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可(1891—1946年),字良楷,廣東梅縣松北洋坑村人,梅縣著名教育家。早年畢業於日本高等師範學校數學系。歸國後,於1917年2月任省立第五中學(今梅州中學)教務主任兼數學教員,1922年3月接任校長。1926年1月辭職,到廣州勸勤大學任工學院教授。1938年,回梅復任梅州中學校長,歷時7年,其間還兼任南華學院數學系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時可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廣東梅縣松北洋坑村
- 出生日期:1891年
- 逝世日期:1946年2月
- 職業:教育家
- 畢業院校:日本高等師範學校
- 主要成就:1922年夏,建成圖書館;
1924年8月改革學制,招收國中班,實施童子軍訓練;
1925年建丁字形新樓1座,設醫務室;
1940年在校後的荒崗上開闢運動場;
李時可(1891—1946年),字良楷,廣東梅縣松北洋坑村人,梅縣著名教育家。早年畢業於日本高等師範學校數學系。歸國後,於1917年2月任省立第五中學(今梅州中學)教務主任兼數學教員,1922年3月接任校長。1926年1月辭職,到廣州勸勤大學任工學院教授。1938年,回梅復任梅州中學校長,歷時7年,其間還兼任南華學院數學系教授。
李時可初掌梅州中學校務期間,正值梅州中學創辦不久,學校領導體制諸多變更,他苦心積慮,努力辦好學校,對該校的鞏固發展和校風的形成,做了大量工作,深得社會人士的好評和師生的擁戴。1922年夏,建成圖書館;後兩年,辟理化實驗室、儀器標本室;1924年8月改革學制,招收國中班,實施童子軍訓練;設體育會,普及課外體育活動;1925年建丁字形新樓1座,設醫務室。1938年2月,李時可重長梅州校務,時值抗日戰爭,省撥經費照案5折,辦學困難,而他推行戰時教育,指導學生為戰時後方服務。尤注重辦理社會教育,開辦夜間國中,設圖書巡迴閱覽處、民眾夜校,推動地方愛國民主抗日運動,普及民眾文化知識。1940年在校後的荒崗上開闢運動場;在校右側開墾農場,栽種蔬菜瓜果,實行農業生產試驗,開學校生產勞動、勤工儉學風氣之先。他辦學作風紮實,公而忘私,雖體弱事煩,但一直堅持兼課,深人教學實踐,晚上經常巡視學生宿舍,了解學生學習情況。他善於羅致人才,在職期間,先後聘請孫波庵、黃海章、孫城曾、梁伯聰等大批飽學之士來校任教,保證各科質量,並以重金資助鐘高光赴美留學,此事被師生傳為佳話。
1946年2月,李時可因病辭去校長職,專教數學課。同年10月初,病逝於梅縣,終年5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