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英(東方聖母)

李梅英(東方聖母)

東方聖母李梅英,孕育了禪宗六祖惠能大師。

基本介紹

  • 本名:李梅英
  • 別稱:東方聖母
  • 所處時代:隋唐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嶺南新州(今廣東省新興縣)
  • 出生時間:公元598年
  • 去世時間:公元661年
  • 主要成就:生養東方佛祖六祖惠能大師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主要功績,人物評價,軼事典故,藝術形象,

人物簡介

李梅英(公元598年~公元661年),嶺南新州人,22歲相識盧行蹈,34歲嫁給盧行蹈為妻,40歲於新興縣六祖鎮夏盧村誕生惠能,43歲愛夫盧行蹈不幸病逝,她悲傷過度致一夜白頭,44歲攜愛子惠能遷居新興龍山定居,63歲為促兒成就昂首與世長辭。公元713年,六祖惠能從韶關寶林寺禪歸新興龍山,建報恩塔以志永遠紀念父母恩情。
李梅英

人物生平

唐武德三年(620年),范陽人盧行瑫被貶職,發配到遙遠的新州(新興)索盧縣偏僻之地。盧行公與一夏姓男子共同開土辟壤,創建了夏盧村。12年後,盧行公式娶李梅英為妻,過起了男耕女織的生活。
唐貞觀十二年(638年)二月初八子時,響亮的嬰兒哭聲,打破了偏僻的夏盧村的寧靜。降生的嬰兒就是後來成為中國禪宗第六代祖師的惠能。巧合的是,惠能出生這天,正是天竺國29歲的釋迦牟尼不當王子,出家當和尚的聖日。
李梅英34歲嫁給盧行公式後,到40歲才生下惠能。
惠能出生的第二天一大早,有兩名老和尚登門造訪。當時嬰兒正在哭個不停,盧行公式夫婦還以為嬰兒哪裡不舒服。二僧登門,嬰兒即時停止了啼哭,對二僧露出了笑容。夫婦倆都感到十分驚奇。二僧開門見山地說:“我們是專程來為你家小孩取名的,就叫‘惠能’吧!”老和尚接著說:“惠者,以法惠濟眾生;能者,能做佛事。”說完便離開了盧家。和尚為惠能取名的情節,《壇經》上有明確記載。
惠能出生後,一家三口本來可以過上好日子。但天有不測風雲,惠能三歲時,父親盧行公就去世了,剩下孤兒寡婦,過著悽苦的生活。
惠能生活的年代,佛教興盛,新州也有眾多的寺院和信眾。作為虔誠的佛教徒,李梅英常常帶著幼小的惠能到寺院拜佛。教育惠能對佛要誠心,做人要有仁慈之心,做事要有耐心和恆心。
作為“單親母親”,李梅英每天起早摸黑,辛苦勞作,含辛茹苦撫養惠能。惠能年紀稍大一點時,她便在離家不遠的龍山搭起簡陋的茅房,從此定居龍山。惠能長到十多歲時,便與母親一起上山打柴,挑到十多公里外的縣城出售,以賺取微薄的工錢。後來,他就以打柴為生,贍養母親。因此,惠能從小養成了吃苦耐勞的性格。
唐武德年間,一位風水大師雲遊名山,來到新州。一日,大師依山勢尋龍點穴,來到龍山。發現此處真正是藏龍臥虎之地。特別是山中有一處風水寶穴,遂命名為“萬佛朝宗”。如果誰把先人葬於此地,其後人或出九代狀元,或得萬代香火。只是不知誰有此機遇。
正當大師為自己尋到如此風水寶穴而興奮不已時,不覺天色已晚。這裡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正當他不知到何處留宿時,突然發現半山上竟然有一戶人家,便想在此借宿一宵。
李梅英母子見是一位看風水的老人求宿,便熱情地招呼老人家吃晚飯,並安排他住下。夜半時分,老人所睡的簡陋木床“吱吱”作響,輾轉難以入睡。小惠能知道老人睡不著後,便爬進床底,伸手去墊平床板,這樣床板就不響了。隨後,惠能找來兩塊小木板,將床板墊平。老人裝作不知,隨後安然入睡。
第二天,大師感謝李梅英母子的熱情款待。臨別時對李梅英說:“龍山有一處風水寶穴,你家還有什麼先人未安葬?”李梅英嘆了一口氣說:“先生,孩子父親去世後掩埋,希望他有個安眠之地。”大師問:“你想要九代狀元還是萬代香火?”李梅英說:“孩子他爸原來也是當官的,卻落得如此下場。我們不要九代狀元,只求過上安穩日子,有萬代香火就好了。”大師便指引李梅英母子來到“萬佛朝宗”的寶穴,指明具體位置和墳墓的方位,隨後離去。後來,惠能到湖北黃梅東禪寺學法,得五祖弘忍大師的衣缽真傳,成為禪宗六祖,為歷代人朝拜,香火不絕。
母愛如海石破天驚
一天,惠能賣柴經過縣城的金台寺,聽到和尚的頌經聲,便產生了濃厚興趣。後來,他每次到縣城賣柴,都到金台寺逗留一會兒,專門聽和尚念經。當他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即刻有所醒悟。便問這是什麼經,回答是《金剛經》,是蘄州黃梅東禪寺五祖弘忍門下傳授的。
惠能立志要遠赴黃梅學法。無奈他家境貧寒,路費也成問題,家中母親又無人照顧。當地大善人安道成知道惠能有遠大志向,便資助他十兩銀子,叫他拿回去安頓好母親,專心到黃梅學佛。
“知子莫若母”,當惠能回家告訴母親李梅英時,李梅英平靜地說:“孩子,你安心去吧,我會照顧好自己的。不過你還是徵求一下你舅父的意見,看他是否同意。”
“天上雷公,地下舅公。”當他徵求舅父意見時,舅父堅決反對惠能離家學佛。“你離家後,你母親誰照顧?!”惠能跪下向舅父求情,但舅父不為所動。為了打消惠能到外地學佛的念頭,舅父厲聲地對惠能說:“除非你能夠跪拜開村口那塊大石頭,否則你休想外出學佛!”
鐵了心要學佛的惠能只好來到村口那塊堅硬如鐵、光滑如玉的大石頭前一跪不起。當他跪到第七天時,突然天空烏雲密布,電閃雷鳴。隨著一聲響亮的炸雷,大石頭瞬間被劈成兩半。真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舅父知道惠能學佛的決心已經感動了天地,只好同意他離家學佛。

