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李忠傑,男,
江蘇人,1952年10月生。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共黨員。
曾任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中共黨史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副會長等。
社會兼職有:中國國際共運史學會副會長,中國
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中國政治學會常務理事;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社會科學規劃專家評審組成員,國家“四個一批”人才選拔評審組成員;北京市委黨建專家顧問組成員;若干大學和黨校的兼職教授;一些刊物的顧問、編委等。
履歷
1968年10月上山下鄉。1978年3月至1982年1月就讀
南京師範大學政教系。1982年2月考入
中共中央黨校,成為中央黨校第一屆碩士研究生,就讀國際共運史專業,獲法學碩士學位。
1984年12月至2003年7月在中央黨校工作。先後任國際工運史教研室黨支部副書記、副主任、主任;
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副主任;政法教研部主任兼黨總支書記;科研部主任。從1996年6月起任中央黨校校務委員會委員。1999年2月起兼任中央黨校科學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學位委員會副主席、
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副主任,負責中央黨校的科研管理和全國黨校系統的科研業務指導,組織開展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活動。同時,給不同班次的學員授課,並培養國際政治學博士研究生、領導幹部政治學在職研究生,協助培養
科學社會主義博士研究生。
1991年1月至1992年8月,在中央
蘇東局勢研究組和中央政策研究室工作,追蹤研究
蘇聯東歐局勢。隨後,率隊到
山東省淄博市掛職一年,任
張店區委副書記。
1992年起享受
國務院特殊津貼。1995年11月被授予“中央黨校優秀教師”稱號。1997年當選為中共十五大代表。1996和2001年兩次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多次獲各種教學獎、優秀論文獎等。
2003年7月調任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此後,參與組織了一些重要歷史事件、
歷史人物的紀念活動,組織領導了一些重要課題的研究工作,組織編寫了《中國共產黨歷屆中央委員大辭典》等重要書籍。
先後給許多中央部委、省市委、軍隊各大單位、宣傳系統、黨校、社科界、高等院校等作過數百場報告。
在十五大上受命召開關於
鄧小平理論的中外記者吹風會。多次率團到國外進行學術交流。會見多個外國代表團。為一些國家和政黨的高級官員授課。數次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的中外記者吹風會上介紹中國情況和經驗,回答中外記者關心的問題。
個人觀點
李忠傑指出,改革開放後,社會發展出現許多新變化,人們的利益關係也出現重大變化,不同人群之間在某個問題上可能出現一些摩擦或一些問題,因此,在新形勢下,如何維護穩定將面臨許多新課題、新挑戰。
李忠傑說,中共歷來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中共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這並不是說人民內部沒有什麼問題要解決,沒有任何利益要協調,沒有任何關係要處理。正因為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中共要把各方面的關係給處理好,把各方面的問題解決好。
他表示,在中國要注意保持利益上整體的共同性,利益的和諧、協調。客觀上說,不同群體會有一部分相對獨立的利益訴求。這就要處理好不同利益訴求之間的關係,把它統一到人民最根本利益上來,讓大家的利益都得到兼顧。“協調好了,社會就更加穩定。我們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能取得更大的效果。因此這兩點是不矛盾的。”李忠傑說。
對於當前社會上形成某些特殊利益集團的說法,李忠傑並不贊同,但他同時指出,“要小心”防止出現特殊利益集團。
研究領域
研究領域廣泛。成果涉及
馬克思列寧主義、
科學社會主義、
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國際共運史、世界社會主義改革史、國際政治與我國對外戰略、政治學、中共黨史、黨的建設、經濟學、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精神文明建設、
思想政治工作、領導科學、哲學、法學等許多學科和領域。
代表著作
曾參與編寫《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學習綱要》、《鄧小平黨的建設理論學習綱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綱要》;參加中組部《全國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幹部考試大綱》及配套《學習讀本》的編寫、審改工作;多次參加對各種綱要、教材、文稿、論文、電視片的修改、評審、評獎工作。
《社會主義改革史》、《社會主義改革論》、《列寧主義論綱》、《
蘇聯的演變和解體》、《馬克思主義先驅者與中國》、《世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運動》、《跨越世紀的偉大旗幟》、《跨世紀歷史畫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鄧小平理論幹部讀本》、《鄧小平農村建設理論》、《“三個代表”與黨的建設》、《“三個代表”與世界眼光》等。
代表性論文 1.馬克思主義理論方面:《馬克思恩格斯對待未來社會的方法論思想》、《恩格斯晚年思想與社會主義建設》、《論列寧主義》、《列寧“社會主義能夠在一國或數國首先勝利”思想的歷史考察》、《馬恩列關於社會主義的構想與社會主義的現實》、《顛撲不破的偉大真理——談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要用馬克思的精神研究和運用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一例》。
2.
鄧小平理論方面:《鄧小平理論與跨世紀發展戰略》、《旗幟問題至關緊要》、《鄧小平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學習鄧小平治國理政的藝術》、《陳雲對鄧小平理論的貢獻》。
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方面:《從大局高度深刻領會“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把握“三個代表”的科學內涵》、《黨的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充分認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三個代表”的時代特徵》、《“三個代表”與共產黨執政的規律》、《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4.科學發展觀與和諧社會建設方面:《科學發展觀的內涵》、《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發展全局》、《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構建和諧社會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認識》、《辯證把握構建和諧社會的新理念》。
5.
