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拳(惠州李家拳)

李家拳(惠州李家拳)

李家拳(惠州李家拳)是廣東省惠州市民間傳統體育競技,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據《惠州市志》《廣東武術史》等資料記載,惠州李家拳創立於清乾隆年間,創始人是歸善縣鵝埔角河南岸火地村人李義(又名李存義)拳師,傳承至今已有260年歷史。惠州李家拳的內容主要有單練、對練和集體項目三大類。惠州李家拳集南派功夫之紮實硬朗與北派功夫之快捷利落的特點,拳路氣勢磅礴,剛柔相濟。

2013年12月,李家拳(惠州李家拳)被列入廣東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Ⅵ-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家拳(惠州李家拳)
  • 別名:李家拳
  • 遺產類別: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
  • 遺產類型:省級
  • 申報地區:惠州市惠城區
  • 批准時間:2013年12月
  • 非遺編號:Ⅵ-8
歷史淵源,武術特色,分布地區,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李家拳是廣東土生土長的拳術,屬廣東五大名拳之一。據《惠州市志》、《廣東武術史》等資料記載,惠州李家拳創立於清乾隆年間,創始人是歸善縣鵝埔角河南岸火地村人李義(又名李存義)拳師。
根據《惠州志》記載,李家拳發源於清歸善縣鵝埔角(今惠城區河南岸街道湖山村委會米地村民小組),創立於清乾隆年間,由當地人李義拳師獨創,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據介紹,出生於1747年的李義,從小與福建少林寺俗家弟子的父親習武。隨後曾向王龍禪師學習福建少林正宗拳法,拜著名北派拳師陳苟息為師,潛心學習鳳陽頭人的真傳功夫。
相傳,李家拳創始人李義生於清乾隆九年(1744),從小跟隨父親、少林俗家弟子學習佛家拳,9歲起隨父親闖蕩江湖。李義後被羅浮山黃龍禪師收為入室弟子,練習福建南少林寺正宗拳法。數年後,黃龍禪師死於清兵的亂箭之下,李義故鄉米地也難逃一劫,被付之一炬。李義身負重傷逃走他鄉,在路上結識北方拳師陳苟息,受他搭救,並拜他為師。李義後來被安徽鳳陽頭人招為女婿,又學鳳陽頭人功夫真傳達7年。李義思鄉心切,攜妻回到故里。
因先後受教於南北兩派拳術,李義創立李家拳時,既有南派靈巧的佛家拳基礎,又有北派拳術的粗獷和硬朗,成為別具一格的南派功夫拳術之一。李義由此成為李家拳一代宗師。
從此,米地村民農時耕種、閒時習武。李家拳傳人也在惠州、東莞、廣州、佛山等地設館,使李家拳逐步向外發展。清同治年間,李家拳第三代傳人李國輝開始在香港和新加坡設拳館,使得李家拳發展壯大,漸成一代名拳。
1975年,李家拳第五代傳人李帶代表惠陽武術隊參加廣東武術比賽獲一等獎。
然而,李家拳此後開始沉寂,直到1988年,李家拳第六代傳人之一嚴景山在惠城區燈光球場設立惠州市李家拳武術館,並任館長,開門授徒,李家拳才得以重振雄風。
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惠州市李家拳武術館共舉辦各類訓練班22期,招收來自省內外學員1950多名,引起了國內外各界人士的極大興趣和關注。這段時間,是李家拳最輝煌的時期之一。但由於燈光球場拆建,沒有了館址和訓練場地,李家拳武館於1990年被迫停辦,多年的心血付之東流,訓練器材全部流失。從此,李家拳走向低谷,面臨失傳的邊緣。
2003年,李家拳第六代傳人之一李振中從香港還鄉,出資帶領李家拳弟子在米地重新開館,使得該村具有200多年的武術文化再次得到傳播。
2010年夏天,廣東省第十三屆運動會在惠州開幕,李家拳參與開幕式表演,紮實硬朗、快捷利落的李家拳驚艷上演,讓這一廣東名拳再次引起世人注意。

