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回憶錄

李宗仁回憶錄

《李宗仁回憶錄》是2005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 李宗仁口述 ,唐德剛撰寫。

基本介紹

  • 書名:《李宗仁回憶錄》
  • 作者:李宗仁
  • ISBN:7563357572
  • 類別:回憶錄
  • 頁數:850
  • 定價:¥86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12-1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這本書是李宗仁先生一生的事業中最完備的記錄,也是李氏一生各階段心路歷程的最忠實的寫照。
這本書我個人已出版的著作中,用功最深、費力最大、遭遇困難最多的一部有原始性的史書。
李宗仁先生用了七十多年的歲月,始製造出本書中許多驚人的故事。我則用了將近六年的光陰——平生治學生產力最旺盛的六年光陰——才把它用中、英文記錄下來。
本書原只是一部中文“草稿”,藉助翻譯之用。按照李氏與原資助單位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中國口述歷史學部所訂的契約和撰述計畫,是在本書英文版發行之後,始能加以整理、潤色,然後以中文版面世的。
總之,本書自動議磋商到付梓發行歷時逾二十年的一系列過程中,它嵌在作者個人生命史上的痕跡,是苦是甜,也是終生不滅的。它能以這種形式出版,也可說是“執筆人”的一部“發憤之作”。

作者簡介

李宗仁 1891.8.13~1969.1.30 民國時期軍事家、愛國將領。字德鄰廣西臨桂(今桂林)人。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入廣西陸軍國小堂。1910年(清宣統二年)加入同盟會。1913年於廣西陸軍速成學校畢業,任南寧廣西將校講習所教官。一年後,該所停辦,返回桂林,應聘為省立模範國小高級班軍訓教官。1916年夏,投護國軍第6軍任排長,參加護國戰爭,後又參加護法戰爭,由排長遞升至營長。第6軍改稱為粵桂第1路邊防軍後,1921年6月升任統領。7月,從邊防軍中率千餘人在粵桂邊境六萬大山自圖發展。
不久,所部接受粵軍改編,任粵桂邊防軍第3路司令。1922年春,粵軍撤離廣西。5月,改所部為廣西自治軍第2路,自任總司令,積極擴大勢力範圍,先後控制廣西鬱林(今玉林)、容縣等7個縣。1923年秋,所部改稱定桂軍,聯合黃紹竑白崇禧之廣西討賊軍消滅盤踞潯江一帶的陸雲高部,占據西江上游。1924年5月,乘桂系軍閥陸榮廷沈鴻英在桂林交戰之際,與廣西討賊軍採取聯沈攻陸,得手後再殲沈的策略,於6月殲陸榮廷部主力,進占南寧。隨即兩軍合併組成定桂討賊聯軍,任總指揮。
11月,被孫中山任命為廣西省綏靖督辦公署督辦兼廣西陸軍第1軍軍長。1925年初發動討伐沈鴻英戰役。在粵軍李濟深部協同下先後占領柳州、桂林等地。爾後,回師南寧,擊退假道廣西企圖進攻廣東的滇軍唐繼堯部。7月,統一廣西,成為新桂系首領。1926年兩廣統一,桂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7軍,任軍長。5月,派所部第8旅先期入湘,增援唐生智部。7月率部入湘參加北伐戰爭,會同第4、第8軍攻占長沙等地。8月底,參與指揮第4、第7軍攻占賀勝橋,直抵武昌城下。在第8軍攻克漢陽漢口後率第7軍入贛,與其他各軍協同擊潰孫傳芳軍在贛主力。1927年1月,任中路軍江左軍總指揮,率部沿長江東下。3月,攻占安徽安慶。後參與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4月下旬任國民黨軍第3路總指揮,指揮所部先後攻克蚌埠徐州等地。8月,與何應欽部相策應擊敗孫傳芳軍,獲龍潭大捷。10月,南京國民黨政府西征討伐唐生智,任西征軍總指揮兼第3路軍總指揮,擊敗唐部,控制湖北湖南。1928年3月,任武漢政治分會主席。
5月,任第四集團軍總司令,指揮所部沿京漢鐵路(北京-漢口)北上。6月,進占天津、北京等地。至此,新桂系已控制南起廣西,北達京、津的廣大地區,總兵力達20餘萬人。新桂系勢力的興起,嚴重地威脅到蔣介石的獨裁統治,蔣桂矛盾激化。1929年3月,蔣桂戰爭爆發,桂系兵敗後出走香港。11月,返回廣西,任護黨救國軍總司令。1930年3月,與閻錫山馮玉祥聯合反對蔣介石,任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總司令兼第1方面軍總司令。5月,蔣馮閻戰爭爆發,揮軍入湘,策應馮、閻軍作戰,失利後退守廣西。1931年5月,與陳濟棠等通電要求蔣介石下野,在廣州成立反蔣的國民政府,改所部為第4集團軍,自任總司令。“九一八”事變後寧粵息爭,與白崇禧合力治理廣西,制定“三自”(自衛、自治、自給)政策和贊同白崇禧提出的“三寓”(寓兵於團、寓將於學、寓征於募)政策。1935年4月,被授為陸軍一級上將。1936年6月,與廣東陳濟棠等發動“兩廣事變”,反對蔣介石。7月,與蔣妥協,就任廣西綏靖公署主任。1937年9月,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
1938年1月,兼安徽省政府主席。1~6月,指揮約60萬中國軍隊與日軍展開徐州會戰,以陣地戰、運動戰游擊戰相結合,獲台兒莊大捷。6~10月,參與指揮武漢保衛戰。1939年起,先後指揮隨棗、棗宜、豫南等會戰,抗擊日軍。1945年2月,任軍事委員會漢中行營主任。抗日戰爭勝利後任北平行營主任,支持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1948年4月,當選為中華民國副總統。1949年1月蔣介石“引退”後,任代總統。4月,派代表團到北平(今北京)與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進行和平談判。和談破裂後,於12月去美國
1955年8月,在美國公開提出《對台灣問題的具體建議》,反對“台灣託管”和“台灣獨立”,主張國共兩黨再度和談,中國問題由中國人自己協商解決。1965年7月,在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親自關懷下,衝破重重險阻,毅然回歸祖國大陸。著有《李宗仁回憶錄》。
唐德剛教授,安徽合肥人,1920年生。四十年代後期,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系。28歲赴美,
進哥倫比亞大學攻讀西洋史,獲歐洲史碩士學位、美國史博士學位。畢業後留哥大任教,任哥大圖書館中文部主任。1972年轉紐約市立大學任教,任亞洲學系主任。
唐教授除精通中西歷史,擅長傳記文學,還兼寫小說、劇本、散文和詩,一向以其見解之獨到,文筆之精妙,著作之豐富而享譽國際文壇。
早年就讀於臨桂縣立兩等國小,後入桂林省立紡織習藝廠當學徒。
1908年,考入廣西陸軍國小第三期。
1910年,10月 加入同盟會。
1912年,考入廣西陸軍速成學堂。
1913年,畢業後,到南寧將校講習所任準尉見習官、少尉、中尉隊附。
1916年5月,任滇軍第四師第三十四團排長。後轉入桂系陸榮廷部,任護國軍第六軍林虎部第7旅13團排、連、營長,參加護國戰爭、護法戰爭和粵桂戰爭。