主要功績

惠能3歲就沒有了父親,是母親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養育他成長,李梅英甚至無錢給喜愛讀書的惠能上學讀書,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貧苦的家庭,如果不是有李梅英那種無私母愛,便難有嶺南樵夫成為東方聖人的傳奇;就難有新州獦獠成為中華禪祖的奇蹟;更沒有寒衣白丁用一生寫就中國本土唯一的佛教禪宗經典《壇經》。

人物評價

《聖母梅香》
茫茫天
沉沉地
聖母寒梅凌寒開
春風化雪意
秋冬總無情
新州問金台
龍山歸魂來
不怨天
不怨地
聖母寒梅獨自開
冷暖當自知
真愛花常艷
恩情深似海
何愁夢香來
父愛君愛子亦愛
真愛灑人間
聖母寒梅傲雪故
苦香誕聖祖
母愛情最真
母愛情最濃
聖母梅香飄萬載
飄萬載啊
飄萬載

軼事典故

一夜難眠,梅英第二日三更即起。她要給自己梳妝打扮一下。她靜靜地給自己梳妝,旁邊那隻貓今天也異常安靜,蹲在地上盯著梅英看。她今天是新娘,她戴上了媽媽留給她的戒指手鐲,然後慢慢穿上爹爹給她們訂做的紅色新妝。天色漸亮,梅英穿著新衣帶上一個包裹,牽上小貓,再次來到爹媽墳頭三叩九拜,與爹媽告別,相信爹媽在九泉下一定能看到女兒穿上新衣,女兒今天一定很美,女兒今天是世上最最幸福的人。女兒不流淚,女兒的淚是喜淚,爹媽也一定會為女兒祝福,女兒以後還會常回家看看,常來看看爹爹媽媽。
梅英經過村頭大哥家門口,也沒有驚動大哥大嫂。她再次回頭看看這舅郎村,天色剛亮,但已有不少人家的炊煙已經升起,秋天的早晨有些涼風習習,但空氣在這山村里顯得特別的清新。這裡是她生活了幾十個春秋的地方,這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她都是那么熟悉,如今她要別它們而遠去了。
沿著大南路往夏盧村走,梅英不知走過多少回,她從來沒有欣賞過路上的風景。雖然沒有送親的隊伍,沒有喜慶的吹拉彈唱,在一條清晨的道上走著一個身著紅色新妝的新娘。但梅英並沒有感到孤獨。路兩旁的稻香好像在告訴又一年的豐收和喜悅,遠遠的龍山褪去夜幕的遮掩在黎明里顯得特別清翠。雖是仲秋,但在這嶺南新州的土地依然還是青綠一片。陣陣微風拂過,稻田裡掀起一陣陣波浪漣漪,此起彼伏,好像在歡歌跳舞,慶祝豐收的成果即將來臨。梅英覺得今天這條路從來沒有這么漫長,十二個春秋,這條路作證,一個女子的青春就在這裡來來回回度過了。這是一條什麼樣的路啊,春夏秋冬,日日夜夜,梅英用腳步在這條路上丈量,人生就在這條路上延伸。
梅英沒有讓大哥二哥和親朋好友來給自己送行,不是她心中沒有親朋,是這個社會沒有人能理解一個落難之人的難為窘境。婚姻大事,梅英何曾不想風風光光,熱熱鬧鬧一回呢?但她不能給盧郎增添心理負擔。
