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原(衡陽市南華醫院脊柱外科專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年值不惑的李平原主任,現為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副主任醫師、副教授、衡陽市骨科專業委員會委員、衡陽市醫學會醫療鑑定專家庫成員之一。他1991年從蘇州醫學院畢業來到南華醫院骨外科工作。在臨床實踐中,他對脊柱傷病的診治頗有造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平原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畢業院校蘇州醫學院
  • 性別:男
主要事跡
2007年3月,南華醫院脊柱外科從骨外科分離出來,在骨外科摸爬滾打了18年的李平原受命擔任科主任。他把脊柱外科作為施展才華的新天地、實現抱負的新平台,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盡最大努力讓脊柱傷病患者得到更“精”更“專”的治療,很快在醫院被公認為“能打硬仗,能創品牌”的優秀學科帶頭人。
近年來,他先後在國家級和省級專業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6篇,現正承擔著湖南省教育廳的一項科研課題;他主持成功開展寰樞椎失穩的椎弓根釘固定融合術、一期前後聯合入路治療“鉗夾”型頸椎病、一期經後路270°椎管減壓、椎體次全切除、鈦網重建治療嚴重胸腰椎“三柱”骨折、後路經椎弓根椎體截骨、脊柱短縮術治療陳舊性胸腰椎骨折伴後凸畸形、脊柱腫瘤切除根治重建等30餘項新技術、新項目,其中用以治療各類頸椎不穩及骨折的“頸椎後路椎弓根內固定”等技術達國內領先水平。
憑著高超的醫術,李平原在脊柱外科領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傳奇,贏得了同行的欽佩、患者的信賴。
一名遠在昆明打工的邵東男子給南華醫院辦公室寫來了一封感謝信,千恩萬謝脊柱外科李平原主任。信中說:“是他給了我自信和自尊,是他,讓我挺直腰桿做人”。從信中得知,該邵東男子今年42歲,曾患脊柱側彎,成天彎腰弓背,在人前抬不起頭來,身心俱感痛苦。去年10月慕名到南華醫院就醫,經李平元主任施行手術後完全康復。前不久,歡天喜地到昆明一木材加工廠打工去了。
2011年4月,一青年因車禍致寰椎前弓及側塊骨折入院。該類型骨折是一種極高危的上頸椎損傷,即便是翻身活動不當,或頸部輕微移動都可能導致上頸髓損傷二發生四肢癱瘓、呼吸驟停。接診的李平元主任沒有畏難退縮,因為他知道:該青年是獨子,上有年老父母,下有妻子和4歲幼兒,是全家的頂樑柱。他不忍心老小一家從此失去生活的支柱,決心在保住生命的前提下儘可能恢復其勞動能力。經反覆研討,制定了“後路經寰樞椎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方案,術後9天,這位患者就能下床活動了。
2011年6月,一頭頸部外傷伴顱內血腫及樞椎齒狀突骨折傷員,在外院治療一月轉入南華醫院脊柱外科。李平原主任一看傷情,面色嚴峻。因為他知道,上頸椎部位有生命呼吸中樞,並且樞椎兩旁的錐孔有供應大腦的椎動脈通過,手術風險極大。他立即召集手術小組討論,制定出了“現進行顱骨牽引,使移位的齒狀突復位,再在全麻上施行後路經寰樞椎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植骨融合術”方案。手術萬無一失,患者很快痊癒出院。
隨著人口老齡化,骨質疏鬆性椎體骨折比較常見。對於骨質疏鬆的老人,輕微的外傷即可引發骨折。在以往,對老年疏鬆骨折往往重視不夠,也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通常是臥床休息,服藥補鈣“,而長期的臥床又導致了骨的萎縮,進一步加劇了骨質疏鬆。李平元決心改變這一狀況,刻苦鑽研,終於找到了一種新而有效的”微創“方法:在影像監視器引導下,藉助穿刺針、工作套管和椎體成型器在椎體內的膨脹,向病變椎體內注入強化劑,通過強化椎體強度的方法,使因疏鬆導致的椎體塌陷,在形狀上得以恢復,在強度上得以加固,從而獲得正常椎體的強度和生理功能。這種方法命名為”經皮椎體後凸成形術“。
耒陽市72歲的申大爺在家中跌倒,臀部著地後感到腰部疼痛,臥床服藥兩月,疼痛加劇,送到南華醫院脊柱外科,檢查發現胸12椎體骨質疏鬆性骨折,椎體壓縮1/2。李平原為之施行經皮椎體後凸成形術後,椎體高度恢復到4/5,後凸得以完全矯正。
衡東縣年近花甲的周老伯,因頸肩部疼痛、四肢乏力、不能行走,住進了南華醫院脊柱外科後確診為多節段脊髓型頸椎病。如不儘快手術去除脊髓壓迫,就有四肢癱瘓的危險。經李平原施行後路單開門微型鈦釘-鈦板固定椎管擴大成形術後,疼痛消失,行走如常。李平原主任介紹說:“此手術利用鈦釘分別固定在開門側的椎板及側板上,使抬起的椎板獲得了手術後即刻的牢固固定,狹窄的椎管擴大了,椎管對脊髓神經的壓迫自然而然地解除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