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植庭

李植庭同志是壽光市教育界的老前輩,是壽光市唯一一個被收入《全國教育界名人大辭典》的教育界名人;中共壽光市黨組織創建時期真誠可靠的支持者;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清河區、渤海區參議長;建國初期山東省各界人民代表大會委員,政協山東省委員會第一、第二、第三屆政協委員。對他的一生,中共山東省委 和省政府評價為是“教學的一生、戰鬥的一生、革命的一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植庭
  • 出生地壽光田柳鄉崔家莊
  • 出生日期:1871
  • 逝世日期:1964
  • 原名:李三槐
  • 簡介:7歲入私塾
人物簡介,人物經歷,社會評價,

人物簡介

李植庭(1871~1964)原名李三槐,壽光田柳鄉崔家莊人。7歲入私塾,21歲在本村任塾師。時值維新潮流興起,李受其影響遂以“教育救國”為志。但因阻撓重重,難展其志,遂辭塾師,於1903年去東北創辦學堂。

人物經歷

1912年返回家鄉,1913年入壽光師範傳習所王高單級分所進修半年。冬天開辦崔家莊初等國小並附設夜校班,自任教員,甘盡義務。1915年他帶領民眾拆掉廟裡的神像,並獻出一百吊銅元帶頭集資,建成教室15間,各方籌謀延聘教員,創辦了高等國小――雙鳳學校,李被推任校長。
1925年,壽光縣最早的中共黨員張玉山王雲生等在崔家莊、王高一帶開展工作,李植庭開始接觸馬列主義,並認識到共產黨是拯救中國唯一可靠的政黨。他不懼白色恐怖,聘請張玉山、馬香圃(即趙一萍)李灼亭、李漢卿等共產黨人任教員,向學生宣傳革命思想,並積極掩護他們進行革命活動。1935年他配合中共黨組織開展民眾工作,讓出教室創辦農民學校、同樂會、國術館,併兼任國術館名譽館長。
1927年因軍閥混戰,雙鳳學校遭破壞。1929年李植庭自己負擔購地費用,搬遷校舍重建學校,並改名“壽光縣立第八國小”,李仍任校長。1931年又從濰縣廣文中學聘請楊玉霞楊愛蓮二位進步女教員,開設了女生班。
1937年抗日戰爭開始,中共壽光縣委邀請李植庭參與“壽光縣抗敵後援會”的組織工作。八路軍魯東遊擊隊第八支隊在牛頭鎮起義時,他利用區長的合法身份(抗戰初國共合作,李曾被委任七區區長)全力支援。
1939年,日軍曾以高官厚祿誘請他“共商政事”,被他嚴詞拒絕。1940年12月他當選為清河區參議會參議長。此後,隨軍轉戰黃河兩岸,深入民眾訪貧問苦,自己動手開荒種地,被清河行署授予“勞動模範”和“擁軍優屬模範”的光榮稱號。1944年清河區與冀魯邊區合併為渤海區,李植庭被選為渤海區參議長。
1946年4月,他以山東解放區渤海區代表的身份,被選為出席南京召開的“國民代表大會”代表(後因國民黨發動內戰,解放區代表未出席)。
1946年11月1日,李植庭以75歲高齡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後,他被選為山東省各界人民代表大會的委員,分管教育工作。山東省政協成立後,他當選為第一、第二屆省政協委員。

社會評價

李植庭工作勤懇,生活樸素。他的參議長辦公室和宿舍一共兩間小土屋。土炕上一卷露出棉絮的被褥,一身補過的土布衣服,一枝旱菸袋,這就是他的全部家當。
李植庭自奉雖儉,辦學和資助學生卻非常慷慨。據統計,自1950年2月至1963年6月為教育事業獻出3859元,受他資助的學生後來成為縣團級以上的幹部20餘人,其中軍級7人。因其資助而能升入中學、大學深造者,更是不勝枚舉。
晚年,李在家鄉仍孜孜不倦為教育事業操勞,1964年逝世,享年93年。山東省政府、省政協派人參加他的葬禮,並送輓聯一幅:“教到老,學到老,教學到老;勤一生,儉一生,勤儉一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