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15戶通
自來水,有243戶飲用
井水, 有762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45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8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76戶。 該進村道路為土路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21.4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1.40
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0.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
面積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
面積0.00畝。 該村到2010年底,有3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70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該村2010年
農村經濟總收入399.00萬元,其中:
種植業收入235.00萬元,
畜牧業收入117.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985頭,肉牛19頭,肉羊399頭); 林業收入21.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26.00萬元,
工資性收入6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25.50元,農民收入以
種植等為主。
全村外出務工收入65.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50人 ,在省內務工450人,到省外務工0人。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核桃,主要銷售往省內。2010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0.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生薑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產業。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
面積4217.00畝(其中:田0.00畝,地4217.00畝),人均耕地1.30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6997.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600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90畝,主要種植核桃、花椒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617.00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13年
農村經濟總收入896.00萬元,其中:
種植業收入352.00萬元,
畜牧業收入346.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500頭,肉牛20頭,肉羊200頭); 林業收入125.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35.00萬元,
工資性收入288.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02.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88.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340人 ,在省內務工270人,到省外務工70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762戶,共鄉村人口3025人,其中男性1744人,女性1281人。其中農業人口3025人,勞動力2050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
社會養老保險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372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1.4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李家山國小,中學生就讀到火德紅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0.00公里,距離中學21.4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202人,中學生69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4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090.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265.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5個,黨員總數108人,黨員中男黨員104人,女黨員4人。 團員30人。
農村基層組織的組成
農村基層組織,包括設在鎮(辦事處)和村一級的各種組織,主要是指村級組織。包括
基層政權、基層黨組織和其它組織三個方面,主要有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村團支部、村婦代會、村民兵連及“兩新”組織(“新的經濟組織”和“新的社會組織“)。由此可知,農村基層組織涵蓋了黨在農村的全部工作。
農村基層組織的領導核心是基層黨組織
推進農村改革發展,關鍵在黨。十七屆四中全會指出:“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任務的戰鬥堡壘。”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工作的基礎,是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戰鬥堡壘,是領導農民民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
核心力量。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決定了其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的組織基礎
中國共產黨是有組織的統一整體,它是由黨的中央、地方和基層組織按照
民主集中制組織起來的統一整體。其中,黨的中央組織是黨的首腦和核心,黨的地方組織是連線中央和基層的中間環節,而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組織體系的基礎。農村基層組織更是這基礎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到2008年底,
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7593.1萬名,現有基層組織371.8萬個,而全國34324個鄉鎮中,34321個鄉鎮建立了黨組織。60.6萬個建制村中,60.5萬個建制村建立了黨組織,占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建制村總數的99.98%。正是這些農村基層組織,成為黨組織發展壯大從而服務於廣大農民的堅實的基礎。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玉米、核桃、花椒,主要銷售往省內。2013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0.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核桃、花椒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玉米、核桃、花椒產業。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李家山國小,中學生就讀到火德紅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00公里,距離中學11.7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200人,中學生50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81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217.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1.00萬元,有固定資產1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缺水、交通狀況差、經濟文化水平低,多數勞動力外出。。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急需政府投資,自籌勞動力改善水源和交通,重點發展蠶桑、核桃、花椒種植等。。 實踐充分證明,只有堅持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堅持農業基礎地位,堅持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堅持保障農民物質利益和民主權利,才能不斷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推動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當前,國際形勢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階段。我們要抓住和用好
重要戰略機遇期,勝利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就要更加自覺地把繼續解放思想落實到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上來,毫不動搖地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繼續解放思想,必須結合農村改革發展這個偉大實踐,大膽探索、勇於開拓,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農村發展難題,為推動黨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提供不竭源泉。堅持改革開放,必須把握農村改革這個重點,在統籌城鄉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給農村發展注入新的動力,為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增添新的活力。推動科學發展,必須加強農業發展這個基礎,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為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促進社會和諧,必須抓住農村穩定這個大局,完善農村社會管理,促進
社會公平正義,保證農民安居樂業,為實現國家長治久安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