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個人經歷,主要作品,社會評價,
個人經歷
1949年1月參加黨的地下工作任地下團支書,解放後調入《衡陽日報》至今從事新聞工作50多年,在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下,長期致力於新聞輿論監督的艱苦實踐和理論探索。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央和省級報刊上發表專業論文30餘篇,16篇獲獎;發表批評報導48起、批評性雜文時評500餘篇,采寫內參110件,無一起失實,無一起告狀。
1994年3月28日《新聞出版報》一版頭條以《黨風記者》為題配短評發表記者長篇通訊,介紹他敢於和善於運用批評武器搞好新聞輿論監督的先進事跡。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當天轉播。該文被評為“中國新聞獎”。2000年11月27日的《香港商報》以整個彩版介紹《衡陽“業餘紀委”李昇平》;2004年作家祖丁遠在全國獲特等獎的長篇報告文學《社會脊樑——湖南有個“黨風記者”李昇平》一書產生強烈社會影響,當地黨政各界舉行了盛況空前的首發式和簽名售書活動,全國數十位知名專家、學者撰文、致函大加推崇。
1994年從《衡陽日報》副總編崗位上離休的李昇平,2000年時他已經69歲了,他仍在為一個特大冤案四處奔波。在他家的客廳掛著《寧負朝野擅權者不負天下眾蒼生》和《浩然正氣》兩幅書法作品,還有名為《斬鬼英雄》的锺馗圖。
他說:‘我沒有什麼值得報導的。只要覺得老百姓需要我,國家需要我,我就一天不離休。只要有民眾反映,我就要寫雜文,為老百姓鳴冤叫屈,直到問題解決。’
秉筆直書揭露醜惡
1993年3月,衡南縣柞市鎮陽興村周和平、周道權兩位殘疾人因欠交攤派款,被抄家,遭毆打。在上訪投訴一個月毫無結果、幾近絕望的情況下,兩人經縣農經委一位幹部的指點,慕名找到了李昇平。李昇平在與該縣紀委書記取得聯繫後,趕到百餘公里外的陽興村進行實地調查。回來後寫了內參,接著又寫了批評報導《柞市鎮不顧中央禁令亂攤派》,在《農民日報》一版頭條發表後,引起社會各界關注。中國殘聯、湖南省有關部門分別發表談話和指示,事情很快得到解決。這篇文章對全國減輕農民負擔和助殘工作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事後,兩位殘疾人拄著拐杖,來到衡陽日報社鳴放鞭炮,並給李昇平送來了‘為民排憂解難’的橫匾。
多年來,李昇平通過新聞批評,使數十起冤假錯案得到糾正,其中最典型的要算衡東縣氮肥廠廠長、高級工程師陳永廉被無端定罪判刑的冤案。一九九零年七月六日,該廠與該縣某局發生糾紛,縣一位領導是該局副局長的親戚,出來干預,並宣布對廠長陳永廉作停職隔離審查處理。而事發那天陳永廉根本不在現場,為了羅織罪名,他們把一起早已由縣政府作過處理的工農糾紛案翻出來,以此為據判了陳的刑。陳永廉不服提起抗訴,二審結果仍然維持原判。該廠職工和陳永廉不斷上訪投訴無效。李昇平了解情況後,挺身而出。在兩年多的調查採訪中,他十次坐公共汽車到衡東,謝絕吃請,終於弄清了情況,秉筆直書。此事引起了中央及湖南省領導的重視,經湖南省高級法院審查,認定此案純屬錯案,給予糾正,陳永廉被任命為該縣工業局副局長。
體恤民情關愛百姓
李昇平說,批評是為了解決問題,促進事物向正確的、積極的方面轉化。
1986年12月3日,《人民日報》一版刊登他的來信,反映衡陽農村嚴重缺油,原因是少數當地官員以油謀私。由於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見報後,省、市、縣都採取了一系列糾正和預防措施,及時遏住了剋扣倒賣農村用油的歪風,緩解了農民用油的緊張狀態。
