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堯寶刻紙

李堯寶刻紙

李堯寶刻紙是福建省閩南地區的傳統民間藝術。在李堯寶的刻紙作品中,博古圖案、交枝曲己圖案最具閩南傳統地方民俗特色。它植根於傳統民間,裝飾於節日,長期以來起著豐富勞動人民精神生活,反映美好願望,美化節日環境的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堯寶刻紙
  • 分類:民間藝術
  • 地區:福建省
  • 民族:漢族
地理環境,基本內容,燈式造型,傳承譜系,項目認證,學術價值,瀕危狀況,

地理環境

泉州市鯉城區海濱街道,位於泉州市區中心,因明代理學家朱熹題寫“海濱鄒魯”而得名。
鯉城區是一個老城區,東有東門,西有臨漳門,南有德濟門,北有朝天門四大城門,直至今天,在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我們能夠看到中國現存最古老最純粹阿拉伯建築風格的清真寺,看到宋代的石塔鎮國塔、仁壽塔,看到古樸的鄉村和依然保存的民族習俗。全街道轄7個社區居委會 ,面積1.8平方公里。人口4.2萬,漢族居多,回族占1%。
海濱街道位於鯉城區東南方,年平均氣溫攝氏18度,年降水量1300毫米,無霜期365天。晉江流經轄區長約5公里,另有筍浯溪相伴其間,旅遊資源好。
隨著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鯉城區成為東、西文化的聚集地和交匯點,閩越遺風、中原文明與海外文化在此交融薈萃,形成了獨特的異彩紛呈的多元文化現象。

