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智,染整專家。20世紀50年代主持棉布硫化染料染色性能和工藝的研究,解決了硫化元布發脆和硫化藍布不耐摩擦、穿著露白等問題;在50年代西北第一印染廠的籌建、70年代蘇州棉布印染廠的技術改造和80年代深圳華聯紡織工業區的建設等工作中,也都做出了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培智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23年10月10日
- 職業:染整專家
- 畢業院校:上海南洋中學
- 代表作品:《論直接染料染棉的研究》
人物概述,生平簡介,技術成就,社會評價,主要論著,
人物概述
李培智,染整專家。20世紀50年代主持棉布硫化染料染色性能和工藝的研究,解決了硫化元布發脆和硫化藍布不耐摩擦、穿著露白等問題;70年代從事滌棉布過氧化氫漂白的機理研究,證實了它對環境沒有污染、對設備沒有腐蝕,可以達到與亞氯酸鈉漂白相當的白度水平。在50年代西北第一印染廠的籌建、70年代蘇州棉布印染廠的技術改造和80年代深圳華聯紡織工業區的建設等工作中,也都做出了貢獻。
生平簡介
李培智,字濬卿,1923年10月10日出生於上海。1943年畢業於上海南洋中學,1947年滬江大學化學系畢業後,投考中國紡織建設公司,進中紡公司第二屆印染專業進修班深造結業,分配在上海第六印染廠(後稱元通染織廠)任助理技術員、技術員、技師、染色車間主任、計畫科長等職。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由紡織工業部抽調去西安,參與我國自行設計的西北第一印染廠的籌建工作,任計畫科長兼染色車間主任。期間,因土建尚未開始,被借調到紡織工業部紡織科學研究院任課題組長、工程師,承擔科研任務,歷時兩年。課題完成後,回廠任染色工程師兼廠科研所副所長。1959年,被西安市科學院聘為兼職研究員。1960年,調往陝西省紡織科學研究所任染化研究室主任。除承擔省內任務外,還接受紡織工業部下達的科研項目及部紡織科學研究院下達的科研協作項目。“文化大革命”中,李培智下放勞動,後恢復工作,並繼續任染化研究室主任職務。1974年,調往蘇州棉布印染廠(現蘇州印染總廠)任工程師、總工程師、副廠長。1980年借調任蘇州市紡織工業局工程師、高級工程師,主管紡織印染科技工作,併兼印染課題的研究,主編《蘇州紡織》刊物。
1986年,借調到深圳華聯紡織(集團)有限公司任工程師、高級工程師,並任華聯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參與生產管理、新廠籌建以及華聯紡織(印染)工業區的總體規劃,並在深圳聯昌印染、東吳染織、南華印染和東南絲綢等四家新建公司董事會任職。
1991年,李培智從深圳回江蘇退休,受聘在香港萬盛羽毛企業有限公司等多家港資公司協助工作,並且參與江蘇幾家工廠研發特闊棉防羽絨布的技術工作,獲得顯著進展。現仍被蘇州印染總廠聘為高級顧問、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技術成就
李培智1947年在上海滬江大學畢業前,就在教授王箴博士的指導下,試用熱力學、動力學的理論研究直接染料染棉過程中的親和力、上染率等工藝參數以及色澤堅牢度等的變化規律,寫成《論直接染料染棉的研究》論文。該研究論文的內容、觀點與1950年才面世的維克史道夫(Vickerstaff)所著《染色物理化學》(The Physical Chemistry of Dyeing)一書吻合。
1956年,李培智在紡織科學研究院承擔“棉布硫化染料染色性能與工藝的研究”項目,擔任其中硫化元布發脆、硫化藍布不耐摩擦露白芯兩課題的組長。探明了硫化元染料結構特別容易脆布的原因,是由於染料中含有游離硫,在加工中強烈氧化或洗滌不淨,使布面偏酸性,加之庫貯環境差,日久游離硫氧化成硫酸促使纖維素分解所致。他提出了解決和防止措施,包括禁用紅礬等強氧化劑,布面中和後再加抗酸的鹽處理,收到良好的效果。
關於硫化藍布穿著露白,顯然是染料透染不良、浮色嚴重所致。他三下遼寧熊岳印染廠,協作研究提出了硫化藍半懸浮體軋染後再用染缸還原的新工藝。此項工藝大量投產,解決了染色不透芯、穿著發白的問題。所撰論文《硫化藍布染色討論》發表於《染整通報》,引起國際印染界的關注,被日本《染色工業》翻譯發表。
