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壽墓誌

李壽墓誌

《李壽墓誌》為唐代李壽墓內的石刻墓誌,獸首龜形,為國寶級文物,現收藏於西安碑林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壽墓誌
  • 館藏地點:西安碑林博物館
  • 出土時間:1973年
  • 所屬年代:唐代
  • 類別:石刻
  • 文物級別:國寶級文物
文物歷史,文物特徵,文物欣賞,

文物歷史

李壽,唐高祖李淵之堂弟,享年54歲。李壽在李唐建國過程中有締構之功和擁立之功,前者即在長安回響義師,並協助李淵占領京城,後者是李壽和其子李孝同最初就認可李世民,在和李建成的鬥爭中屬於李世民的親信人員。
李壽墓李壽墓位於陝西省三原縣,出土一合國內罕見的獸首龜形墓誌,一具堪稱唐代石雕藝術典範的石槨,一批精美的唐墓壁畫,名不見經傳的李壽跨越千年得到了世人的關注。

文物特徵

李壽墓誌外形為靈龜形,以龜甲為志蓋,長1.66米,寬0.96米,厚0.64米。石龜頭部、尾部和龜身連線,四足趴伏於長方形的底座上,頭部前伸,雙目圓睜,兩耳貼首,獠牙及門齒外露,生動地刻畫出一個靈龜的形象。龜背鐫刻16字,龜身腹部刻寫志文。這種龜形墓誌在南北朝隋唐時期共發現了6例,除了李壽之外,其他人的身份都比較低。李壽墓誌石底座四周線刻富麗流暢的蔓草紋飾,雕工精緻,是唐代墓誌中的珍品。
李壽墓誌
李壽墓誌

文物欣賞

把墓誌雕刻成如此逼真的龜形,是中華民族長久以來對龜崇拜的結果。早在原始氏族時代,龜就是眾多氏族部落所崇拜的圖騰。同時在我國古籍中有很多關於龜的神話傳說,如神龜幫助女媧補天、向伏羲獻八卦等。我國古代稱龜為四靈之一。漢代王侯之印皆用龜鈕,魏晉南北朝不少帝王的墓碑都採用龜趺,而北魏孝明帝元詡甚至將年號改為“神龜”,成為我國古代對龜崇拜的空前創舉。唐代在繼承前代的基礎上,把對龜的崇拜推到最高潮。
有學者認為,李壽墓誌雕刻成靈龜的形狀,也是出於對靈龜的祈求和寄託,以求死者安寧,並使陵墓得以長久保存的象徵。
另有學者認為,以前人們都認為這類特殊形制的墓誌和古人的長生觀念息息相關,蘊含著靈龜負書傳說的美好寓意,不過綜合李壽墓葬的整體安排來看,在李壽死後採取龜形墓誌還有著特殊的政治內涵。在應劭《漢舊儀》中記載‘龜者陰物,抱甲負文,隨時蟄藏,以示臣道,功成而退也。’享受朝廷殊榮的李壽家族鐫刻龜形墓誌,可能表現的正是他對朝廷的忠貞和臣子之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