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浦

李志浦

李志浦,國家一級編劇。大學文化。現為廣東潮劇院國家一級編劇,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廣東劇協理事,汕頭市劇協副主席,汕頭市政協第六、七屆常務委員,汕頭市政協嶺南詩社副社長,汕頭市中華書畫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戲劇文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志浦
  • 出生地:廣東潮州
  • 出生日期:1931年3月
  • 職業:編劇
  • 代表作品:《張春郎削髮》
  • 性別:男
作品,我與潮劇,“痴迷難自拔,得失不離行”,“返噗歸真靠眾功”,

作品

從藝47年,創作、整理、改編並已上演過的古今長短劇目80多個(部分與人合作)。代表劇目有《張春郎削髮》、《陳太爺選婿》、《孟麗君》、《穆桂英》、《龍鳳店》、《安安送米》、《潮劇春秋》、《李志浦劇作選》、《還珠樓聯稿》等。《張春郎削髮》獲廣東省第二屆文藝獎、省優秀劇本獎、廣東劇協重獎,於1987年應文化部邀請赴北京參加首屆中國藝術節,由廣東潮劇院一團演出。《陳太爺選婿》獲廣東省劇本創作一等獎,魯迅文藝獎,全國優秀劇目獎、第四屆文藝新劇目獎、劇作獎,廣東省宣傳文化精品獎。廣東省戲劇作家協會曾授予“突出項獻獎”。1988年被評為廣東省先進工作者,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津貼。業餘愛好中華詩詞和書法,有多件作品參展、參賽、獲獎。生平事跡被收錄《中國專家大辭典》、《中國當休文藝名人辭典》等多部辭典。

我與潮劇

“痴迷難自拔,得失不離行”

新中國成立之後,潮劇改人、改戲、改制,事業迅猛發展,藝術面貌嶄新。而使我深深愛上潮劇凡四十年的是1953年源正潮劇團演出的《紅樓夢》一劇。當時的女小生陳麗華演賈寶玉,閨門旦吳麗君演林黛玉,一個似玉樹臨風,一個如嬌花照水,加上老洪妙演賈母,惟妙惟肖,迷人感人。我少算也看了十多次,開始是欣賞,再則是學習。《紅樓夢》中是老劇作家謝吟先生改編的,我從中學習了不少戲台上“六角頭”和編劇技法,一些台詞至今還會背誦。再進而就是發表議論,覺得劇中既是寫寶黛愛情悲劇為主線,而沒有安排上“黛玉葬花”這個《紅樓夢》中情傾肺腑,詞若珠璣的場景,是一大遺憾,加上原來我對《葬花詞》情有獨鐘,認為這一缺憾應該填補,於是賃著年方二十出頭的血氣之勇,採擷小說《紅樓夢》第二十七回“埋香冢黛玉泣殘紅”的故事情節,編成一個《黛玉葬花》小劇本,又得到劇作家王菲的修改和推介,由賽寶潮劇團導演楊樹青先生用作培養新演員的課材,不久也演出,由於劇本稚氣十足,當然沒有產生什麼影響,但這個”處女作“卻使我和潮劇結下不解之緣。時隔不久,1956年蒙王菲同志的熱情推薦,我由燈謎、潮劇業餘作者而成為潮劇專職編劇。之後二十多年碌碌庸庸,備嘗甘苦。我對潮劇原是如潮劇作家連裕斌兄贈詩中說的那樣:“痴迷難自拔,得失不離行”。

“返噗歸真靠眾功”

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潮劇藝術事業欣欣向榮,我也跟上好運。迄今十年,一些與人合作的劇不算,我整理了傳統劇目《張春郎削髮》和新編地方歷史故事劇《陳太爺選婿》、《安南行》三個劇目。前兩劇上演之後,經過時間和觀眾的考驗,幸而站得住腳。我永遠不會忘記,這主要是有各方面的支持幫助。如正字戲表演藝術家陳寶壽先生的傳藝,有劇院劇團領導的支持,有導演、演員、舞美、樂隊等各藝術部門的密切配合,還有潮陽博物館江偉同志提供的史料和諸位評論家的宣傳評介文章等,但最直接最具體的助力還是我稱之“亦師亦友”的吳峰導演。《張》、《陳》兩劇都是他負責執導,他有兩大特點:一是藝術求精。二是戲德高尚。他對我創作劇本有諸多幫助,甚至親手批改,但最後還是與我切磋琢磨,一定要我自己定稿,從不獨斷,也不肯署名。對此我深為銘感,於是在1984年《張春郎削髮》在廣州拍電影時,南方日報記者來採訪我時,我發出了一句心底話:“返噗歸真靠眾功“。《安南行》也是由吳峰同志任總導演,同樣也得到他的幫助。這些年來的藝術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潮劇是綜合藝術,要培養一個優秀演員,要編演一齣好戲,離開各部門的的配合支持和各個藝友的具體幫助是不可能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