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自然資源,人口,經濟,綜述,農業,工業,商業,金融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交通運輸,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1949年8月~1950年3月,李樓地區建鄉12個,分別隸屬於洛陽縣第五區和第六區。隸屬於第五區的鄉鎮有桃李鄉(轄三官、向陽、桃園3個村)、李樓鎮(轄李樓村)、北王鄉(轄北王、萬年青、白債寨3個村)、諒樓鄉(轄楊村、樓村、董村3個村)、高村鄉(轄東高、西高、石人3個村)、城角鄉(轄太輝、城角、南王村3個村)、下莊鄉(轄楊村、樓村、董村3個村)、齊村鄉(轄齊村、五郎廟2個村);隸屬於第六區的鄉鎮有太平鄉(轄太平莊1個村)、潘寨鄉(轄潘寨村)、焦寨鄉(轄焦寨、穆莊2個村)、石罷鄉(轄西石罷、火龍廟、後石罷3個村)。
1953年3月,結合民主選舉,除桃李、齊村2個鄉未變動外,各鄉又作了調整:北王鄉撤銷,其中萬年青村劃歸李樓鎮,北王村劃歸諒樓鄉,白債寨自然村劃歸董圪塔鄉(現屬安樂鎮);城角鄉撤銷,其中太尉村劃歸下莊鄉,城角村劃歸高村鄉,南王村劃歸大屯鄉(現屬關林鎮轄區);太平鄉合歸潘寨鄉;石罷鄉除後石罷村(現屬偃師市)外,合歸焦寨鄉,李樓地區共有8個鄉。
1955年3~9月,李樓地區的8個鄉合併成石人、齊村、潘寨、李樓4個鄉。其中諒樓鄉與高村鄉合併為石人,定為中心鄉;下莊鄉與齊村鄉合併為齊村鄉;潘寨鄉與焦寨鄉合併為潘寨鄉;桃李鄉、李樓植合併為李樓鄉。
1956年10月,石人、齊村、潘寨、李樓4個鄉再度合併,成為石人、焦寨2個鄉。其中李樓、石人兩鄉合併為石人鄉,齊村、潘寨兩鄉合併為焦寨鄉,鄉下轄高級社。
1958年8月,成立洛南人民公社,改鄉為工區,即洛南公社石人工區、焦寨工區。
1959年9月,工區撤銷。
1961年3月,洛南公社權力下放,各地在原工區的基礎上成立分社。本地區成立2個分社:石人分社、焦寨分社。當時的石人分社地址已遷到李樓村。因此,石人分社只在檔案中出現,很少這樣稱呼。時隔幾個月,兩分社又改稱公社。白債村此時歸李樓公社。
1962年8月,郊區成立,洛南區隨之撤銷。
1965年3月,兩公社合併,成立李樓公社。下轄26個村,隸屬於洛陽市郊區。
1984年3月,撤銷李樓鄉人民公社,成立李樓鄉,同時託管石人鄉。
2000年6月,郊區更名為洛龍區,李樓鄉屬之。
2005年,撤銷石人鄉,劃歸李樓鄉所轄。
2011年6月,撤鄉,建李樓鎮。
2022年9月,撤鎮,改設李樓街道。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李樓街道轄26個行政村:潘寨、太平、三官、向陽、桃園、李樓、萬年青、白磧、北王、樓、楊、董、西高、東高、城角、太輝、二南、二北、石人、齊、五郎、焦寨、夏莊、穆莊、火龍廟、石罷。
截至2021年10月,李樓街道下轄26個社區:李樓社區、潘寨社區、太平社區、三官廟社區、向陽社區、桃園社區、萬年青社區、白磧社區、北王社區、樓村社區、楊村社區、董村社區、西高社區、東高社區、城角社區、太輝社區、二南社區、二北社區、石人社區、齊村社區、五郎廟社區、焦寨社區、夏莊社區、穆莊社區、火龍廟社區、石罷社區。街道辦事處駐東環路253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李樓街道,地處洛龍區東北部,東與偃師區接壤,南以伊河為界,西同洛陽新區相鄰,北隔洛河與洛陽市區咫尺相望,行政區域面積36.56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2011年,李樓街道有耕地面積3萬畝。
人口
2011年末,李樓街道總人口5.40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26萬人。
2017年末,李樓街道常住人口為57923人。
截至2018年末,李樓街道戶籍人口為59538人。
截至2020年末,李樓街道戶籍人口為61928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李樓街道完成財政總收入完成3565萬元,比上年增長57%。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996萬元,增值稅403萬元,企業所得稅224萬元,個人所得稅85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75.5%、23.3%、-26.8%、507%。人均財政收入660元,比上年增長54.2%。
2018年,李樓街道有工業企業144個,其中規模以上1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7個。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9.3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20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000元。
2020年,李樓街道有工業企業157個,其中規模以上1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3個。
農業
2011年,李樓街道農業總產值達到2.83.億元,比上年增長8.4%,農業增加值1.83億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31.3%。
李樓街道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4648噸,人均271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蘋果、草莓、蔬菜等。2011年,生產蔬菜119539噸,人均2213千克。
李樓街道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家禽為主,有2個奶牛養殖小區,2011年,生豬年末存欄1.3萬餘頭;牛年末存欄1000餘頭,上市家禽10萬餘羽。
截至2011年末,李樓街道累計造林720畝,林木覆蓋率30%。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75畝,產量103噸,主要品種有葡萄、草莓等。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400餘台(輛)。
工業
2011年,李樓街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1.8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收入達到7.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利潤達到880萬元,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5200萬元。2011年,非公有制企業250家,其中限額以上工業企業17家。
2018年,李樓街道有大小工業企業200多家。
商業
2011年末,李樓街道有商業網點398個,職工1600人。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05億元,比上年增長12%;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02億元,比上年增長6.8%。
金融業
2011年末,李樓街道有7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12.9億元,比上年增長12.1%;人均儲蓄23855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李樓街道有幼稚園14所,在園幼兒1200餘人;有中國小校8所,在校師生6000餘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到100%。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李樓街道有鎮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26個;各類圖書室26個;藏書20萬餘冊。文化大院4個,農家書屋4個。2011年,建成李樓街道廣播電視中心。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7800戶,入戶率63.8%。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李樓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衛生院39個,其中村級衛生室38個。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8%。
社會保障
2011年,李樓街道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42戶,人數352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798戶,人數2021人;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03人。國家撫恤、補助優撫對象225人,享受60歲以上退役軍人生活補助的243人,困難民眾全部得到及時救助。社會福利單位敬老院新建面積7381.87平方米,床位200張,集中供養率達50%。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98萬人,參保率達87%。
交通運輸
李樓街道境內縣級公路里程達21千米,東環路、景石路、洛岳路、焦潘路“兩橫兩縱”道路網,與穿境而過的焦枝鐵路、二廣高速共同構成了李樓街道的交通網路。洛陽市東環路寬50米,長6千米,雙向6車道,南通洛陽新區主幹道開元大道直達二廣高速關林出入口,北通市區主幹道中州東路連二廣高速瀍河出入口。
歷史文化
李樓街道原為李樓鎮,因鎮人民政府駐李樓村得名。
樓村海神社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楊村泥娃娃、三官二鬼摔跤、撓閣、太平獅舞、李八先生婦科列入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