20世紀60年代,織物樹脂整理在歐、美、日普遍風行。李培智預見到在我國也會有發展前途,就在工余時間收集國外百餘篇主要文獻,分析整理成《棉布防縮防皺化學整理進展的現狀及其動向》,在《紡織技術》分期發表,及時介紹了國外的經驗,使國內的起步研究少走了彎路。他還率先和其他科技人員一起開展研究,接著又參加紡織工業部技術司組織的在上海第一印染廠進行的合力攻關,解決粘膠織物樹脂整理後的回彈性與撕破強力指標的矛盾。他在攻關組中擔任情報資料組長,參與撰寫了《粘膠織物樹脂整理試驗資料》。他還在上海科學會堂發表講演,向有關技術人員介紹樹脂整理的基本知識和攻關組的研究成果。
粘膠織物樹脂整理項目攻關結束後,紡織工業部又組織了棉布樹脂整理攻關,指定在上海第一印染廠由陝西和上海兩地科技人員進行對比試驗。李培智組織陝西省紡織研究所染化室人員參加,優先達到了部要求的鑑定成果。
20世紀50年代以後,棉布前處理中以雙氧水作為漂白劑的工藝已趨成熟,我國染整界對此產生了廣泛的興趣,由此引發了“亞漂”和“氧漂”孰優孰劣的爭論。儘管在工藝上二者都可採用,但對棉纖維素內在質量影響如何,國內尚無有關報導。於是,紡織工業部技術司下達“亞氯酸鈉和雙氧水漂白對棉纖維素化學結構的影響”專題到陝西省紡織研究所。李培智擔任課題組長,與西北第一印染廠合作,完成了兩種漂白劑在正常生產條件下半制品的採集、測試和分析。此後,他和駱德勛合作寫成《過氧化氫和亞氯酸鈉漂練對纖維素結構的影響》論文,從理論上證實了雙氧水漂白與亞氯酸鈉漂白工藝相比的優越性。該文發表於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棉布染整學術討論會論文選輯》。
進入20世紀70年代,滌棉布在國內流行。日商大力提倡並銷售各種型號的亞氯酸鈉漂白設備(簡稱亞漂機),一些染整企業爭相引進,紡機廠也爭相製造亞漂機,“亞漂”和“氧漂”孰優孰劣的爭論重新掀起。李培智在已占有的大量有關“氧漂”資料,並對“氧漂”的機理和實踐已有相當研究的基礎上,開始蒐集“亞漂”的文獻和樣布,通過比較研究,得出“氧漂”完全有超越“亞漂”的可能。接著從事“滌棉布氧漂工藝”的課題研究,獲得巨大進展,多次在全國學術會議上力陳研究成果,論證“氧漂”的優點,闡明採用“氧漂”工藝同樣可達到“亞漂”的白度水平,即使對漂白滌棉布也能適用,對花色布的前處理更毋庸置疑。綜觀“氧漂”的優點,包括白度好、毛效更好、設備不需進口等;而“亞漂”的缺點,如二氧化氯污染,設備要用含鈦不鏽鋼板,以及漂白劑亞氯酸鈉需進口等問題,在“氧漂”就不存在。上述觀點獲得紡織工業部有關領導的重視,立即由部抽調專門人員在上海第七印染廠進行比較研究,終於得到確認。他撰寫的論文《滌棉布過氧化氫漂白工藝與設備的探討》在1979年南寧年會上宣讀,接著在《紡織學報》上發表。
20世紀80年代初,國際市場出現“苧麻熱”。苧麻是中國特產,但由於當時我國的苧麻加工技術相對落後,大量的原料和初級品麻餅、麻條出口,而經國外加工後,可製成各種高檔服裝、裝飾布、床上用品等,獲利豐厚。李培智與郁允斌等在全國苧麻學會上提交了《對苧麻產品採用棉型印染後整理加工的商榷》論文,引起紡織工業部的重視。1984年,部下達“苧麻織物染整工藝設備及產品開發”攻關項目,由蘇州市紡織工業局承擔,李培智負責這個項目並主攻染整工藝,與中國紡織大學、部紡織科學研究院以及蘇州地區十多家單位組成“產學研”項目組,經過精心組織、協同攻關,按期完成並通過鑑定。李培智除了全面總結和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外,還從苧麻的風格特點出發,制定了適應性的織物染整成套加工工藝。這項科研成果的推廣套用,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擺脫了大量出口原料麻餅、麻條的現象,擴大了紗、布、印染成品的出口,為苧麻紡織品的深加工和多創匯做出了貢獻。
1991年,江蘇開發供出口的特闊棉防羽絨布。已退休的李培智受聘擔任香港萬盛羽毛企業有限公司顧問,在無錫、蘇州等地,駐廠幫助研究開發,歷經六年之久。在他的指導和直接參與下,先後解決了外銷產品的色澤、透氣性、光潔度、柔軟度、緯斜、縮水率、不帶致癌性物質等多項超國家標準要求的問題,組織生產約500萬米,出口歐美、日本等國。《蘇州老年報》曾以專題報導,褒揚了李培智的敬業精神和學術成就。
1956年,李培智奉調陝西參加籌建西北第一印染廠。該廠是在蘇聯專家指導下設計的。李培智努力運用曾在部紡織研究院工作的經驗,結合國情,改進了蘇聯專家在染色車間中不合國情的設計。如將硫化軋染機的兩隻大浸染槽取消一隻,前面加裝三輥軋染槽。這對提高印染棉布質量、簡化機械結構、節約染化料、減少污染、方便換色、便於打樣均有好處。