也是在這條路上,也是在這中秋的日子,十二年前梅英與盧郎在這條路上相遇相識,從此一個男人走進了她的世界。這是一個落難的男人,從他那無限憂傷的眼神就能看出他心地的善良和正直,他是一個好人,他是一個被冤枉的流貶犯官。沒有人能夠理解他內心的無限憤滿、憂傷和孤獨。就像屈原抱著他的滿腔憂憤沉江汩羅一樣。盧行瑫那了無生趣的憂傷眼神讓人怎么能不心痛萬分。梅英痛惜這個男人,這是與生俱來的慈悲善緣,她不能讓盧行瑫也像屈原一樣釀成千古憾事。
梅英也知道自己的選擇與世俗的門當戶對攀龍附鳳格格不入,但她沒有任何索取攀緣,選擇了真愛付出一生,這又有什麼不對呢?她相信天地自有公道,人間應有真情!倘若人世間從沒有這樣的至情婚煙,她願意義無反顧地為此去付出!
大南路,這是一條梅英的風雨人生路,在這條道上,梅英不知道遭受過多少人們不理解的白眼和漠視,當然這些盧郎是不知曉的。一個絕美的孤身女子十二年的殷殷等待,這是何其艱難,只有這條路和天邊的白雲可以作證!
梅英穿著新娘紅妝在這大南路上快走,遠遠望去倒有一種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感覺。梅英選擇今日中秋過門,這也是對相遇相識的美好紀念。
夏盧村就要到了,不知盧郎在做什麼,他有沒有在家等著自己呢?梅英走到村口,發現這路比平時寬整了許多,竟似一條新路一直延伸往池塘邊而去。仲秋季節池塘里已沒有了春蓮的青翠,水面就像一面鏡子,天空的白雲倒映在水塘里,輕風一拂,水波漣漣,就像無數眼睛眨著在偷看新娘的美妝,梅英看著自己的倒影在水塘里,下意識地梳理了一下髮髻,然後朝盧行瑫的土屋走去。
突然,梅英眼前一亮。她看到一棵高高的荔枝樹上披紅戴彩,在整個村子上空,紅紅的彩帶在飛。梅英的眼睛濕潤了,這一定是盧郎為了歡迎她而裝妝的。盧郎這裡沒有親朋,沒有熱鬧的接親隊伍,但這棵荔枝樹高過全村屋頂,披紅戴彩,讓整個村子都充滿了喜慶,廣袤的天空下,靜靜的夏盧村,因為這荔枝樹的紅色彩帶飛揚,竟似有無數有情眾生在為梅英接風。盧郎的心意透過這迎風招展的紅色彩帶迷漫了整個夏盧村的上空,在空中飛揚,是啊,只有天空的博大才能容得下這一對苦難情侶的至聖真情!這是怎樣的人間真情啊,這荔枝樹的披紅戴彩就是盧郎的迎親隊伍了。梅英內心涌滿了無限幸福,人世間沒有比這更聖潔的迎親了!
荔枝樹前就是盧郎的土屋了,這裡就是梅英以後要長住生活的新居了。梅英看到土屋已裝葺一新,盧郎正站在門口往池塘這邊張望,梅英加快了腳步。
盧行瑫昨夜夢醒後就再未入眠,他想著梅英會怎樣過來,會不會有長長的送親隊伍呢?那樣自己真的無法招待了。吃過早飯,他就站在門前張望,終於他看到一個紅點越來越近,但他實在不敢相信自己今生竟有如此福報。他無法操辦盛大的結婚場面,但他也要讓全村知道他是明媒正娶梅英。他怕梅英太受委屈,他不能辱沒了梅英,天下還有比梅英更純潔更至真至情的女子嗎?
梅英已經走到門前不遠處站住了,她看到盧郎穿著自己給他縫製的粗布衣服,雖沒有華貴卻整潔乾淨大方,盧郎還在自己胸前戴上了一朵鮮艷的紅花,梅英看了會心地笑了。

