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橋(相聲演員,國家一級演員)

李慧橋(相聲演員,國家一級演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慧橋,男,原籍北京,滿族,相聲演員,國家一級演員,安徽省曲藝家協會主席,安徽省文聯副主席,淮南市文聯主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慧橋
  • 民族:滿族
  • 原籍: 北京
  • 性別:男
人物經歷,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李慧橋聲音很亮,這是他說相聲的先天優勢。同比自己大一旬的金文和搭檔,表演黃金期的大部分重要作品都是二人聯合創作表演的。李慧橋說,自己喜歡沒事找茬,看到什麼不順眼的事情就想寫成段子說說。“作為一名地方演員,很重要的一點是必須自己能夠創作,這樣才能在藝術上獲得獨立”。1978年獲得安徽省曲藝調演一等獎的相聲《滅資飯店》比當年姜昆的段子《如此照相》早了半年,比如包袱“紅燒魚”的菜名叫“視死如歸”,相聲的諷刺重點都是相同的,不過因為自己身在地方,所以紅的是姜昆的段子;1981 年的《死不讓位》再獲當年全省曲藝大賽一等獎,段子出來時“60歲退休”的規定還沒出台,辛辣的諷刺和巧妙的包袱一舉奠定了李慧橋在安徽曲藝界的地位; 1986年的《文憑變奏曲》,李慧橋師徒又敏銳地捕捉到當時社會上敏感的字眼“文憑”,獨到的眼光再次讓這個段子獲得省曲藝大獎賽一等獎。
雖然李慧橋其後的幾個段子都變得溫柔了許多,但都能敏銳地捕捉到當時的社會熱點,加上精湛的表演,很多段子也都獲得了各種比賽的肯定。李慧橋覺得相聲應該是以諷刺為主的,“歌頌型的東西是宣傳品而不是藝術品”。於是2003年,李慧橋又創作了反腐倡廉的段子《不可救藥》,拿獎對於李慧橋來說已經不是重點了。
李慧橋曾和侯寶林一同並肩表演了四年時間。李慧橋在淮南市文工團拉起了一個相聲表演隊,後來弄起了相聲藝術團,1979年開始就向領導申請不要工資,進行責任承包。侯寶林老先生看到李慧橋和淮南市相聲藝術團的表演大加讚賞:水平高、路子正、颱風新。1985年開始,淮南市相聲藝術團有幸邀請到古稀之年的侯寶林隨團演出,一連四年。

人物評價

李慧橋從侯寶林身上看到了相聲演員的范兒、也看到了大師的嚴謹和愛心,李慧橋一直記著侯大師的教誨:相聲演員最大犯忌是油滑,我們是幽默而不是小丑。李慧橋解釋,用行話說就是要講究,能做到雅俗共賞是最難的。而要說“會好絕化”四個境界,“侯大師是絕對的化境”。有一回在杭州演出,李慧橋抖了一個自以為精彩的包袱,結果不靈,侯寶林只說了兩個字“地興”,就是讓李慧橋用國語以同樣的口氣抖這個包袱,果然效果馬上不同。“跟在侯寶林大師後面四年,就等於自己讀了四年相聲表演研究生”,那四年讓李慧橋覺得受用終生,不僅是表演,也有做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