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據建於唐代的復古寺考古表明,遠及千年,李市已是人們生息的聚居地。由於地處兩座低山之間的開闊平壩,明洪武二年(1369年)贛人李德輔辭去貴州曲靖
知府落業於此後,子孫繁衍,名李氏壩,明天順年間形成市場,名稱改為李市壩。
李市的建制名稱在歷史上多以鄉稱呼,1961年後改稱公社,為李市區公所所轄;1984年又改稱鄉,成立鄉政府;1985年改鄉設鎮。1993年12,撤銷李市區、下灣鄉、黃桷鄉,李市鎮,組建新的李市鎮,李市區下轄的其餘各鄉的行政區域和名稱不變;2001年,撤銷沙埂鄉、兩岔鎮(2000年鄉改鎮)合併到李市鎮,同時,撤銷洞塘鄉,將其仁壽村、山華村合併為仁華村劃歸龍吟鎮,將洞塘村、望莊村、古照村、居委會合併為洞塘村劃歸大橋鎮(2000年鄉改鎮);2004年4月,行政區劃再次調整,大橋鎮和龍吟鎮的龍泉村、龍江村、仁華村、龍吟社區居委會劃歸李市鎮,時為22個村居;2005年10月,再次進行村(居)規模調整,合併為9個村,2個社區居委會,28個居民小組,65個經濟合作社。
地理環境
李市鎮位於北緯29°4′、東經106°16′的江津市境中心,東與駱崍山鎮接壤,南與嘉平、龍吟鎮連界,西與慈雲毗鄰,北經
夾灘鎮通往市區。境內海拔230—560米,相對高差330米,地勢南高北低,地貌主要為深丘至平壩,以平壩為主。全鎮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區,四季分明,無霜期長(340天),年均總降雨量1033mm,年均氣溫14—16℃。
自然資源
李市鎮境內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物產豐富。擁有砂石、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和水力資源,盛產柑桔、蠶桑、花椒和水產品,素有“橘鄉”之美譽。境內筍溪河源自貴州習水縣寨壩金頂山,入津後經
四面山、李市鎮,下游入夾灘鎮,境內全長30餘公里,沿河兩岸竹木蔥鬱,湖河皆備、水質良好、空氣潔淨、地勢開闊、坡度平緩,水上野生名貴資源豐富,具有結合農業產業化開發生態觀光旅遊主導型產業的良好條件。
基礎設施
1、交通、通訊發達。江津主骨架公路——渝東、白西公路呈“十”字型交匯於鎮政府駐地,連線著重慶綦江、貴州習水、四川合江,是重慶、成都到包括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四面山在內的渝川黔旅遊“金三角”的必經之路。重慶市新的出海大通道將穿境而過。裝機容量為1萬多門,保證了境內通訊的良好覆蓋和與國內外快捷方便的信息交換。
2、供水充足。境內有30餘公里的筍溪河長流不息。有小(二)型水庫6座,山坪塘238口,石河堰29處,電灌站17座,微型水利591口,蓄水量3.10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2.42萬畝。有供水能力4000噸的自來水廠一座,供水管網已鋪設至開發地段。場鎮內給排水暢通。
3、電力充沛。境內有35千伏變電站,5.8千伏安容量的供電所,建有總裝機容量1530千瓦的陽石電廠1個,完全能保證生活、生產和大、小型工業用電。
4、氣量充裕。境內有輸氣站1個,氣量充足。有蜀南氣礦區和川東開發公司採氣2隊的57mm口徑輸氣管道過境近50公里,可保證境內生產生活用氣。
區位優勢
江津市主骨架公路——渝東、白—西公路呈“十”字形交匯於政府駐地,連線著重慶綦江、四川合江、貴州習水和包括江津市國家級重點名勝區四面山在內的渝、川、黔旅遊“金三角”,是交通、通訊、電力樞紐和農副產品集散中心。因盛產柑桔而有“橘鄉”美譽聞名遐邇,有包括西南最大的柑桔批發市場在內的多個專業批發市場,商貿流通業發達。
戰略目標
大力加強幹部隊伍的建設和人才資源開發,努力適應新形勢的發展,緊緊抓住中國加入WTO、中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江津推進“四大發展”戰略和加快實施“十五”新計畫等重大機遇,充分利用相關政策,搶抓機遇,開拓奮進,全面實施“兩化一開發”戰略,即:“農村城市化戰略”、“農業市場化戰略”和“筍溪河生態旅遊走廊開發”,結合實際、發揮優勢、抓住關鍵、突出重點、注重特色,努力把李市建成交通發達、信息暢通、文化氛圍濃厚的江津市衛星城市和南部最活躍的經濟、文化輻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