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奕明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安徽
- 出生日期:1951.03
- 性別:男
藝術成就,理論成就,書法鑑賞,作品推薦,
藝術成就
李奕明90年代初開始研習毛體書法,2007年參與安徽毛澤東書法藝術研究會的發起和成立,被推選為常務副會長。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參加“首屆全國毛體書法家排行榜”評選,成功晉級“十佳”,排行第一名。2008年12月17日,其書寫的“毛體”二字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2009年4至6月參與中國毛體書法家協會的發起、籌備和成立,並被推選為副主席。2009年10月,李奕明因在毛體書法上做出突出成績,成功入選由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共同編選出版的《共和國功勳人物誌》。編選委員會向他頒發了《榮譽證書》和刻有“共和國功勳人物”字樣的水晶紀念柱。2010年中國文聯主辦的核心期刊《中國文藝家》雜誌第4期以《李奕明:天毫齋里飄墨香》為題,報導了他的毛體書法情況,並發表了他的6幅毛體書法作品,是中國毛體書法界首位書法家登上展現中國藝術 家水準的最高平台。2010年5月,李奕明攜帶毛體書法作品,走進上海世博會,參加了中國毛體書法家協會在上海寶山區聞道園舉辦的毛體書法大展。2010年9月《中國書畫報》第76期以《李奕明毛體書法作品選刊》為題,用一個整版篇幅刊發他11幅作品,並發表劉佳撰寫的《李奕明書法點評》,稱其書法“極富創造和革新精神,具有強烈的視覺美感,有大家之風範”。2011年6月,李奕明在安徽合肥省博物館舉辦毛體書法個人展覽,從臨摹到創作共展出116幅作品,形神兼備,在當地社會各屆引起很大反響。2012年9月15日至21日,李奕明入選“中國書畫名家藝術團”,赴新加坡參加“華族文化藝術節”,作品除參加展覽外,還現場參加了百米長卷的書寫活動,受到新加坡總統陳慶炎的接見。按要求帶去的4幅作品,均被藝術團選作禮品贈送給新加坡兩位部長等政要,其中一幅被新加坡書法家協會收藏。
理論成就
在毛體書法理論研究上,李奕明亦有成果。2010年《黨史縱覽》第9期,他的毛體書法論文《毛澤東獨創新體的書法藝術》發表後,“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率先發布,“新華網”、“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網”、“天津網”、“大眾網”等著名網站相繼轉載。論文《點裹風雷 畫挾閃電——談毛澤東書法漢字筆畫再造藝術》、《不對稱之美——談毛澤東書法結體藝術》發表後,受到毛體書法家和毛體書法理論家廣泛好評。
李奕明還是安徽作家協會會員,著有《綠瓦樓之謎》、《硃砂痣》等文學作品集。
書法鑑賞
作品推薦
小說集《硃砂痣》
----------(楊玉能)
李奕明是我的一位老鄉,同是巢湖人,他的家鄉含山縣。他曾任空降兵某師政治委員,2001年轉業,現任安徽省人防辦公室副主任。他不但會寫小說還會寫毛體字,用業類人士所言:他是個雙料的作家和書法家。
最早知道李奕明名字,是他經常在《故事會》上發表故事,他的故事很有推理性,值得讀者玩味和沉思。他發表的小說《綠瓦樓之謎》更是足以見他的文字和敘事之紮實功底。隨後,因為我也好寫文章和書法創作,我們從相識到相知,就走得更近了。
2011年年底,李奕明先生送給我一本他最新由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的《硃砂痣》小說集。由於時間關係,直到今天,我才斷斷續續地把這本小說集閱讀完。讀後自己的感觸很深。一是感觸,因為他的文字的雋永和淳樸的文風,二是佩服他的執著和細心,他能夠在這么繁雜的事務中還堅持用筆書寫自己的心靈感悟,創作出這樣一部31萬字的作品。他的之中創作態度和嚴謹的精神真是值得我們學習。
通覽他的小說集,應該上說是一個個傳奇故事,而正是這些故事的傳奇,穿插了作者內心的真實和心靈的表露。故事是靠情節打動人,小說是靠細節來說服人。這二者其實應該是值得寫作者去認真地嘗試的一種創作手法,因為小說里是有故事性的,沒有故事的小說也就不能夠稱為小說。作家李奕明做到了這點,很了不起。他把自己的很多生活的原形也寫在了自己的小說里,比如軍營故事裡的〈咱連的女兵會殺豬〉、〈神鷹〉、〈尋找一級戰鬥英雄〉、〈夜半“找點”練馗魄〉等就是作家自己的經歷寫照。這樣的小說讀起來,讓人如身臨其境,且真實感人。
文學應該就是人的學問。這本296頁的《硃砂痣》收集了作家近年創作的49篇膾炙人口的傳奇故事。篇篇都是寫人與人之間發生的故事,融趣味性、藝術性、科學性、人性化的鋪墊於一體,使作家的作品題材廣泛,農村城市、社會軍營、商場官衙,無不涉及。這些內容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作家始終把握著時代的主旋律,或昂揚高歌,或針砭時弊,每一篇讀來都讓人迴腸盪氣,警鐘鳴耳,催人奮進,給人啟迪。作品的突出特點是傳奇性和故事性,篇幅精短,可讀性很強,既適合青少年成長閱讀,也適合各階層人士休閒閱讀,的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此書還被安徽省列入“農家書屋藏書”。
李奕明先生在自己的藝術道路上堅持著奉獻為真,寫實為真。他好不誇張地以平淡的筆墨把一幅幅人間悲喜劇輕鬆地展現在我們的面前。無論他的毛體書法還是他的小說故事,最終都是表現一種博愛的思想,跳動著時代的脈搏和關注貼近原生態的生活。因為一切藝術都是為人民服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