幾年前,他了解到鄉村教師遭侮辱、毆打事件屢有發生,但大多得不到嚴肅查處,他大膽地對轟動祁東縣城的毒打教師案予以公開披露。此事引起社會公憤,當地法院依法分別判處兩名兇手有期徒刑和拘役。為了進一步擴大影響,他將處理結果在省市報紙上發表後,又結合鄉村教師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的有關情況,再次向有關部門呼籲,引起了國家教委重視,以《堅決制止毆打教師的違法行為》為題,轉發了李昇平的長篇調查報告,通報全國,湖南省教委及時採取措施,有效地剎住了這一歪風。
衡陽縣剪刀廠保管員賀高峰抵制廠長以權謀私卻遭打擊報復,李昇平頂住壓力刊發了對此事的批評報導,同時展開一系列社會活動,呼籲社會支持和幫助被害者,使問題得到公正解決。該縣紀委一位官員事後稱,他從來沒有看到一個記者這樣主持正義,堅持到底。
人生經歷充滿坎坷 李昇平經歷曲折。一九四九年一月入地下團組織任支書。解放初期任區人民政府秘書。一九五一年調入《衡陽日報》任編輯記者、副組長。一九五七年,因一篇雜文《為牢騷說幾句話》等原因被錯劃為‘右派’。二十年的‘右派’生活,先後做過三十多個工種,不僅沒把他壓垮,反而使他更加堅定服務人民的決心。
平反後,親友們勸他‘再莫吃筆桿子飯’,李昇平義無反顧地回到報社,重新握筆,為人民說話。一九八五年,李昇平被借調到衡陽市委整黨辦工作,本來沒有報導任務的他始終以‘雙重身份工作’,在各類報刊上發表二百零三篇文章。他寫的揭露衡陽市突擊提乾問題的報導,在《衡陽日報》一版頭條刊出,引起全市強烈反響,《人民日報》還專門向全國介紹衡陽糾正突擊提乾錯誤做法的經驗。
敢於扶正祛邪,自然招來了少數人的怨恨,甚至有人揚言要報復他,但廣大民眾支持他。一位與李昇平素不相識的鄉村教師書贈他一副對聯:‘未受天磨非好漢,不遭人嫉是庸才。’李昇平真是一條‘好漢’。
他敢於寫批評報導但也堅持原則。把‘三一’、‘三跟’作為座右銘。‘三一’,就是一腔熱血、一身正氣、一支利筆;‘三跟’,就是跟中央精神更緊些,跟民眾實際利益更近些,跟讀者更親近些。除在本報進行公開報導外,1984年以來,他先後寫了百餘篇內參和內部匯報,有時,他還以讀者身份,向中央報刊寫稿寫信,讓下情上達,促進中央政策在本地區得到貫徹。比如,他寫的《當桔子熟了的時候———農民為何要毀樹》,在《農民日報》一版頭條配發評論發表後,全國好幾家文摘報都在顯要位置上轉載,《人民日報》也在《觀察與思考》欄目轉發。
李昇平離休後的六年中,接待信訪有二千多人次,發表批評報導幫助辦案的有十二起,另寫點名點姓批評的雜文和新聞評論35篇,撰寫內參八件,干預冤假錯案七起,其中有四起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糾正。
古稀之年的李昇平,多年來在各級報刊發表的全部批評報導和大量指名道姓的雜文及內參,竟無一失實。在衡陽市記者節慶祝會上,他表示:“雖年老力薄,仍痴心不改,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同時他提出:“要認真當好人民民眾的代言人,切莫要以‘打抱不平’形式謀私利,坑民眾。”
主要作品
主編《衡陽雜文選》(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正在編著《“黨風記者”實錄》 。
社會評價
