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濟

李善濟

李善濟,號小康,通江縣板橋口甘樹壩人。清同治九年(1870)正月二十日生,聰明早慧,15歲入縣學,18歲補廩,均名列前茅,“冠保(寧)九署”。其性詼諧,放浪形骸,不拘於禮,有李白之風,人稱“仙李”。幼肄業於牛腦山太虛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善濟
  • 出生地:通江縣板橋口甘樹壩
  • 出生日期:清同治九年(1870)正月二十日
  • 逝世日期:民國10年(1921)
人物生平,相關事件,作品一覽,

人物生平

李善濟,號小康,通江縣板橋口甘樹壩人。清同治九年(1870)正月二十日生,聰明早慧,15歲入縣學,18歲補廩,均名列前茅,“冠保(寧)九署”。

相關事件

其性詼諧,放浪形骸,不拘於禮,有李白之風,人稱“仙李”。幼肄業於牛腦山太虛庵。庵內供一菩薩名送子娘娘,每年六月送子娘娘廟會,遠鄉近村想生兒子的婦女,必前往參拜,求娘娘送子,庵僧藉以斂財。屆期必蒸饅頭,塗以紅,名“紅桃”,宣稱:“吃娘娘座前紅桃一顆,定生兒子一個。”還願時,以紅桃折合善功錢。幼年時的李善濟,識破庵僧陰謀,寫詩揭穿“紅桃”騙局:“子果由神送,胎身定不輕。為何閨閣女,也有小兒生?閨女胎懷子,紅桃並未吞。娘娘偏要送,太不懂民情。”
李善濟博聞強記,長於聯語。鄉友姚宗邦,性耿直,有俠義之風,游揚州溺死,李善濟撰輓聯憑弔:“鯁骨葬江魚,劍掛蘆邊,琴掛蘆邊,想秋水伊人,宛在?宛在?指波心之水而宛在;雄風海怪,魂游天際,神遊天際,望家鄉何處,歸來!歸來!跨揚州之鶴以歸來。”平溪五童壩文生朱制堂六旬晉二壽辰,恰逢其子朱朴人補廩,設宴慶賀,祈寫楹聯。李善濟信手寫出:“吾老矣,黃卷何為,但做個海燕秋閒,君苗試罷先焚硯;爾勉哉,青雲作伴,直趕上櫻桃春宴,溫公年少一簪花。”以《晉書·陸機傳》中“君苗(崔君苗)見兄文,輒欲燒其筆硯。”和司馬光19歲中進士的典故鼓勵朱朴人奮志苦學。
宣統二年(1910)任灌縣視學,在青城山撰寫394字長聯,對仗工整,聲韻鏗鏘,寓意深遠,氣勢宏大,情景交融。上聯,以青城山為中心,“縱橫八百里輿圖”,看“雪嶺騰光"、“錦江春漲”,思“峨嵋秋月"、“玉壘浮雲”、“劍門細雨”,繪出“青城天下幽”的特色。下聯,以“上下四千年”中有關青城山的歷史軼事,神話傳說,抒發其遐思懷古的深情。在寫長聯時,還寫了《古銀杏歌》,後鐫刻於青城山天師洞石碑。
民國元年(1912)春,板橋口慶祝民國成立。李善濟又信筆揮毫,寫出巨幅對聯以抒壯懷,其聯為:“以攝政王始,以攝政王終,二百年妄自稱尊,擾亂中華;該大漢國興,該大漢國盛,十八省聯邦獨立,震盪全球。”民國初任通江視學。民國8年(1919)春,李善濟反對鄭啟和強收捐稅“十元半”,毅然辭去通江縣視學,回板橋口過隱居生活。並寫了一首悲天憫人的詩:“斷無名士不標騷,騎馬年年過板橋。笛里江山懷故國,酒邊風雨送春朝。天涯鴻爪青城遠,地迥龍門北斗高。安得新蒲為彩筆,盡書心事一條條。”還在門上寫了一幅楹聯:“名士豈虛生,小則為霸,大則為王;全才堪自信,文不借筆,武不借刀。”
民國9年(1920)2月,岳州丁睿任通江縣知事,器重人才,與李善濟相敬而交。翌年2月離職回岳州時,李善濟寫詩送別:“德星久聚首難分,忽唱驪歌耳怕聞。正喜青琴識曲何堪白髮又離群。一江秋水旌旗遠,全縣蒼生感佩深。倘到岳陽樓上望大巴山上有奇雲。”
李善濟於民國初遷板橋小東坪閒居,山高林深。民國10年臘月,鄉鄰胡明和請客,善濟赴宴晚歸,被人暗殺,年僅51歲。

作品一覽

青城山長聯
上聯:
溯禹跡奠岷阜以還,南接衡湘,北連秦隴,西通藏衛,東峙夔巫,蔥蔥鬱郁,縱橫八百里輿圖。試躡屐登上清絕頂,看雪嶺光騰,紅吞滄海;錦江春漲,綠到瀛洲。歷井捫參,須臾踏蝸牛兩角,爭奈路隔蠶叢,何處尋神仙帑庫。丈人峰直牆堵耳!回想峨眉秋月,玉壘浮雲,劍門細雨,尚依稀繞襟袖間。況乃夜朝群岳,聖燈先列宿柴天;泉噴六時,靈液疑真君唾地,讀書台猶存芳躅,飛赴寺安敢跳梁!且逍遙陟檐卜崗,渡芙蓉島,都露出廬山面目,難遽追攀。樓觀互玲瓏,今幸青崖徑達,問當初華渚姚墟,銅鑄明皇應宛在。
下聯:
自軒壇拜寧封而後,漢標李意,晉著范賢,唐隱薛昌,宋征張愈,烈烈轟轟,上下四千年文物。漫借瓻考前代遺徽,記官臨內品,墨敕親頒,曲和甘州,霓裳同詠。鸞章翠輦,不過留鴻爪一痕,可憐林深杜宇,幾番喚望帝歸魂。高士傳豈欺予哉!莫道趙昱斬蛟,佐卿化鶴,平仲馳騾,悉縹緲若遐荒事。兼之花蕊宮詞,巾幗共譙岩競秀;貂蟬畫像,侍中與太古齊名,攜古琴御史曾游,吹長笛放翁再往。休提說王柯丹鼎,譚峭靸鞋,那堪他沫水洪波,無端淘盡。英雄多寄寓,我亦碧落暫棲,待異日龍吟虎嘯,鐵船賈郁定重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