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好,性別男,出生於1967年4月30日, 共產黨員,現任吉林大學管理學院工程管理系系主任,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研究生導師,研究複雜系統管理決策、項目管理、發展戰略與規劃等,發表多部著作,獲獎無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春好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67年4月30日
- 畢業院校:吉林大學管理學院工程管理系系主任
- 性別:男,
本人簡介,學科專業,研究方向,受教育經歷,工作經歷,社會兼職,獲獎情況,項目及著作,作為負責人完成或在研的課題,作為主要參加人完成或在研的代表性課題,已發表論文,
本人簡介
姓 名: 李春好
性 別: 男
出生日期: 1967-04-30
黨 派: 中共黨員
民 族: 漢族
學 歷: 博士/博士後
學科專業
管理科學與工程,工程管理
研究方向
複雜系統管理決策、項目管理、發展戰略與規劃
講授課程: 工程項目管理(大學生)
項目管理(工程碩士、MBA課程班)
項目管理專題(碩士生)
系統理論與決策(碩士生)
工程項目評估(大學生)
項目論證與評估(工程碩士、MBA)
項目風險識別與控制(碩士生)
受教育經歷
1985-1989 吉林工業大學管理工程專業讀大學
1989-1992 吉林工業大學技術經濟專業讀碩士
1993-1996 吉林工業大學技術經濟專業讀博士
1994、2-1994、8 西安交通大學“中國——加拿大聯合培養博士生班”學習
1999、2-1999、8 東北師範大學接受出國日語培訓
1999、9-2001 日本京都大學現代經濟學研究科做博士後
工作經歷
1992、5-1993、7 原機械工業部科技信息研究院工作
1997、1-1997、12 吉林工業大學企業管理系工作,講師
1998、1-1998、12 吉林工業大學財務會計系工作,副教授,系副主任
2002、2-2002、7 吉林大學技術經濟系工作,副教授
2002、7-2004、12 吉林大學工程管理系工作,副教授,系主任
2005、01- 吉林大學工程管理系工作,教授,博導,系主任
社會兼職
中國項目管理研究會(PMRC)委員
獲獎情況
1、科研項目“我國機械工業企業競爭力評價與國際比較研究”,1997年獲原機械工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2、科研項目“吉林省高新技術發展方向與領域研究”,1997年獲吉林省科技進步四等獎
3、科研項目“傳統產業改造中選擇高新技術的理論與方法研究”,1999年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項目及著作
作為負責人完成或在研的課題
1、我國機械工業企業競爭力評價與國際比較研究,原機械工業部重點課題,1993.1-1996.1
2、吉林省工業企業綜合能力與投資結構最佳化研究,吉林省軟科學研究項目,1995-1998
3、增強吉林省國有企業適變能力的戰略與對策研究,吉林省軟科學研究項目,1998-2000
4、吉林省技術創新工程投資重點的選擇與對策研究,吉林省軟科學研究項目,1999-2001
5、管理決策效率的測度方法與其在AMT投資選擇中的套用,國家留學基金項目,2002-2004
6、先進制造技術投資評價方法研究,吉林大學社科基金項目,2001-2003
7、吉林省中小企業科技支撐與財政支持研究,吉林省軟科學研究項目,2003-2004
8、廣義相對效率理論方法與其在風險投資適度規模及結構最佳化中的套用,吉林大學社科基金項目,2003-2005
9、中車(集團公司)發展規劃研究,中車(集團公司)項目,2004
10、複雜系統半經驗半理論分析方法研究,吉林大學創新基金項目,2004-2006
11、超越AHP/ANP的半經驗半理論層次分析方法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5-2007
12、長春市自主創新導向型政府採購的範圍與標準研究,長春市軟科學研究項目,2006-2007
作為主要參加人完成或在研的代表性課題
1、吉林省地方汽車工業未來十年發展規劃研究,吉林省軟科學研究項目,1991-1992
2、國外機械工業發展預測與我國對策研究,國務院政策研究室項目,1992-1993
3、“復關”對吉林省汽車工業的衝擊影響與對策研究,吉林省軟科學研究項目,1994-1995
4、吉林省高新技術發展方向與領域研究,吉林省軟科學研究項目,1994-1996
5、傳統產業改造中選擇高新技術的理論與方法研究,霍英東教育基金項目,1994-1997
6、BOT項目理論與其在吉林省的套用,吉林省軟科學研究項目,1997-1998
7、我國的財稅體制對知識經濟的發展的影響及對策研究,原國家科委研究項目,1999-2001
8、吉林省農村稅費改革與對策研究,吉林省哲學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2001-2002
9、吉林省增強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活力政策與技術創新工程投資重點的選擇及對策研究,吉林省軟科學重點項目,1999-2002