1921年,任少校營長的李宗仁爭取十多個連隊和他一起退到六萬大山的玉林地區,整軍經武,伺機而動。他先後將所部改稱“粵桂邊防軍第三路”、“廣西自治軍第二軍”,並自任司令,防區逐步擴大到七個縣。
1923年,與廣州孫中山大元帥府建立聯繫。
10月,經李濟深、陳銘樞介紹加入國民黨。
1924年,聯合黃紹竑、白崇禧等部,成立“定桂討賊聯軍”,任總指揮。
9月,擊敗桂系軍閥陸榮廷部。
11月,被孫中山任命為廣西省綏靖督辦公署督辦兼廣西陸軍第一軍軍長。
1925年7月,又擊敗沈鴻英,完成統一廣西的任務,成為新的國民黨桂系軍閥首腦。
統一廣西後,任國民黨廣西省黨務特派員和廣西省第一屆省黨部監察委員。
1926年1月,在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監察委員會候補委員
3月,廣西軍隊正式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七軍,任軍長,黃紹竑任黨代表。根據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決定,負責籌辦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一分校(即黃埔軍校南寧分校)。
5月,南寧分校正式成立,派所部第七軍第二旅旅長俞作柏兼任校長。
1926年7月,率第七軍二萬多人參加北伐戰爭,轉戰湘、鄂、贛、皖等省,立下戰功。在北伐時期,還兼任過左翼軍指揮官、江左軍總指揮、國民黨湖北省臨時政治會議委員、安徽省政府主席、國民政府委員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等職。
1927年4月,支持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實行“反共清黨”。
5月,被蔣介石任命為第三路軍總指揮,統轄五個軍又一個獨立師。
8月,和白崇禧、何應欽等實力派逼迫蔣介石通電下野,並由他們三人擔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黨務委員。接著,指揮龍潭戰役,消滅北洋軍閥孫傳芳主力部隊。
10月,任西征軍總指揮兼第三路軍總指揮,率部西征武漢,擊敗唐生智。
1928年1月,蔣介石重新上台後,被任命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校務委員會委員、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武漢分會主席和第四集團軍總司令,參加蔣介石舉行的第二期北伐。
1929年3月,以李宗仁、白崇禧為首的桂系軍閥與蔣介石之間爆發蔣桂戰爭。結果桂系戰敗,逃回廣西。蔣介石以“叛亂黨國”的罪名,開除李宗仁黨籍,免除本兼各職。
1929年秋,李宗仁返回廣西南寧,組建護黨救國軍,自任總司令,白崇禧為前敵總指揮,下轄第三、八兩路軍,此後,長期盤踞廣西,與蔣介石對抗。
1930年4月,參加馮玉祥、閻錫山反蔣,被推為中華民國陸軍副總司令(總司令閻錫山)兼第一方面軍總司令,由廣西進軍湖南,支援閻錫山、馮玉祥在中原同蔣介石作戰。
7月,被蔣軍擊敗,退回廣西。
1931年5月,李宗仁又聯合粵系軍閥陳濟棠反蔣,任第四集團軍總司令。“九·一八”事變後,寧、粵合流。
1931年11月,國民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
1932年4月,李宗仁任廣西綏靖主任,推行“自治、自衛、自給”的三自政策,維持廣西的半獨立局面。
1935年4月,被國民政府授予陸軍一級上將軍銜。
11月,繼續當選為國民黨五屆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
1936年6月,李宗仁、陳濟棠發動反蔣事變,成立抗日救國軍第一軍團,任副總司令(總司令陳濟棠),出兵湖南,要求北上抗日。
7月,桂系軍隊被蔣介石改編為第五路軍,李宗仁被任命為總指揮。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
10月,被任命為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駐節徐州。
1938年2月至5月,指揮徐海會戰。其中3月至4月的台兒莊戰役,取得殲滅日軍二萬餘人的重大勝利。1938年2月,兼任安徽省政府主席。5月,徐州失守後,率部入鄂,在桐柏山大洪山創立游擊基地,堅持抗戰。
6月10月,率部參加武漢會戰
1939年4月至5月,參加隨棗會戰。
1941年1月至2月,參加豫南會戰
1943年9月,調離第五戰區,升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漢中行營主任,負責指揮第一、第五、第十等三個戰區。
1945年5月,在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繼續當選為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
抗日戰爭勝利後,李宗仁擔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行營主任(後改稱國民政府主席北平行轅主任),支持蔣介石發動全國規模的反共反人民內戰,參與對解放區的軍事進攻。
1948年4月,李宗仁當選為中華民國副總統(總統蔣介石)。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之後,國民黨精銳主力部隊大部被殲,國民黨統治面臨覆滅命運,蔣介石被迫於1949年1月21宣布下野。
1949年1月22日,就任中華民國代總統。幻想通過“和談”,阻止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派代表團到北平談判,但最後又拒絕在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和平條件《國內和平協定》上籤字。
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朱德下達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攻占南京,國民黨的統治被推翻。此後,先後退到桂林、廣州,繼續組織國民黨軍隊進行頑抗。
11月,白崇禧指揮的桂系部隊大部被殲,李在政治上賴以生存的條件被摧毀。
1949年11月20日,以就醫為名,從南寧乘專機飛往香港。此後,在美國度過了十六年流亡生涯。
1950年3月,蔣介石在台灣恢復“總統”職務。
1954年3月,蔣介石正式罷免李宗仁“副總統”職務。
1956年4月到1965年6月,十年間,先後五次派程思遠到北京,晉謁周恩來總理,為回歸祖國大陸作準備。
1965年7月,衝破重重險阻,偕妻回到祖國大陸。回國後,受到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
李宗仁回憶錄(上、下)
1980年《李宗仁回憶錄》(上、下)封面1980年《李宗仁回憶錄》(上、下)封面
出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發行一九八零年六月第一版
印刷:廣西日報印刷廠第一次印刷
著作權聲明:內部發行,未經許可不得翻印。
開本:32開
頁數:1057頁
定價:3.20元

