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大釗
- 別名:李守常
- 出生地:河北省樂亭縣
- 出生日期:1889年10月29日
- 逝世日期:1927年4月28日
- 妻子:趙紉蘭
人物生平,主要貢獻,社會評價,人物悼念,
人物生平
戰亂動盪的年代,艱辛備嘗的生活,使李大釗從小養成了憂國憂民的情懷和沉穩堅強的性格。
1916年李大釗回國後,到北京大學任圖書館主任兼經濟學教授,積極投身於正在興起的新文化運動,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一員主將。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俄國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極大地鼓舞和啟發了李大釗,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評論》等為陣地,相繼發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再論問題與主義》等大量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著名文章和演說,闡述十月革命的意義,謳歌十月革命的勝利,旗幟鮮明地批判改良主義,積極領導和推動五四愛國運動的發展,成為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我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人。
1920年初,李大釗與陳獨秀相約,在北京和上海分別活動,籌建中國共產黨。同年3月,李大釗在北京大學組織中國第一個馬克思學說研究會,聚集了鄧中夏、高君宇、張國燾、黃日葵、何孟雄、羅章龍等一批具有共產主義思想的青年知識分子,為建黨作準備。李大釗還在北京多次會見共產國際代表,商討籌建中國共產黨。同年秋,他又領導建立了北京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和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並與在上海的陳獨秀遙相呼應,積極活動,擴大宣傳,發展組織,積極推動建立全國範圍的共產黨組織。“南陳北李,相約建黨”,成為中國革命史上的一段佳話。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為之一新。李大釗和陳獨秀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李大釗負責黨在北方的全面工作,並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北方區分部主任。在黨的三大和四大上,李大釗都當選為中央委員。
1924年1月,李大釗作為大會主席團五位成員之一,出席了國共合作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被孫中山指定為大會主席團成員之一,參加大會宣言的起草等,為實現國共合作做出了重要貢獻,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委會委員。此後,直接擔負國共兩黨在北方的實際領導工作。 在李大釗領導的中共北方區委組織和領導下,北方地區的反帝反封建鬥爭蓬蓬勃勃地開展起來了。
1927年4月6日,奉系軍閥張作霖勾結帝國主義。在北京逮捕李大釗等80餘人。在獄中,李大釗備受酷刑,但始終嚴守黨的秘密,大義凜然,堅貞不屈。4月28日,北洋軍閥政府不顧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和譴責,將李大釗等20位革命者絞殺在西交民巷京師看守所內。臨刑前,李大釗慷慨激昂:“不能因為反動派今天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偉大的共產主義,共產主義在中國必然得到光輝的勝利”。他高呼“共產黨萬歲!”英勇就義,時年38歲。
在全國解放前,李大釗同志的一部分著作雖曾由他的親屬編集,由魯迅先生作序,但在反動統治下一直沒有能發行。直到一九五九年,人民出版社才出版了重新編輯的《李大釗選集》。一九八一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又出版了經過增訂的《李大釗詩文選集》。一九八四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百一十多萬字的《李大釗文集》。
主要貢獻
李大釗同志1889年10月出生於河北省樂亭縣。那時,中國正處在帝國主義列強加緊侵略和封建
統治癒益腐朽而造成的深重災難之中,國家和民族瀕於危亡的邊緣。進入二十世紀,辛亥革命爆發、新文化運動湧起,特別是五四運動的發生,使中國社會出現了曙光初現的變化。李大釗同志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走上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1913年,他東渡日本,就讀於東京早稻田大學,開始接觸社會主義思想和馬克思主義學說。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李大釗同志備受鼓舞,連續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新紀元》等文章和演講,熱情謳歌十月革命。他以敏銳的眼光,深刻認識到這場革命將對二十世紀世界歷史進程產生劃時代的影響,也從中看到了中華民族爭取獨立和中國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在宣傳十月革命的過程中,他自己的覺悟得到迅速提高,從一個愛國的民主主義者轉變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並且成為我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
1919年,偉大的五四運動爆發,這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次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李大釗同志熱情投入並參與領導了五四運動。在這場運動中和運動之後,他更加致力於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做了大量工作。他在《新青年》發表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當時的思想界產生了重要影響。
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
1920年3月,李大釗同志在北京大學發起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同年秋,他又領導建立了北京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和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並積極推動建立全國範圍的共產黨組織。
1921年,中國共產黨宣告成立,這是中國近現代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件,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李大釗同志對中國共產黨的創建作出了至關重要的貢獻。
1927年4月,在反動軍閥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釗同志在北京被捕入獄。他受盡各種嚴刑拷問,始終堅貞不屈、大義凜然,慘遭反動軍閥殺害,犧牲時年僅38歲。
社會評價