10、入世後我國稅源培育與增收工作研究,吉林省軟科學研究項目,2002-2003
11、吉林省汽車零部件工業發展狀況調查研究,吉林省委宣傳部項目,2003
12、“東北製造”新型工業化科技支持系統研究,國家軟科學計畫,2003年
13、吉林省工業化進程定位及實施戰略研究,吉林省省長基金項目,2002-2004
已發表論文
獨立發表或以第一作者發表的論文:
1、論增強企業競爭力,科技日報理論版,1995.5.4
2、機械工業企業競爭力評價,全國競爭情報學術會議論文集,1995.12
3、影響傳統工業吸收高新技術的因素分析,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1996,NO.5
4、傳統工業企業對高新技術的吸收能力與技術選擇的決策,技術經濟,1996,NO.9
5、吸收能力的內涵與拓展研究,技術經濟,1997,NO.8
6、產業組織理論與高新技術選擇,技術經濟,1997,NO.3
7、人工神經網路的BP算法的改進與其套用,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1997,NO.7. 1998, EI檢索
8、高新製造技術柔性效益初探,中國軟科學,1997,NO.4
9、農用物資調配決策支持系統,農業工程學報,1997,NO.4. 1998, EI檢索
10、高新技術戰略評價與決策,科學學研究,1997,NO.2
11、生產組織理論與高新技術選擇,工業技術經濟,1997,NO.3
12、高新技術選擇的原則,工業技術經濟,1997,NO.4
13、企業適變能力的內涵與構成要素的系統分析,技術經濟,2001,NO.5
14、含有定性因素的相對效率分析模型與其套用,吉林大學學報(學術榜),2002,NO.3
15、公益項目選擇的模糊相對效率模型,管理工程學報,2002,NO.1
16、企業戰略投資選擇方法,管理現代化,2002,NO.7
17、先進制造技術選擇的廣義效率模型,中國軟科學,2002,NO.8
18、Weights Relationships betwee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nd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Proceedings of 2002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eering,Russia,2002,October,ISTP檢索
19、種子期風險投資項目選擇方法,科學學研究,2003,NO.1
20、DEA乘子置信域構造的改進方法及套用,中國管理科學,2003,NO.3
21、一種DEA權重置信域構造的新方法及套用,吉林大學學報(學術榜),2003,NO.4
22、An Approach to Modify the CKS-DEA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Investment Evaluation of AMT,Proceedings of 2003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eering,America,2003,August,ISTP檢索
23、一種定性因素權重置信域的構造方法與套用,中國管理科學,2003,NO.s
24、先進制造技術投資選擇模式研究,工業技術經濟,2005,NO.7
25、基於定性指標價值位置機率估計的效率模型,吉林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05,NO.3
26、An EJM-based Weight Determination Approach for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Proceedings of 2005 Pacific-Asia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hina,2005,Nov. 2006,ISTP檢索
27、DEA決策單元廣義價值效率測度模型,中國管理科學,2005,No.6
28、ANP內部獨立循環系統方案排序的改進方法,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6,No.6. 2007,EI檢索
29、The ISC-based Weight Processing Approach to Judgement Matrices for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Proceedings of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System Management, Beijing, 2007,May 1-3.
30、Improved ANP Approach to Knowlegement Management,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Shanghai, 2007,June 4-6.
31、逆層次分析法--複雜經濟社會系統評價與決策的新方法探索,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