜合利用研究,最具有代表性。
此外,還有15項是國家十年規劃中的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其中含稀有金屬共生礦綜合回收新工藝的研究,也是在他的領導和組織下先後提出工藝流程並建廠的。
1972年,有研院重建選冶研究室,李毓康根據我國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特點和室技術力量,把選礦與冶金緊密結合起來,採用聯合工藝,在金銀礦的選冶方面做了大量組織、指導工作。其中,有桐柏、羅山和貴溪銀露嶺的銀礦以及白石台含銀多金屬礦等7項選冶工藝流程用於生產。同時,還為四平山門銀礦、興山金礦多個選礦廠提供了建廠依據的工藝。桐柏銀礦是我國大型銀礦,李毓康指導科研人員,對該礦採用優先浮選的工藝,經工業試驗已用於生產,銀總回收率90.2%,銀鉛精礦中,銀品位為1.26%,並使伴生的低品位鉛、鋅、硫均得以回收。該選礦廠日處理礦石800噸,每年生產銀50多噸,年利潤達1000萬元以上,經濟效益非常顯著。
為表彰該室對發展我國金銀事業的突出成績,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首次給予該室“提高金銀回收率獎”,並在“七五”末被評為有色金屬工業系統“為發展金銀事業做出貢獻”的先進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