始祖山中華聖地建設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華鵬先生,1952年6月24日生於南陽縣一個農民的家庭,他自幼刻苦讀書,熱愛勞動,健康成長,勵志上進。中學畢業他回響祖國號召參軍入伍。在軍旅生涯中,青年李華鵬忠於黨忠於祖國,勤學理論知識,苦練殺敵本領,多次受到表彰和嘉獎。復員退伍後,回鄉當農民,他決心為改變農村落後面貌努力奮鬥。在農村集體經濟生產隊體制下,他帶領鄉親辛勤耕作,增產增收,並出任生產隊長。他不但努力擔當,而且善於思考,結合心得體會,寫成了如何做一個生產隊長的著作,洋洋十數萬言,其中的認識和見解在今天也是很有意義的。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大學恢復招生,在動亂年代,僅僅讀完國中的李華鵬,依靠自學,自學考試考上了中國人民大學,選修農村經濟專業。志在新的歷史時期,研修農業經濟,探尋中國農村和農業發展角度。九十年代初,改革開放春風吹遍各地,李華鵬先生投入時代洪流,下海從商,踏上了艱苦創業的歷程。他前往深圳,經過一段時期的運作,註冊實業公司,從事製造業和商貿業的經營。在較短的時期內,效益激增,資產過億,受到業界好評,也引起內地南下招商團的注意。
1992年底到1993年初,李華鵬先生多次受到鄭州和新鄭政府的招商邀請,最終以炎黃文化和政策優勢,促使李先生下決心拋棄深圳優越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毅然回祖籍河南並紮根在人文始祖炎黃的出生地,中華民族建都地和中華文明發祥地的新鄭投資興業,為河南和新鄭的炎黃文化的考查、研究、策劃、宣傳、開發、建設歷經艱難坎坷,做出了重要貢獻,終以身殉職。
1993年2月29日,李華鵬先生在新鄭人大代表會上做了《開發新鄭的炎黃歷史文化產業,促進新鄭經濟騰飛》的報告,提出了“一個軟體兩個硬體”帶動三鄉四鎮建設,“軟硬兼施,合諧操作”,促進新鄭經濟全面發展的戰略,博得了新鄭四大班子和各界認同,並以此為肇端,使“18羅漢鬧中原”的改革試點的新鄭又掀起了新一輪的改革和經濟熱潮。
1994年,李華鵬先生全力配合新鄭政府策劃並投資在新鄭的軒轅故里舉辦了規模盛大的“國際炎黃文化節”,該活動博得了李長春同志和省市領導的認同和支持,從此掀開了新鄭炎黃事業的篇章。
1995年,李華鵬先生策劃投資並與新鄭政府共同組團赴泰國參加第三屆世界華商大會,會議專門安排李華鵬先生作了《全世界華人聯合起來,共建中華民族聖地》的大會講話,贏得與會華商的贊同和喝彩。從此,河南和新鄭的炎黃文化正式跨出國門,走入世界,逐步開始被海內外華人所認同。
1996年,李華鵬先生策劃投資並組織當地各界專家和全國相關專家考察論證,在新鄭政府的配合支持下終將中華文明發祥地的具茨山主峰風后頂命名為“始祖山”。這是建國以來第一次為自然山川命名的案例。始祖山的命名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它不僅使普天下的炎黃子孫找到了自己的民族聖地,也是凝聚中華民族爭強21世紀的精神文明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96年,李華鵬先生出資並全力配合新鄭政府共同邀請全國各界專家和中國建築技術設計院付璽年院士等對黃帝出生地軒轅故里和中華民族聖地始祖山進行全面的考察、論證、規劃、設計,提出了開發中華聖地的“四大板塊”構想,即尋根拜祖板塊、歸根休閒板塊、遊樂度假板塊和自然生態板塊。並由付璽年院士為主規劃設計了尋根拜祖板塊的主體建築“中華民族大宗祠、朝聖大道、同源廣場”等,由中國建築技術設計院歷史研究所規劃設計了“歸根休閒板塊”等服務配套設施。
自1993年至1997年,李華鵬先生多次出資並策劃組織全國各界專家學者論證炎黃文化產業,共商建設中華聖地,在全國各地“搶名人,樹名人,爭炎黃,發展地方經濟”的特定情況下,李先生提出了全國炎黃文化一盤棋的“大炎黃”思想,經過艱苦卓絕的工作和努力,終將陝西黃帝陵、湖南炎帝陵、河北三祖城等炎黃同行業聯合起來,併科學規劃出拜祖聖地(河南新鄭的軒轅故里、始祖山),祭祖聖地(陝西的黃帝陵)、紀念聖地(湖南炎陵、河北涿鹿等地)的中華炎黃一條線,給海內外朝聖拜祖、祭祖觀光、旅遊度假的炎黃子孫提供了方便,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開發炎黃歷史文化產業提供了重要線索和依據。