科學社會主義方面:《試論當代社會主義運動的多樣性》、《構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運行機制》、《全面科學地回答“什麼是社會主義”的問題》、《科學把握社會主義本質——由房屋而論什麼是社會主義》、《從社會運行機制的角度看兩種制度發展變化的內在邏輯》、《在中國與世界的雙向互動中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解析“四個如何認識”》、《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和研究》、《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
6.國際共運史方面:《關於“阿芙樂爾”巡洋艦的炮聲》、《國際共運與知識分子》、《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國際性質問題》、《第一國際與波蘭問題》、《試論第二國際後期的歷史功績》、《關於共產國際的組織性質問題》、《1935—1939年共產國際反對法西斯侵略戰爭的鬥爭》、《共產國際與第二次世界大戰》、《考茨基後期的政治思想》、《當前國際共運形勢與前景展望》。
7.
蘇聯東歐問題方面:《蘇聯在農民問題上的歷史教訓》、《赫魯雪夫時期蘇聯農業改革的得與失》、《莫洛托夫“反黨集團”案揭秘》、《蘇聯價格改革》、《蘇聯將以何種途徑擺脫困境》、《對蘇聯8月19日—21日事變的初步分析》、《東歐各國黨演變的教訓》、《從領導戰略的角度看蘇聯演變的幾點教訓》。
8.社會主義改革史方面:《社會主義改革的制導戰略和策略》、《民主化、科學化、法制化是政治體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清除封建遺毒,把改革事業推向前進》、《社會主義改革的歷史性成就》、《社會主義國家改革面臨的難題》、《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正確認識和處理改革過程中的社會動亂問題》、《熱話題與冷思考——關於社會主義改革的對話》。
9.政治學方面:《論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從大局出發,維護香港的繁榮和穩定》、《對台灣選舉結果及其影響的估量和對策分析》、《要研究和處理好新形勢下的人民內部矛盾》、《破解權力“魔方”》、《民主新論》、《領導活動的內部結構和規律解析》、《我們應該建設一個什麼樣的政府》、《樹立正確的地位觀》。
10.國際政治方面:《當今世界十大趨勢》、《論世界文明的多樣性》、《新世紀中國全球戰略構想》、《論建立國際文明新秩序》,以“怎樣認識和把握當今的國際戰略形勢”為總題目的8篇長篇系列文章:《怎樣認識和把握當今時代的主題》、《怎樣認識和維護我國的國家安全》、《怎樣認識和推動世界多極化進程》、《怎樣認識和推進國際社會的民主化》、《怎樣認識和對待世界文明的多樣性》、《怎樣認識和把握世界經濟的運行規律》、《怎樣認識和對待綜合國力的競爭》、《怎樣把握和推進我國新世紀的國際戰略》。
11.中共黨史方面:《試論抗戰爆發前後毛澤東同志的外交思想》、《中國共產黨處理國際共運中黨際關係的歷史經驗》、《20世紀的中國與中國共產黨》、《世紀之交話五四》、《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黨代會:十五次與第一次》、《黨的先進性建設的歷史進程和主要經驗》、《解讀分合史,鍛造大戰略——關於國共合作史的思考》、《建設一個和平發展文明進步的世界》。
12.黨建方面:《領導幹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論“三講”》、《作風問題也是形象問題》、《全面推進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的精神》、《陳雲同志黨建思想的理論貢獻》、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為題的4篇系列文章、《論保持黨的先進性》、《加強共產黨員的人品建設》。
13.經濟學方面:以“怎樣認識新形勢下的勞動和勞動價值問題”為總題目的4篇長篇系列文章、《唱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勞動之歌》、《加入WTO: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充分發揮金融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14.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方面:《世界科技發展的戰略態勢》、《全國省級發展戰略比較分析》、《牢固樹立全面進步的社會發展觀》、《實行均—非戰略,縮小東西差距》、《時代課題——領導幹部與環境保護》、《堅持社會的全面發展和進步》、《走向新的五十年》、《西部大開發的戰略問題》。
15.精神文明建設方面:《推進社會科學工程化的十項建議》、《大力推進跨世紀的精神文明建設工程》、《建設富有時代特徵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奧林匹克與人類文明》、《論建設先進的黨內文化》、《怎樣使
思想政治工作收到實效》。
16.哲學方面:《結構變化屬於質變而不屬於量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補論》、《解放思想沒有盡頭,實事求是要一以貫之》。
17.法學方面:《堅持和貫徹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20年法制建設的理論和實踐》、《正確理解以德治國與依法治國的關係》。
為新華社撰寫“特約評論員”文章數十篇。各種“新華短論”50篇。
在美國
9·11事件發生前,指導學生完成了50萬字的博士論文《世界恐怖主義及其對策研究》,被評為(中央黨校第一篇)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
參與的電視政論片、內參片 《
蘇東劇變啟示錄》(1991年,3集,內參片,縣處級以上幹部中放映)、《揮劍斬腐惡——國外腐敗醜聞和反腐鬥爭紀實》(1994年,3集,內參片)、《黑色恐怖——法西斯主義的崛起和覆亡》(1995年,4集,內參片)、《世紀鐘》(1996年,6集,電視台公開播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