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升

李時升

李時升,河南省鞏義市魯莊桑家溝人。生於清康熙五十一年十月二十五日。自幼習武,飯量極大,臂力過人,武術嫻熟,使用的刀劍武器甚重。

基本介紹

  • 本名:李時升
  • 所處時代:清
  • 出生地河南省鞏義市魯莊桑家溝
  • 出生時間:清康熙五十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人物簡介,生平經歷,

人物簡介

李時升河南省鞏義市魯莊桑家溝人。生於清康熙五十一年十月二十五日。官至雲南提督,從一品。

生平經歷

從現在保存下來的乾隆二十六年十一月廿日為嘉獎其功而頒發的《奉天誥命》內容看,他在此前就“謀猷克壯,才藝兼優,早執銳以披堅,久司軍旅,乃建牙而仗節,遂縂戎麾。”以致皇帝制曰:“ 外疏功,特重丈人之任,師中樹績,愛標上將之名,望起干城,恩頒綸 。”升任雲南曲尋鎮總兵(正二品),並“俾膺嘉獎,茲以覃恩,特授爾階武顯大夫。”還“推恩錫爵,”“用酬閥閱之勛,”將其妻王氏、楊氏均封為一品誥命夫人。 總兵是清朝在各省設定的“鎮守總兵官”的簡稱,為正二品,位僅低於提督的綠營兵(又稱綠旗漢兵集團)高級軍官。
乾隆二十七年至三十年,李時升升為雲南提督(尊稱為軍門),為雲南省高級武官。官階從一品,下轄鎮、協、營、汛四級。
乾隆三十年,(1765)緬甸部酋孟艮部侵入雲南境內。總兵吳善達只知道搜刮金銀,聞報後急忙到京城運動調任。他花了不少銀兩後,被調往川陝,朝廷又把湖北巡撫劉藻調往雲南。劉藻三路進剿俱敗,朝旨嚴行詰責。朝中又命大學士楊應琚赴雲南督師。劉藻憂懼交加,自刎而死。楊應琚趁緬軍害瘴癘而退兵的機會,逼其投降,派兵從騰越出鐵壁關,襲擊中緬交通要道新街。緬兵被逼急而發狠,水陸並進,陸路攻陷木邦、景線,水路進攻新街。清軍聞緬軍突然而至,慌忙中棄械而逃,退還鐵壁關,驚得楊應琚“飛章告病。”此時,清廷急令兩廣總督楊廷章赴雲南襄辦。楊廷章飛馳入雲南,調遣雲南提督李時升率兵一萬五千人,進防鐵壁關。李時升分道出兵,遣總兵烏爾登額出兵木邦,朱侖出兵新街,李時升直奔鐵壁關。看清兵來勢甚猛,緬軍求和,李時升停止進兵,與緬軍談判。誰知緬軍表面談判,暗中卻繞道萬仞關,縱掠騰越邊境。清軍復遣烏爾登額和總兵劉德成赴援,緬軍被逼,急退鐵壁關,準備駐紮鐵壁關的李時升部尚未及截擊,緬軍已倉皇遁去,這就是發生在乾隆三十年的戰事。
此時,有個名叫傅靈安的官員向朝廷密報:趙宏榜、朱侖(皆總兵之職)失地退守,李時升“未親行陣”。乾隆嚴旨詰向大學士楊應琚,楊推責於烏爾登額、劉德成。乾隆三十二年二月,朝廷遂將以上人等全部逮捕問罪。後來,臨時代理雲南事務的巡撫鄂寧也向乾隆奏報楊應琚“貪功啟釁”。乾隆因數戰不利,立逮楊應琚入京,迫其自盡。又於乾隆三十二年五月廿五日,將李時升斬殺於北京。由譚五格任雲南提督。
乾隆三十二年八月,乾隆派伊犁將軍明瑞督師雲南。先後調滿州兵三千,雲、貴、川兵二萬餘,分兩路大舉征緬。翌年二月,兩軍激戰,緬軍乘天時地利,迫使明瑞長退六十餘日,丟失木邦、猛盲,明瑞被困死難。軍情飛報進京,乾隆大怒,又將譚五格、烏爾登額押京斬決,連親族也一律充戌。
乾隆好大喜功,於乾隆三十四年四月,授傅恆為經略大臣,阿里袞、阿桂為大將軍,調滿漢精銳五六萬名,騾馬六萬餘匹。凡京城之神機火器,河南之火箭,四川之九節銅炮等全國精備武器,分兵三路,水陸並進,祭 啟行。
無奈南方炎熱,暑雨薰蒸,士馬僵病,不識道途。作戰不利。十二月,雙方互換條件,勉強議和。大將阿里袞病歿,傅恆病重,匆匆班師,傅恆回京後,憂懼而死。
此番征戰先後耗資數千萬,死傷主將多人。雖說名為勝敵,實為議和,況且,議和之條例未能落實,仍然齷齪。
經過幾番征戰,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之後,乾隆皇帝翻閱前案奏摺,深悟對李時升殺頭處罰不妥,遂下旨“平反”,將李時升遺體送回家鄉桑家溝殯埋,並立“雲南提督李時升之墓”大碑一通。
李時升被殺案是乾隆三十二年影響較大的案件,據說處死李時升時,天空黃沙蔽日,夜有彗星出現,至今,桑家溝村仍流傳“錯殺李時升,天上出掃星,七天七夜刮黃風”的民謠。
乾隆四十二年,李時升得以平反昭雪。其女甚烈,守父不嫁。直到解放後,其後裔仍保存乾隆“聖旨”和當時李時升的重彩畫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