自1995年至1998年,李華鵬先生像歷史上的蘇秦張儀周遊列國一樣,數次赴東南亞、美國、加拿大等地宣傳炎黃、宣傳河南、宣傳鄭州新鄭,他的足跡遍布許多國家的華人商團、社團和姓氏宗親等組織,志在讓海外華人世界認同炎黃,認同河南,喚起海外的炎黃子孫共建中華聖地,共塑民族精魂。為此,李先生投入並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1997年5月29日,在全國大炎黃計畫和同業聯合基礎上成立了始祖山中華聖地建設促進會,李華鵬先生擔任該秘書長。該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成立大會時,程思遠、段君毅、王光英等國家領導人到會祝賀,國家許多部委辦的領導同志也參加了成立大會,海外華商領袖鄭明如、曾憲梓、單聲、黃威等紛紛致電祝賀,各大報刊也紛紛報導。
1997年8月,李華鵬先生與新鄭政府共同組團赴加拿大溫哥華參加第四次世界華商大分,會上李先生一行僅帶宣傳河南炎黃的各種資料就一噸多,全部散發一空。會上各國華商社團和宗親組織紛紛與李先生率領的始祖山中華聖地建設促進會簽定共建中華民族聖地的合作意向和協定,華商領袖黃威、鄭明如、曾憲梓等和全國工商聯主席經敘平均擔任了本會的名譽會長。
1998年1月,原計畫通過各國華商會向華人世界發行《中華聖地功德證書》的計畫因世界金融魔頭索羅斯製造的東南亞金融風暴而被迫中斷。
1998年3月,李華鵬先生做為法人代表的河南省炎黃(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繼續從事河南的炎黃事業進行股份制改造。
1998年3月,李華鵬先生全力配合新鄭政府首次邀請海外華商拜祖團到新鄭尋根拜祖,並投資修建了中華聖地拜祖台。4月8日,十五個國家和地區組織的中華聖地拜祖團從世界各地來到中華聖地始祖山,當天鄭州地區大霧漫天,高速路上能見度不足50米,但當世界華人拜祖團到達始祖山拜祖台後,漫天濃霧突然消散,始祖山主峰炎黃二帝自然塑像清晰地呈現在拜祖團員面前,這一奇觀令世界華人拜祖團震驚感動,紛紛叩首朝拜。他們說:這是祖先顯靈,說明這裡確實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聖地,我們以後哪也不去了,就到這裡來拜祖先,希望當地政府能加大開發建設力度,早日形成規模,形成氣候。
1998年5月8日,正當炎黃(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進行企業股份制改造,籌措資金從事炎黃文化產業和聖地建設工程開發的時候,河南鄭州因突然查封“三星”公司,從而引發了鄭州地區的“金融風波”。在這種特定的形勢下,李華鵬先生領導的炎黃集團股份制改造也被迫流產。
從1993年李華鵬先生被鄭州和新鄭政府招商到河南以來,他共為河南的炎黃事業累計投入八千多萬(其中從銀行貸款兩千多萬)。由於李華鵬先生對炎黃事業的執著和努力工作以及政府和各界的配合,河南的炎黃事業終於取得了四個認同,即:專家認同、行業認同、政府認同和海外華商認同。
但李華鵬先生卻因傾企業全力甚至從銀行貸款來投資炎黃事業而歷經坎坷,蒙受災難。但是,李華鵬先生始終沒有倒下,他認準了始祖山,認準了炎黃事業和文化產業,但坎坷的河南經歷也使他深切體會到:炎黃事業是一項中華民族的社會公益事業,是一項民族工程、跨世紀工程甚至是百億工程,要靠政府、靠全社會、全民族的力量才能成功。作為一個商人,當自己的企業不能生產利潤的時候,就沒有了企業形象,也就沒有了商人的地位和形象。李華鵬先生開始以新的心態和營運模式,將炎黃文化與產業逐步結合,並又一次艱難地邁出了始祖山炎黃文化產業的路。