目錄

出版前言
第一編少年時期
第一章時代、故鄉、家世
第二章 父母之教與童年生活 第二編陸軍教育時期
第三章 陸軍國小的教育
第四章 廣西青年與辛亥革命
第五章 從陸軍速成學堂到將校講習所  第三編初期軍中生活
第六章 護國軍中的青年軍官
第七章 討龍之役與初次負傷
第八章 護法戰爭
第九章 護法歸來  第十章第一次粵桂戰爭
第十一章 中山援桂之戰
第十二章 六萬大山去來  第四編統一廣西
第十三章 孫陳失和與自治軍成立的經過
第十四章 兩廣革命武力之初步合作
第十五章 定桂討賊軍之成立與陸榮廷政權之覆滅
第十六章拒唐和討沈
第十七章 討唐兩大戰役——崑崙關和沙埔之戰
第十八章 統一後之廣西  第五編從鎮南關到山海關——北伐回憶
第十九章 兩廣統一與湖南之內哄
第二十章 親赴廣州,促成北伐
第二十一章 北伐前夕的革命陣容
第二十二章 向長沙前進——北伐的序幕戰
第二十三章 長沙會議
第二十四章 汨羅河、汀泗橋、賀勝橋的攻擊戰
第二十五章 武昌之圍
第二十六章 進軍江西
第二十七章 箬溪、德安、王家鋪之血戰
第二十八章 肅清江西
第二十九章 勝利聲中的政治暗礁
第三十章 中央北遷問題與反蔣運動  …… 第六編十年國難與內戰
第七編八年抗戰  第八編從全盤勝利到徹底潰敗
附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