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恩雲, (1928.3—2005.3.26。) 河北萬全人。 擅長中國畫。 1950年察哈爾 省宣化師範畢業。 歷任宣化市文化館美術幹部,《張家口日報》美術編輯、美術組副組長 ,張家口地區展覽館美術組組長、副館長、副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恩雲
- 出生日期:1928年3
- 逝世日期:2005年3月26日
- 畢業院校:察哈爾省宣化師範
作品,藝術風格,
作品
《喜接春蘭》、《驢》、《駝 》、《墨驢圖》、《紅在農村》、《草原新牧民》等。
其中《紅在農村》入選第三屆全國美展。??
藝術風格
一生寄情駱駝和毛驢
李恩雲視養育自己的故土為生命和藝術的源泉,他的獨特風格也是沿著連環畫、年畫和中國畫的路子自覺演變過來的。經過長期的積累與實踐,李恩雲在中國畫領域創造了一個獨特的樣式,事實上,獨特未必就好,但李恩雲的獨特是根植在我們這塊厚土上的,他的畫是有“根”的。他的畫風既有厚土般的質樸,又有天籟般詩情畫意的審美取向。
然而,在李恩雲的創作實踐中,也不是一味地再現生活中的具象,而是將複雜的形體解構,再重新組織建構富於藝術新質的水墨形象。齊白石有句界定國畫品格高下的名言:“不似則欺世,太似則媚俗”。在似與不似之間,才是中國畫藝術創作的最高境界。李恩雲就是在似與不似之間,嘗試著走過把水墨動物畫像與不畫像的過程。到了晚年,他更是反其道而行之,在拙的境界裡做文章,他筆下的 《十駝圖》、《五驢圖》、《憩》等橫幅,都是他超越自我的升華。他能直抒胸臆,將他獨特的水墨樣式推進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在李恩雲先生生前的諸多作品中,表現的主題無一例外都是這塊熱土上常見的生活場景,駱駝和毛驢等動物都是他揮之不去的意象和表現形式。李恩雲先生的藝術成就也主要體現在他的水墨駱駝和毛驢上,在同題材作品中,他的水墨駱駝和毛驢已經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在中國畫這個領域,他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獨特的藝術語言,創作出一個不同凡響的水墨樣式。
他在藝術上的選擇和表現形式的確立,都是他所熟悉的生活使然,因為他有豐富的生活積累,那些景物和意象在他的創作中便呼之欲出。應該說,李恩雲筆下的駱駝和毛驢是張家口這座城市的經濟和文化產物,我們地處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交匯處,駱駝和毛驢成了當時載重的重要工具,也成了我們的朋友。從李恩雲所畫的駱駝身上,我們讀到了當時張庫商道的繁華;從他筆下的毛驢身上,我們也能讀到龐家堡山區崎嶇的山道。當時,那裡的農民耕耘在大山里,收穫的果實也是從大山里馱出來的,李恩雲筆下的毛驢是當時山區農民勞動和生活場景的真實寫照,他把驢身上馱東西的驢馱子都畫得非常傳神。
李恩雲先生畫驢,完全不同於他人,他把毛驢觀察得極其認真仔細,否則毛驢的神情和神態就難以畫得那么生動傳神。李恩雲筆下的毛驢不落俗套,各具神韻個性、憨態可愛,的確是他長期積累、厚積薄發、刪繁就簡、成竹在胸的結果。他在長期的觀察和積累中,諳熟了毛驢的生理結構,他不是如實去再現生活中的毛驢,而是從結構和再造結構出發,以傳神的手法去展現驢的靈性和神韻。 李恩雲的畫記錄著那個時代的精神風貌,他畫中的任何道具都是張家口這方熱土上真實的生活,他的遺作《趕集》、《群驢圖》、《墨駝》、《牧》、《接春羔》等,都是以來自生活的樸素詩情,呼喚著我們對那個時代的記憶。(省美協副主席、市美協主席錢宗飛先生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