2001年,他在始祖山投資興建了“五千年歷史文化牆”,為中華民族聖地始祖山增添了一道為亮麗的風景線。2001年農曆“二月二”,在這一個“龍抬頭”的日子,李華鵬先生又投資修建屬於中華聖地歸根休閒板塊的項目之一:始祖山福園。始祖山福園的興建一是為滿足海內外華人落葉歸根的需要,二是適應河南的現代殯葬改革需要,三是從事炎黃文化產業的需要。始祖山福園的興建具體體現中華聖地歸根休閒板塊之功能,按照“四化大業”原則建設,即:自然生態化、古建園林化、環境藝術化、商品個性化。它不僅節約耕地,美化環境,而且將地理優勢和園林藝術和諧地交織成生態園林;它不僅豪華氣派,超凡脫俗,而且將古建風格、現代流派有機地結合成天上宮闕;它不僅獨樹一幟,璀璨奪目,而且將炎黃文化,道、釋、儒文化交融成文化產業;它不僅具有殯葬功能和殯葬文化特點,而且具備歸根休閒和觀光遊覽等綜合功能。始祖山福園的建成,不僅為始祖山中華聖地的整體開發拉大框架,連動促進,不僅為普天下炎黃子孫尋根、歸根提供了最佳選擇,而且其本身就是一座皇家級的人生後花園,是生的文化和往生藝術的奇葩,是中原殯改典範,是世界殯葬文化的瑰寶!
李華鵬先生在從事企業運作的同時,一直念念不忘始祖山中華聖地的整體建設和炎黃文化產業的操作,他是以商人的眼光、行為和企業家的實力在履行一個炎黃子孫應盡的責任和義務。2002年3月,在北京中央電視台梅迪亞賓館,李華鵬先生又為河南的黃帝文化做出了重要貢獻。他選擇了頗有思想才氣悟性和文筆流暢的自由撰稿人羅光平先生來寫始祖山寫黃帝文化寫始祖山傳奇寫東方大帝。他又投資在北京專為羅先生租房子,配備良好的寫作環境,負責他的起居和基本生活條件。
他將自己多年來蒐集研究炎黃文化的成果、資料、書籍無私地交付給羅先生,陪同羅先生採風,帶他參加新鄭的“三月三”拜祖活動,與他共同擬定創作思路,並為東方大帝定性定位定格擬定提綱,甚至親自審稿修改肯定。由於李華鵬先生的鼎力相助,由於羅光平先生的努力創作,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最有價值的以傳奇手法謳歌中華人文始祖黃帝肇造中華文明的豐功偉績,再現東方創世紀的鴻篇巨製的《東方大帝》終於2004年正式出版發行。
2004年10月,始祖山福園開始進入二期工程,已經建成了泰和宮,炎黃廣場,炎黃大道,圓滿服務中心,並建成了草坪福座,龍鳳小區,天國樂苑,孝恩福地,榮德園,佛光園等。
從1992到2012年,20個年頭,作為始祖山中華聖地建設促進會法人代表、副會長和秘書長,他主持實施了一系列旨在弘揚根基文化,促進民族團結,推動經濟建設的活動。參加國際國內會議,邀約名人考察,編輯出版圖書。資助刊物開發炎黃文化知識和研究成果、出資拍攝宣傳軒轅皇帝建設的電視節目、出版發行歌頌人文始祖的名家名唱專、資助有關專家學者出編長篇文學和歷史著作。期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盛讚改革開放的倡導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他矢志不移,歷久彌堅,不怕挫折。
20個年頭,守望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奔波在中華聖地建設的第一線,為始祖文化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李華鵬先生生於龍年,卒於龍年,7月初六十花甲剛過,在心力交瘁的情況下,以身殉職,事業未竟,終道 途,令人扼腕長嘆。一腔熱血,壯志未酬,老天有失公道。好在炎黃子孫團結奮鬥,中華聖地建設一定會光明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