李大釗同志對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無產階級的革命前途無限忠誠。他為在我國開創和發展共產主義運動的大無畏的獻身精神,永遠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輝典範。大釗同志和其他無數先烈光榮地倒下去了,但是他們的犧牲沒有使中國革命停止,相反,中國革命在犧牲者的血泊中繼續前進,直至獲得偉大的勝利。作為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子和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大釗同志的業績將永遠受到中國人民的追懷和崇敬。
李大釗同志開創的偉大事業和留下的思想遺產永遠不可磨滅,他播撒的革命種子已經在 中國大地上生根、開花、結果。正因為如此,今天,我們更加感受到李大釗同志歷史眼光的深邃和思想價值的珍貴,更加感受到他革命精神的崇高和人格力量的偉大。李大釗同志永遠是共產黨人學習的楷模和榜樣。 我們要學習李大釗同志堅定的愛國主義精神。李大釗同志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青年時代,面對多災多難的祖國,李大釗同志表現出憂國憂民的赤子之心。辛亥革命後,面對封建軍閥篡奪政權、新生的共和國有名無實的現狀,他不得不發出自己的“隱憂”和“大哀”。他憂國之所憂,哀民之所哀,下定決心為挽救“神州陸沉”、“再造中華”而努力奮鬥。當日本提出旨在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時,他大聲疾呼中國人民用臥薪嘗膽的精神進行抗爭。他因參加反日鬥爭而被當時就讀的學校除名,但他毫不後悔。他認為,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相比,自己的學業微不足道。他始終把自己的學識與拯救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正是強烈的愛國之心和對社會、對人民的高度責任感,促使李大釗同志奮不顧身、英勇戰鬥。他身上體現出的時刻牽掛國家興亡、時刻不忘人民疾苦並為之奮鬥的精神和風範,永遠值得我們敬仰和提倡。
我們要學習李大釗同志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李大釗同志率先在中國介紹、宣傳和研究馬克思主義,是二十世紀國中國的播火者。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他接受了他認為是真正能夠拯救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學說,開始在中國宣傳馬克思主義。在北洋軍閥統治下的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何其艱難,但他以開拓者的無畏姿態,旗幟鮮明地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時代的真理,是“拯救中國的導星”,並積極付諸行動。正是李大釗同志等一批革命家的艱辛努力,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使大批先進青年接受馬克思主義走上革命道路,也推動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密切結合,使中國工人階級發展成為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自為階級。這一切,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和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李大釗同志對信仰和真理矢志不移,為傳播和實踐馬克思主義而英勇獻身,真正做到了自己所說的“勇往奮進以赴之”、“癉精瘁力以成之”、“斷頭流血以從之”。
我們要學習李大釗同志以科學態度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緊跟歷史發展和時代進步潮流不斷探索的精神。李大釗同志比較早地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是科學而不是抽象的學理和不變的教條,研究馬克思主義必須研究它“怎樣套用於中國今日的政治經濟情形”,並在這個過程中把這門科學推向前進。他強調正確認識國情非常重要,考慮中國的問題,是不能置國情於不顧的。他認為,這個國情問題,不可求於外人。他成為馬克思主義者以後,十分重視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情況下的實際運用。他指出,馬克思主義“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不要忘了他的時代環境和我們的時代環境”。他強調,社會主義“用以為實際的運動”時,它會“因時、因所、因事的性質”發生“適應環境的變化”,是要在運用中加以發展的。同時他認為,“社會主義的實現,離開人民本身,是萬萬作不到的”。因此,在研究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他重視工人階級在革命中的先鋒作用,直接從事工人運動;他重視農民在革命中的主力軍作用,積極發動和組織農民鬥爭。李大釗同志有著在實踐中探索前進的強烈進取精神,所以當思想條件和組織條件逐漸成熟的時候,他毅然提出了應該組織一個“強固精密”的統一的“勞動家政黨
”即中國共產黨的主張。注重理論聯繫實際,緊跟時代潮流,使李大釗同志當之無愧地成為把馬克思主義運用於中國實際的先驅。 我們要學習李大釗同志勇於獻身的革命精神和無私奉獻的高尚品德。李大釗同志書寫過“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著名對聯。這幅對聯,是他光輝一生的真實寫照。為了追求革命真理、追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李大釗同志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他說過:“犧牲永是成功的代價”,“高尚的生活,常在壯烈的犧牲中”。正因為有這樣的境界,當面對生與死考驗的時候,他從容地選擇了為他認定的主義和事業獻出生命。李大釗同志的道德和操守非常崇高。在他身上,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體現著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品格。他作風質樸,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他堅持真理,待人寬厚,團結同志,正如後人所讚譽的,“沒有宗派氣,內外從如雲”。他一生儉樸清廉,淡泊名利。在北京大學任職期間,他經常傾家紓難,接濟貧寒的青年和支持革命活動,以至學校發薪水時不得不預先扣下一部分直接交予他的夫人,以免家庭生活無以為繼。他犧牲後遺體下葬,棺槨衣裳都是朋友幫助提供的。李大釗同志是一位真正的革命者,他的偉大人格和崇高風範,將永載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革命鬥爭的史冊。
李大釗同志用自己短暫的生命,在中國革命史上譜寫了壯麗的篇章。在李大釗同志等革命先烈為之獻身的道路上,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勇往直前,歷經八十多年的艱苦奮鬥,創造了亘古未有的歷史偉業。如今,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面對黨和人民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展望中國發展的美好前景,我們永遠銘記那些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作出不朽貢獻的革命先烈。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信心,紮實工作,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全力完成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各項任務,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不懈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