1974年,李培智調到蘇州棉布印染廠工作。當時由於設備陳舊,管理落後,產品正品率長期不能過半。他就住在廠里,日夜奮戰,提出改革方案:淘汰舊設備,加添絲光機等新設備,求援二手合格設備軋染機,將廠內兩台普通拉幅機改造為熱風拉幅機,熱熔軋染機加裝控溫裝置等;聘用各主要設備退休熟練擋車工;添置化驗室及質監科儀器;嚴格質量管理,加強勞動紀律,使質量逐步上升;力主增產滌卡中長織物等,使當時的棉印染小廠逐漸改造成為具有兩條生產線的中型廠,正品率躍升到95%,連年增盈,並將利潤積累集資用於籌建分廠。籌建期中,他兩處奔走,統籌安排,終於提前完成了建廠投產的任務。
1986年,李培智借調深圳華聯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任總工程師後,除參加總結合資的中冠印染廠的成功經驗外,還在公司組織下,舉辦了十次全國經驗交流會。接著為籌建中的華聯紡織工業區選址並做整體布局安排。當時要求幾個大中型印染後整理廠集中分布在一起,設計院還要求一次性提供全區的基礎資料;但執行的結果是談一個、建一個;加上特區對“三廢”污染的限制,工作難度較大。他反覆研究,逐一解決,保證了深圳速度和質量。一年後聯昌印染有限公司在三層主廠房內首先試產成功。
社會評價
李培智熱心學會工作,自始至終積極參加各級印染學術活動。早在1947年,即為中國染化工程學會會員,並任《染化月刊》編委、《纖維工業》月刊特約撰稿人。1956年,任陝西省紡織工程學會編審委員。1974年,任蘇州市紡織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江蘇省紡織工程學會染整專業委員會委員、主任委員,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染整專業委員會委員兼組長。1986年任深圳市紡織工程學會印染組長。1990年4月在深圳召開的第一屆國際印染塗料套用學術討論會,他擔負會議的籌備工作,曾專程赴港聯繫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紡織學會以及歐、美、日各國駐港機構的專家為會議內容做安排,使會議開得很成功。李培智公開發表論文著作50餘篇,其論文的學術性和創見性曾引起國內染整學術界和政府行業決策的高度重視。
早在1947年,李培智就擔任中國染化工程學會舉辦的上海南區染化夜校教務室主任兼教師。1956年後,他利用熟悉英語和自學德、俄、日等多門外語,對青年技術人員輔導外語,指導他們查找國外文獻。他一貫注重與大專院校密切合作,請專家、教授來所講課,對來廠實習師生詳加指導。
主要論著
1 李培智.還原染料新浸染法.染化月刊,1947(7):33
2 李培智.硫化染料卷染理論與套用.纖維工業,1950(2):48
3 李培智.硫化藍布染色討論.染整通報,1957(1):12-19
4 李培智.硫化藍布染色討論.染色工業[日],1957(7):29-39
5 西北第一印染廠科研所(李培智,姚永德).提高凡拉明藍布染色牢度研究.北京:紡織工業出版社,1961
6 李培智,駱德勛.過氧化氫和亞氯酸鈉漂白對纖維素結構的影響.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棉布染整學術討論會論文選輯.北京:中國財經出版社,1963
7 紡織工業部粘膠織物樹脂整理工作組.粘膠織物樹脂整理試驗資料(結果部分).1961.9
8 李培智.棉布防縮防皺化學整理進展的現狀及其動向.紡織技術,1963 (2):19-24;(3):25-30
9 李培智.滌棉布的前處理.滌棉布染整技術交流資料(第二輯),1974:1-11
10 李培智,毛熹華等.滌棉布燒鹼鹼煮—過氧化氫漂白工藝試驗.滌棉布染色技術交流資料第二輯,1974:89-102
11 李培智.滌棉布漂白工藝的趨向及其評述.無錫全國會議技術資料.1973
12 李培智.滌棉深灰卡其熱熔和懸浮體軋染工藝.滌棉布染整技術資料彙編(第三輯),1977:198-211
13 李培智.滌棉布過氧化氫漂白工藝與設備的探討.紡織學報,1980(5):59-66
14 李培智,郁允斌.對苧麻產品採用棉型印染後整理加工的商榷.全國苧麻學術討論會論文.1984.10
15 李培智.苧麻染整工藝及其產品開發技術總結.1985.12
16 李培智.我對染整工業現代化討論的一些看法.北京:紡織科普報,1995(11):25;1995(12):10;染整科技,1996(6):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