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專(1656-1737),字知山、知三、藝三、號白雲居士,清朝貴州黃平人。
基本介紹
- 本名:李專
- 字號:知山
- 出生時間:1656
- 去世時間:1737
人物簡介,人物事跡,
人物簡介
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拔貢,後選為教官不就。有才氣,工詩文,精書法,尤善楷、隸書,所到之處,皆有吟詠,留下手跡。達官多延引為幕客,一度在雲南總督署教書。因笞罰其子,總督言語無禮,即日捆行李離去,總督雖修金謝過,他擲而不顧。晚年才參加府縣考試,由廩膳生充歲貢。鄂爾泰總督雲貴時,聘其議助軍政,繼而監修《貴州通志》和纂輯《四川通志》,最後移家遵義以終。著有《白雲集》,由貴州巡撫常安為之作序刊行。《播雅》錄其詩160首,《遵義府志》錄其詩21首。
人物事跡
李專,字知山,又字白雲。其父四川江津人,清初在雲南為官,順治十三(1656)年,監紀正兵營時,寓家黃平州署,生專。專少有雋才,工詩文,善楷隸,博覽群書,為康熙二十五(1686)年歲貢生。後授教諭官不就,隱居黔西、遵義等地,約康熙四十(1701)年,遷入息烽溫泉上潦寺側居住。李專一生善作詩,凡胸中悲喜抑揚,均借詩表露。一次,讀息烽《王嗣衍傳》,對王在吏部任職時秉公執法,不懼權勢的行為十分讚賞,作有《挽王芷園吏部》詩。常從家中經息烽至修文再至省城,作有《息烽道中》詩。登西望山,也著有《登西望山》詩。夏天,同邱子范、尹德裕去溫泉天台寺,有興作《夏日同邱子范、尹戾箴訪天台長老》詩。這些詩均格律嚴謹,妙趣橫生。雍正九(1731)年五月初五日,李專已76歲高齡,在下陽朗尹德裕住所度端午節,對一生十分感慨,作有詩:“垂老孤窮客,無聊只自嗟。中天逢令節,冷眼對柳花。世路多行礙,吾生底是窪。猶憑昌歇酒,一醉故人家。”孿專著有《白雲詩集》10卷,行於世。其詩豪盪不羈,盡去雕飾,獨抒性情,如白雲在空,自舒自卷,飄忽幻化,毫不任力。西南巨儒鄭珍贊其詩“清放得之東坡,雋永近於誠齋。”現存者230餘首。雍正、乾隆間,兵部尚書兼雲、貴、廣西三省總督鄂爾泰、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兼貴州總督代管巡撫事務張廣泗等先後主修《貴州通志》,常聘李專議其條例,雖《貴州通志》將李專名入分修之列,但其條例擬訂,編撰筆削,多出於李專之手。李專以才學名動西南,廣順朱文有詩讚日:“絕調楊春和欲難,拖愧老大尚酸寒。相思蜀道暢頻結,一接君顏眼頓寬。公有雄才成李白,我無蘊籍愧袁安。而今喜進生前酒,遮莫鄰雞到夜闌。”
李專不願為官,雍正四(1726)年,鄂爾泰起兵鎮壓貴州各地苗、彝、布依等民族對清政府“改土歸流”的抵制,聘李專入幕參議軍務,並屢薦以官,李專均不受。雍正九(1731)年,鄂爾泰離黔入朝,李專餞行,鄂說:“某嘉賴先生久矣!茲行必有教言。”李專隨拈孟子語應之說:“我能為君闢土地,充府庫。他無所為言。”鄂爾泰在去京途中,馳書與李專說:“某敬念先生臨別贈言,因憶及古人‘一將功成萬骨枯’之句時,懍然滋懼。至今以往不敢望先生,且有以知先生矣!”李專好飲酒,寓居黔西時,家貧,破衣瘦馬,四處求食,所至均豪歌痛飲,幾忘其身在天地之間。住息烽上潦時,往來省縣,必過老鴉關。一日,李專酒後騎馬過關,忽至關前墜馬,吟有詩:“老鴉關前墜馬處,詩魄酒魂一旦飛。詩魄由他飛去罷,呼童且喚酒魂歸。”往來省縣,須過梅家橋,李專常沽酒於橋邊野店,醉而放歌。專一生好游,西至昆明,北至成都,近歷黔中名勝,遠遊楚、越、燕、陝,自少至老,備嘗坎坷。所至總有吟詠,又多留手跡於名山峻谷間,世人見之皆驚,每稱為“神仙”。
李專不喜錢財,也不善積蓄,所得金銀,隨分贈與人。在雲南督署任教時,因鞭笞總督學子,總督違言庇護,李專即攜被服出。總督視難挽留,備學費相謝,李專擲於地,揚長而去。李專有田畝為佃者所占,赴訴修文縣署,縣官必責同跪,李專舉契券與侵占者說:“成全你去,我不以茲事屈膝電。”說罷,擲契於地,昂然退出。李母76歲生辰,李專作有《丁亥母壽))詩,說其母性格清高,無以倫比,“只有一事輸他人,生兒五十猶苦貧”。李專晚年,窮到賣書地步。80歲時,怍有《八十自壽》詩,敘其窮愁潦倒景象。李專有2子1女。其女早亡,子李嵩、李獻,性皆懶惰,不好進取。清乾隆六(1741)年,一日,李專游歸上潦住宅,忽覺疲倦,偶感微疾,臥床後,乩詩一句云:“長嘯一聲歸去也!”乃告終。李專死後,當地有許多離奇傳說,有的已收入民國《修文縣誌》中。清道光《貴陽府志》、《遵義府志》、民國《貴州通志》、《息烽縣誌》均有傳。清末至民國初年,上潦寺側仍存李專故居遺址。墓亦當存,因無碑記,難於辨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