武術特色

惠州李家拳的內容主要有單練、對練和集體項目三大類。單練套路有木人樁、八卦拳、四星拳、三門拳、石尊拳、小十字拳、大十字拳、赤練拳、獨腳連環拳、五形散手拳、單頭棍、單雙夾棍、長龍棍、五行中攔棍、南雙刀、單刀、雙鐵尺、耙頭、魯針、沙刀、春秋大刀、纓槍、雙匕首、雙鉤、散手扇、三節鞭、條凳等。對練主要套路有鐵尺對魯針、耙頭對單刀藤盾、單刀對櫻槍、櫻槍對鐵尺鞭、魯針對鐵尺藤盾、拳對練、棍對練、空手奪雙刀、條凳對雙頭棍等。集體項目有集體拳、雙頭棍操、沙刀陣、集體散手扇、麒麟群獅等。
惠州李家拳集南派功夫之紮實硬朗與北派功夫之快捷利落的特點,拳路氣勢磅礴,剛柔相濟。其拳術特點主要表現為以單肩側身、虛步、吊腳為主,講究攻防、活動線路廣闊、拳法剛勁,掌法多變,注重橋法、多跳躍、擅腿法,動作活潑矯健,以靈活多變著稱。李家拳有以下歌訣:習武者,能進能退,能攻能守,能剛能柔,能密能疏,能動能靜,能弱能強,能行能踏,識天時,懂地利合人和,進如閃電,退如鴻毛,攻如脫兔,守如處女,剛如利劍,柔如琴音,疏可跑馬,密難插針,動不露形,靜能藏勢;弱似風鶴上翠竹,強如猛虎下山林,行浮踏水影,天地人和掌懂地,走遍天涯唱太平。惠州李家拳以“的、益、域、喚、也”五聲發音與動作相配合,可助拳勢,威猛雄壯。

分布地區

現主要分布並流傳於惠州、河源、花都、新會、佛山、深圳、東莞、香港、澳門等地,影響遍及新加坡、美國、英國、法國、紐西蘭、澳洲等國家。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惠州李家拳有著嚴格的門規,著重於修文德、尚武功,在學練武藝的過程中,始終將培養高尚品德放在首位,強調德技雙修,強身健體,不爭強好勝。通過系統長期練習李家拳,可以培養人們勤奮、刻苦、堅韌不拔、持之以恆、勇敢無畏的意志和精神。

傳承狀況

隨著社會生活方式的轉變,致力於傳統武術學習的年青人越來越少,惠州李家拳也面臨著人員青黃不接的局面,甚至部分拳法瀕臨失傳,一些現存拳法套路、拳譜和音像資料等也迫切需要採取有效措施予以保護。

傳承人物

歐陽粵強,男,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名稱:李家拳(惠州李家拳),惠州市申報。

保護措施

“李家拳傳承教學進校園”活動於2018年6月25日在光彩國小啟動,首期課程吸引200名學生參加。
從2010年底開始,李家拳走進了惠城區河南岸街道轄區的6所學校。米地所在的湖山國小就是其中一所,該校組織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學習李家拳套路。該校還把拳術傳授與體育課相結合,同學們在課餘做由李家拳套路動作編成的廣播體操。
2011年3月,惠城區米地李家拳協會在惠城區河南岸街道湖山村米地村民小組辦公樓掛牌,該辦公樓成為活動場所。
2016年6月,惠州李家拳武術館在市區橋東水東街開館,李家拳面向社會招生。李家拳傳承人逐漸將過去一對一的教授模式轉為培訓班、訓練班的形式,讓更多喜歡李家拳的人能拜師習武。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6年6月,惠州李家拳武術館在市區橋東水東街開館,李家拳面向社會招生。李家拳傳承人逐漸將過去一對一的教授模式轉為培訓班、訓練班的形式,讓更多喜歡李家拳的人能拜師習武。
2019年8月8日,舉行的全國第十一個全民健身日展示活動暨惠州市第二十屆“體育節”活動啟動儀式上,廣東省惠州市各單項體育協會及廣大健身愛好者帶來的武術、廣場舞、健身球、健身秧歌、健身氣功、輪滑、體育舞蹈等全民健身展示活動豐富多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