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李子和
- 所處時代:明末清初
- 出生地:新化桑梓西江灣
- 出生時間:明代萬曆45年(1617)
人物簡介,生平經歷,
人物簡介
李子和是梅山地區著名的孝子,生於明代萬曆45年(1617),新化桑梓西江灣人。他為人慷慨,並有膽略,散金結友,所交多為奇人魁士。在明末清初社會混亂之時,他憑著自己的聰明勇氣和對百姓的熱愛,保證鄉族不受劫掠,使新化少兵災匪禍。更為稱道的是,200多年來,梅山地區一直流傳他為繼母買藥孝心感動老虎的故事。
生平經歷
在“湘學復興導師”鄧顯鶴編著的文獻中記載:清代順治7年(1650),民眾不服清朝的統治,寶慶(邵陽)地區發生“叛亂”,朝廷派遣沈永忠率兵前往鎮壓防守。順治9年(1652),南明將領李定國率兵從貴州趕到寶慶,寶慶淪陷。沈永忠兵敗後,流浪至新化,所駕之船遭大風雨毀壞,沈永忠喪命。朝廷派張空弮總兵前往新化收拾殘局,意欲屠殺新化境內資江兩岸百姓進行報復。張總兵未發跡時,因窮困潦倒流浪武昌街頭,那時李子和正好在武昌旅居,遇到身無半文的張總兵,欣然資助他,並鼓勵他“雲天展翼”。張後來從軍,屢立戰功。張到新化後,立即拜訪李子和,敘舊圖報。李子和聲淚俱下,力陳資江兩岸百姓無罪,不可牽連誅殺。張寫了一封“查明沈永忠系驚風墜水,與百姓無關”的信,呈報朝廷,新化因此避免一場血腥的災難。
此後不久,李子和又用重金從強盜手中贖出一美女,並護送其回家。此時,清代將領章京侯,進兵新化平定匪首牛萬才部隊,章京侯久聞李子和大名,與風度儒雅、道德高尚的李子和結為莫逆之交。子和委婉地向章陳述了章的部下也有虜掠婦女的行為。於是,章嚴查此事,放回所掠婦女,並告誡部下:門上點火把者,都為李子和的親戚,不可掠擾……這一訊息一傳出,從新化縣城至吉慶鎮,近70里路程,家家戶戶門上點火把,部下感嘆說:“李子和的親戚如此之多啊!”
深明大義的李子和善於騎馬,並有一匹良馬。有一個將軍想居為己有,但又不好意思說出口。李子和了解這一情況後,坦然一笑,慷慨地說,我新化縣百姓幾萬人,生命都暫存在將軍手下,相比之下,我一匹馬又算得上什麼呢?於是,將馬獻給了將軍。
李子和以大義為重,不僅盡己之能,愛護百姓,而且在家中更是一位義薄雲天的孝子。據郡志記載:他視繼母如生母,有一天傍晚,他的繼母患了重病。子和騎馬前往縣城買藥,當他走到今梅苑資江村朱家壠時,突然馬失前蹄,發出驚恐的嘶鳴,原來,一隻吊睛白額大蟲擋住了去路,兩隻燈籠般的眼睛死死盯著他們,張著嘴,吐著舌,一副兇狠的樣子頓時叫李子和心生恐怖,但他還是沉著地對老虎說:“虎啊虎,子和若是你口中的肉,你就點頭,若不是便請你讓開,我好趕路。”不料,那虎連點頭三次,李子和不禁一震,少頃,他對虎說:“我母現重病在身,我既是你口中肉,待我回家把藥給母煎服了,再來讓你吃,可否?”那虎又點頭三次,讓開了一條路。李子和急忙趕回家,把中藥精心熬好,送到母親病床邊,服侍著把藥服下了,囑咐親人們好好照料母親,便匆匆趕回遇虎處,不曾想,那虎連蹤影也沒有了。回來與家人說起,大家異口同聲說:“老虎被子和的孝心感動了!”
為了紀念和弘揚李子和的道德情操,清代光緒年,李子和的第七代孫李長檀在參加朝考時,謁請曹仲銘題寫“李孝子格虎處”六字。1915年,當地人和李子和後人在新化至安化驛道中,即梅苑資江村朱家壠里,捐資建一茶亭,亭外立2米多高的“李孝子格虎處”石柱,還有一塊3米多高的石碑,銘記李子和格虎的經歷。
青磚青瓦的格虎亭現在已傾圮一半,但那一方刻有“李孝子格虎處”的石柱,還完好如初,只是倒在萋萋荒草中,迎送殘陽夕照。銘記李子和格虎故事的石碑,已下落不明,僅留下一塊刻有四條盤龍的石座。
在提倡孝道文化、建設和諧社會的新時代里,李子和深明大義愛護百姓、以孝為先的精神,依然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代教育意義。有關人士在媒體上呼籲:希望保護修復傾倒的格虎亭,讓格虎亭像那美麗的故事一樣流傳久遠,讓李子和的高尚精神世代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