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尹桑

李尹桑

李尹桑,1882年出生於江蘇吳縣,卒於1945年。原籍江蘇吳縣,後家廣東番禺。中國近代篆刻家,擅長雕刻小鉥,在《楓園畫友錄》等中有記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尹桑
  • 別名:李茗柯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江蘇吳縣(今蘇州)
  • 出生日期:1882年
  • 逝世日期:1945年
  • 職業:篆刻家
  • 代表作品:《大同石佛龕印稿》、《異鉤室璽印集存》
人物生平,人物成就,

人物生平

(一八八二―一九四五)字茗柯,一作榠柯,一字壺父,號鉥齋,別署秦齋,原籍江蘇吳縣,寄居廣州。精研篆刻碑拓數十年,與黃賓虹易大廠、鄧爾疋等往來較密。以精刻小鉥名於時。臨橅漢、魏諸碑,饒有金石氣。偶寫趙之謙真、行書,賞鑒家莫辨真偽。《楓園畫友錄》、《廣印人傳》、《藝甄初集》
隨黃士陵游。字茗柯、酩柯、榠柯、師實,號壺父、璽齋、鉥齋、秦齋、若虛、朱華、公之佗。齋堂為綠雲軒、大同石佛龕、異鉤室、宣靈館、雙清閣、長生安樂之室。工書法,臨摹秦、漢諸碑,饒有金石氣。畫以花卉見長。刻印為黃士陵高足,精治小璽,印文方折硬挺,用刀生辣犀利,布局謹嚴穩重中多變化,作品載譽嶺南。與黃賓虹、易大庵、鄧爾雅交善。晚年除嘗為小吏外,均以鬻印為生,印之流布嶺海及省外者至夥。存世有《大同石佛龕印稿》、《李璽齋先生印存》、《異鉤室璽印集存》、《戊寅印稿》及與易大庵合輯《秦齋魏齋璽印合稿》。本印譜共選錄有 96 印。原籍江蘇吳縣(今蘇州)。幼隨父遷粵居廣州,遂隸籍廣東番禺。時黟縣黃士陵(牧甫)先生應廣東巡撫吳大激之聘,主廣雅書局校書堂事,公餘之暇,恆以書畫篆刻輿世相接。尹桑之父雅好文翰,富收藏,輿牧甫交好,乃以四子雪濤、六子若日、七子茗柯同師牧甫。兄弟中以尹桑學藝最勤,且善思考,於牧甫之書、之畫、之印,及文字訓詁之學,靡不窮其原委,牧甫極稱許之。牧甫北歸,尹桑仍鑽研印藝不輟,後譚延闓(祖安)南來,又以詩文及《易》學請益,並隨之游幕東南各省,其能兼擅諸方言,即是之故。所見益多,收藏日富。中年歸粵,潛心金石,日以摩挲古璽印、瓦當、泉貨、造像、金石拓本為樂。曾得東漢墨書磚一方,凡十餘字,雄肆潭厚,至為難得。為《寰宇訪碑錄》著錄之歙縣程氏舊藏宣靈殘瓦人藏其家,因顏所居曰『宣靈館』;廣州東山南越古冢被挖,古物散諸市肆,尹桑以重值得其二鏡,又號『南越雙鏡齋』;後得梁大同十年陳寶齋造像,復易其齋名為『大同石佛龕』。
古璽之藝,失傳近二千年,至牧甫始發其秘,尹桑更光而大之。易均室《鐵書過眼錄》云:『璽齋親炙黃牧父,盡得其運刀之奧,近更專攻三代古璽,搜羅亦富,嘗自負其章法篆法均訊息於璽文。』所言良是。近代印壇以專精古璽而馳譽者,尹桑實為翹楚。其白文璽多典重厚朴,時有陶文之趣;朱文小璽則奇峭峻拔,或借古泉文字以取勢。所作巨則五六厘米,小則一厘米而孕五六字,愈小愈見神妙,方圓離合,悉本兩周古文,而能巧為變化,光潔秀雅,不以剝落為事,置之古譜中,匪獨難辨,直是上選。擬漢人鑄鑿,亦得其高致。或用牧甫法,脫手即成,□銳秀挺一如師作。
李尹桑
其印跋時有精湛之論,嘗云:『漢人以繆篆摹印,務求縝密;三代古璽則疏落參錯而愈謹嚴,時代使然,非強為軒輊也。』(『少安紀』印跋)又云:『從古幣文以追古璽,所謂異流同源也。』(氣雙清合』印跋)氣桑璽』邊跋曰:『陶齋所藏「事璽」,古璽之椎鑿者,朴茂奇肆,漢將軍印所濫觴也。』『陳坤培字厚栽』印跋云:『古陶器每多璽文,雄渾高古,可與金文相埒,而意趣自別,此璽頗類之。』『易忠錄』邊跋曰:『古金文精者無不光潔可愛,其剝泐乃人土年久使然耳。』又云:『法漢以渾穆簡靜為上,徒貌為高古者,可笑可笑。』(『步昌私印』印跋)『陳坤培』印跋曰:『小印不難於工細,而難於渾厚,此刻庶幾得之。』類此皆可見修養之深。黃賓虹、趙時棡、余紹宋等諸公皆慕名千里函請刻石,賓公致書云:『開創嶺南宗派,成為巨家,足下將無容過讓也。』與易孺交至篤,曾將所作合輯為《秦齋魏齋璽印合集》。又與鄧爾雅等同組濠上印學社於廣州,定期雅集,出版印譜,力持風雅。

人物成就

生前已有《大同石佛龕印稿》、《異鉤室璽印集存》之輯。門人馮霜青亦有《李璽齋先生印存》之編集。其七子清華博士近彙輯所得印蛻四百七十方為《李尹桑印存》精印行世,尹桑畢生得意之作俱在其中矣。江南印人吳仲□為尹桑高弟,以『師李齋』顏其室,可見宗仰之誠。子步昌,亦通印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