基本內容

作為一種傳統民間藝術,他的博古圖案採用陰陽兼用的手法,形象造型古樸典雅,立意深遠,博古胃今。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如圖案“鐵骨精神”:圖中左側一枝梅花插於根雕花架上的古瓶中,右邊一尊白象筆筒里插有書、畫、筆、靈芝、戟、謦等物,右上角配有“鐵骨精神”四字,整幅圖案採用陰刻手法,使主體形象更為突出鮮明,布局完整,有條不紊,排列合理。從刻工方面看,只見梅花刻得流暢均勻,花蕊飽滿,花莖的刀法則刀鋒畢露,蜿蜒曲折,既體現梅花的嬌媚,又表現出梅花雪壓不屈的錚錚鐵骨。暗喻人們要學梅花不屈的鐵骨精神。象尊上的物件則寓意學習進步,聰明伶俐,吉祥可慶,新人新氣象等祝福。李堯寶的博古圖案被廣泛套用於閩南“古厝”大門兩側、及傳統衣櫃、廳堂門扇等裝飾。李堯寶的交枝曲己紋樣帶有濃厚的傳統民間裝飾味道,被廣泛套用在刺繡、家具、建築裝飾上。他的交枝曲己紋樣花枝伸展自如,繁而不亂,盤繞靈活,栩栩如生,細細品味,從中可以發現許多關於構圖、疏密、黑白處理等方面的奧秘,是學習李堯寶傳統刻紙的必修課。他的刻紙圖案即富有國畫白描的筆姿,又有刀刻挺拔的風味。如;“蜻蜒金針花”,花色金黃,很是富麗,蜻蜒前足捲縮,盡力向花撲去,花亦擁他,一葉向上環抱,全幅疏密簡潔、明朗,意境優美,宛如一幅國畫白描---單純而富有變化。幾條線條、幾個塊面,把被描繪 、刻畫的對象塑造得栩栩如生;他作品的另一個特點,是構圖具有裝飾性又不失生動和寫實感。如:“雙連環花鳥”,雖然是裝飾圖案,仔細觀賞卻發現它不失生動與寫實:圖中雙鳥一上一下,相互呼應;情真意切,對稱構圖中有變化且具裝飾性,又不流於呆板。李堯寶刻的龍有幾十種,不論是雙龍奪珠或九龍雲遊,是稚龍或是蒼龍,是座龍或是飛龍,都具性格,各有形態,仰首之龍蒼勁有力,蟠曲自然,龍體極為靈活多變,首尾呼應張牙舞爪,刀勁挺拔,剛捷有力,形神兼備,盡顯龍之威武雄壯。而細看李堯寶的孔雀,只見它身影婀娜輕盈,細頸蜿蜒,臨風而立,頭部微側,似頷首、似擺頭,動靜得宜,那披地的長羽翎,更使孔雀顯得風情萬種。鳳凰,乃百鳥之王,更是吉祥的象徵,也是李堯寶最為拿手的一個題材,李堯寶的鳳凰,比之孔雀更為靈活多樣,有的飄飄欲飛,有的鳳將來儀,風已至,有的斜歇於牡丹叢中。畫面優美、清新、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李堯寶的刻紙作品內容豐富,題材廣泛:人們喜聞樂見的飛禽走獸、人物、花卉;有象徵吉祥的博古、交技曲已、瓜果魚蟲等。其作品構圖奔放自如,布局嚴密緊湊,疏密得當,一氣呵成,層次分明,繁而不亂。造型新奇獨特,優雅秀麗,栩栩如生。刻工纖毫畢露,線條細膩婉轉,剛柔並齊、有的剛健挺拔,有的流暢利落,技法巧妙。畫面黑白對比強烈,虛實陰陽兼用,手法細膩,採用對稱、放射、連續,對角等形式。體現著優美、工整、清新、鮮明的獨特藝術風格,讓人久望而不煩,李堯寶還成功地將刻紙藝術套用到頻臨失傳的無骨料絲花燈上,備受海內外讚嘆,譽滿中外。
刻紙的六大類別是:
一、龍鳳
二、吉慶
三、博古
四、花鳥
五、交枝
六、人物
李堯寶的這些傳統藝術紋樣來源於家傳的手藝,他的祖父、父親李九史都是從事閩南古建築油漆畫的藝人,代代相傳的手藝,留在李堯寶腦海里無盡的變化萬千的珍貴紋樣,是閩南地區古建築中盛行的精美的裝飾紋樣,也是獨具閩南特色的區域文化。泉州素有“閩南古厝皇宮起”的說法,因此從李堯寶的這些交技花篆,吉瑞圖案中,不難找到故宮建築群中裝飾紋樣的影子,建築裝飾紋樣是深深烙在李堯寶記憶中的烙印,而李堯寶的哥哥李琦是泉州地區的刻紙能手,逢年過節或是紅白喜事,按泉州的習俗都離不開刻紙製品,從過年用的門箋、福符、春字、福字、喜事用的盤花、鏡花、十八垛眠床上的金箔裝飾畫,到喪事用的紙料,棺木花樣、壽、福、香爐、跡古,西方接引二十四孝等等。民國時期還隨處可見。正是這種奈以生存的環境、氛圍,使泉州刻紙呈擴大的態勢得於流傳,所以,李堯寶在從事油漆畫的同時跟隨哥哥李琪學習刻紙,後將“刻紙”這種鏤空透刻的技藝套用在雕刻油漆畫紙模製作上,以提高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它的初衷是把它當成一種製作工具的技藝,“紙模”在得到業內同行的認同後,並廣泛運用於印花布、刺繡、木刻、石雕等行業,當成工具紙模,因此,李堯寶的刻紙藝術圖案聚閩南地區眾多傳統民間藝術門類的精華,李堯寶在不斷的勞動實踐中,又吸取了國畫白描的清秀、簡捷明快的特點,創作了大批藝術性、觀賞性較強的藝術圖案,使泉州刻紙從藝術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和突破。刻紙圖案行銷海內外及東南亞華人華僑居住區最為盛行。五十年代,在政府的關心鼓勵、扶持下,李堯寶更是努力創作並帶出一批十幾名學徒,李堯寶還把刻紙技藝和料絲藝術相結合,創造出富麗堂皇的無骨刻紙料絲花燈。
李堯寶的無骨刻紙料絲花燈與歷史文獻中記載的料絲花燈有不同之處:傳統料絲燈是以料絲冷卻後的硬度為支撐力,加上繪畫成燈,而泉州李堯寶的無骨刻紙料絲花燈整盞燈沒有絲毫的竹、木、鐵作為骨架,全靠燈身整體結構平衡力作為支撐。它是以紙板經過精心細緻的鏤空雕刻製成燈型,同時在燈體上刻有各種裝飾藝術圖案,再用均細晶瑩的玻璃絲貼上在燈體圖案的背後,燈的頂部加上“古蓋”古蓋類似古建築的屋面,古蓋四邊裝上凰鳳、蝙蝠、金龍為頂草,燈身以交技纏草為角草,並施於絢麗多彩的手工彩繪,然後拼合成燈,再在古蓋的頂草、燈身的角草、燈底配上各種適宜的珠綏,拼燈完整後裝上圓形電燈泡,李堯寶的無骨刻紙料絲花燈結構非常巧妙,當燈光一亮四面玲瓏,八面透光,垛垛刻紙圖案宛如浮雕一樣襯托出來,圖案的背景,由於條條料絲的折光,微風吹動,道道光柱令人眩目,光芒交錯,微風吹拂燈綏搖弋,整盞燈更顯得雍容華貴、富麗堂皇。所以說李堯寶是料絲花燈的繼承人與創新者,無骨刻紙料絲花燈是在原料絲燈的基礎上加以創新,把刻紙藝術的工藝移植到料絲燈上,使刻紙藝術在料絲花燈上得到高度的呈現。李堯寶不僅繼承了傳統料絲花燈的工藝,並賦予料絲花燈新的生命,使它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眼前,使名貴古燈更加燦爛奪目,美妙動人。
李堯寶刻紙料絲藝術品種繁多,內容豐富多彩,初略統計:刻紙分六大類別,現存圖案紋樣逾千,料絲藝術發展至今有:彩燈、畫框飾品、小型掛飾、掛燈、桌燈、壁燈等五大類別,上百個品種。