藝術形象

歷史的浩瀚長河永遠迴蕩著六祖當年的浩然正氣、慷慨法歌!世界的廣闊寰宇永遠飛揚著六祖禪宗的不二風幡、明心見性!但歷史更不應該忘記,沒有母親的寒梅苦香,便沒有嶺南樵夫成為東方聖人的傳奇;沒有母親的真愛心田,就沒有新州獦獠成為中國佛祖的奇蹟!沒有母親的無畏長生,就沒有寒衣白丁用一生寫就中國佛經的本土唯一!
惠能是偉大的東方聖人,惠能母親理所當然是偉大的東方聖母!
李梅英,東方聖母的姓氏芳名。終其一生,聖母春秋六十有三,二十二歲月下偶遇相識盧行瑫,二十三歲父親李紹中與世長辭,三十四歲痴情嫁與貶官流民盧行瑫為妻,三十九歲懷胎十月待產,四十歲於夏盧土屋誕生六祖惠能,四十三歲愛夫盧行瑫不幸病逝,而一夜白頭,四十四歲攜愛子惠能遷居龍山定居生活,六十三歲身著新娘舊妝永訣促子昂首辭世。
公元661年三月初七日,偉大的東方聖母與世長辭了!六祖惠能“安置母畢、即便辭違”離開龍山,人們看見龍山之首有兩隻燕子比翼齊飛,直向西天飛去。
公元713年七月初八日,六祖惠能從寶林寺禪歸龍山國恩寺,落葉歸根,合葬父母墳於龍山之首,並建報恩塔以志永遠紀念。
有詩紀云:
春秋苦淚六十三,
浩瀚悲歌恨水長。
永訣促子昂首去,
春風原野慰心田。
無言身教千古訓,
落葉歸根為哪般。
後來若有青史夢,
常憶聖母寒梅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