燈式造型

有圓形、四方形、六方形、棱形、花籃形、魚形、瓶形、扇形、卷書形、扇形、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
品種有:吉祥如意燈、雙魚燈、玉簪燈、恭燈、慶燈、繡球燈、多角燈、卷書燈、雙鯉燈、金尊燈、花籃燈、金瓶燈、金蛇狂舞燈、玉蓮燈、金鳳來儀燈、鼓燈、雙獅戲球燈、雙龍戲珠燈、雙鳳朝陽燈、慶燈、漁家樂燈、五星燈、飛天燈、絲路花雨燈、古城新韻燈、百花祝福燈、和平海絲燈、南曲傳雲霄燈、伊斯蘭風情燈、金猴鬧春燈、仙桃祝壽燈、龍馬精神燈等等。
相關器具
相關器具:刻紙、料絲花燈以刻刀為主要工具,整套必備的工具有:刻刀、蠟盤、磨刀石、修刀的削刀。

傳承譜系

油漆畫師李九史,男,李堯寶的父親,李九史的父親也是泉州地區傑出的油漆畫師,李九史的畫工精細,他經過長期的勞動實踐,形成自己的畫風和風格,在當時的行業內部享有較好的聲譽,後把手藝傳給李堯寶,李堯寶吸取了家傳手藝的精髓,入過私塾,並師從李九史學習繪畫,勤奮好學的李堯寶還潛心臨描“芥子園畫譜”等美術專業書籍,同時也跟隨哥哥李琦學習刻紙技藝。
李琦,李堯寶的哥哥,當時以刻門箋、福符、喜花、紙料為生,因刀功精細,所做產品暢銷,門箋福符是閩南地區過年過節必用之物,李琦過逝後這些產品的生產由李堯寶繼承,直至八十年代還在流行,如今,過年時,還可看見有人家張貼。
由於市場需求量大,在李堯寶的出生地泉州市棋盤園一帶許多人都到李堯寶家中領取半制品到家中加工門箋、福符等。五十年代初,在政府的關心扶持下,李堯寶發起倡議,組建工藝美術工場,眾推為“場長”,他的獨女李珠琴在十七歲時也到“美術工場”參加工作,當時的李堯寶在藝術創作上已進入成熟期,創作了許多陽刻藝術圖案,精美華貴的料絲花燈並行銷海內外,因他的技藝精湛和突出貢獻。1956年當選為全國藝人代表大會代表,1961年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1955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李堯寶刻紙集》由國際書店向海外發行李堯寶刻紙料絲藝術,李堯寶的《荷花魚狗》陰刻圖案在前蘇聯參加國際大展並獲史達林和平獎,從五十年代中到六十年代中期李堯寶陸陸續續收授學徒十八人,在李堯寶無私的言傳身教之下個個刀功了得,在當時號稱十八把刻刀。

項目認證

1、伴隨著節慶活動產生和發展而形成的對傳統民間民俗習慣的依存性特徵。
2、在節慶活動中的主要作用為觀賞,其次是照明,觀賞、照明的同時存在,在節日的活動中形成共存性特徵。
3、料絲藝術聚刻紙、油漆彩繪、燈藝、料絲鑲鉗藝術於一體,燈體上的裝飾紋樣吸取了窗欞、裝飾花紋、國畫花鳥、木刻紋樣、刺繡紋樣等多門類藝術造型於一體,因而具有由多種傳統民間藝術形成的多源性特徵。
4、李堯寶的刻紙、料絲藝術即包含家傳的手藝,又吸取傳統料絲燈的技術,因而形成了由本土和外來技藝相結合而形成的融合性特徵。
5、料絲藝術不僅形式造型多樣,品種繁多,並廊括了骨架燈和針刺燈的形式,形成品種、樣式的豐富性特徵。
6、料絲鑲鉗藝術在全國僅存泉州市鯉城區尚保留有這門手藝,且唯李堯寶家傳的第一代、第二代傳人有按照創始人李堯寶的藝術風格和工藝流程在製作料絲藝品,技藝純熟者,僅三人而已,因而形成李堯寶料絲藝術的稀有性特徵。
7、料絲藝術是由雲南傳入江蘇丹陽,又流傳入京,繼而傳入泉州後,經發掘創新,保留至今,而形成了料絲藝術的傳奇性特徵。
8、料絲藝術由於做工精細,透光性能好,在人們生活習俗中常被當成“添丁”的寓意而被收藏,形成由寓意圖案構成的象徵性特徵。
9、由於料絲的折光性能,再加上鏤空透雕紙板的精美,和油漆畫風格彩繪的絢麗多彩,燈光亮時,微風吹動,盞燈有許多不同角度的折光在閃動,晶瑩剔透,更是亮麗流光溢影,燈身所飾玻璃珠亦如星星般閃閃爍爍,從而構成高雅華麗的料絲藝術的觀賞、收藏性特徵。
10、料絲藝術完美無瑕地套用在花燈製造上,為了保留原有雲南抽絲成燈的料絲燈球無骨架支撐的特徵,而運用閩南古厝古建築中的“站檔”“頂梁”的力學原理,使料絲花燈得以保留無骨架特徵,而形成仿古建築講究平衡點支撐力的摹仿性特徵。

學術價值

(一)學術價值:
1、在中國燈彩歷史中,大概分宮廷用燈和傳統民間彩燈兩大類,料絲花燈藝術以宮燈造型為主要造型體載,作為古代宮廷彩燈的縮影,料絲花燈藝術的發掘,搶救和保護將帶動和促進李堯寶刻紙料絲藝術的弘揚。
2、因為料絲花燈藝術包含了閩南地區古建築的所有裝飾紋樣、形式、又有古建築力學原為主要特徵,從另一個角度說料絲花燈的無骨架結構也是古建築結構的縮影,對研究古建築、油漆畫、磚雕、泥雕、木雕的傳統裝飾紋樣具有很高的參考、借鑑價值,對豐富和完善現代仿古建築設計將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
(二)實用價值:
1、刻紙、料絲藝術不僅能裝飾美化人們的生活空間,陶冶人們的情操,提供人們的精神食糧,有利於精神文明建設。
2、它是閩南裝飾藝術的濃縮性產物,藝術含量高,即可觀賞,又可收藏。發掘、搶救、保護、弘揚刻紙、料絲藝術對閩南地區乃至全國的精神文明建設,豐富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民眾的文化素質,促進人們全面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更豐富刻紙文化,無骨刻紙料絲藝術文化內含。

瀕危狀況

泉州李堯寶刻紙、料絲藝術雖然在省政府、泉州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等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作了許多發掘、搶救、繼承、弘揚工作,也參加過許多文化活動,但仍然存在著不少難以解決的問題:
(一)刻紙、料絲藝術賴以生存發展的社會基礎發生了變革,一些傳統民俗日益談化,人們對生活空間的裝飾品味發生變化,人們追求新的文化內容簡介,西式結構建築和裝飾手段,使傳統刻紙、料絲藝術的生存空間受到大幅度壓縮,人們只在購買生活日用必須品後才考慮到奢侈品的需求,刻紙、料絲藝術退出了人們日常習俗所必須的地位,對刻紙、料絲藝術的發展構成威脅。
(二)由於“文革”的衝擊,李堯寶所帶的學徒相繼轉行,自謀出路,唯他的女兒、孫女尚執著地繼承李堯寶刻紙、料絲藝術,以個體經營的形式,有投資無收入地勉強維持著李堯寶刻紙、料絲藝術陳列館、入不敷出的現狀使李堯寶刻紙、料絲藝術館面臨著關閉的地步。急需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扶持。
(三)由於“文革”的衝擊,使刻紙料絲藝術生產力、生產規模嚴重縮水,一度銷聲匿跡,退出經濟、貿易市場,致使新時期新一代青少年對李堯寶刻紙,料絲藝術感到陌生,甚至表示不了解,泉州有這么精美雅致的料絲藝術,更不用說李氏刻紙絕技的傳授和下一代接班人的傳承問題,李堯寶刻紙、料絲藝術的發展舉步維艱,瀕危狀況日益嚴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