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仁(山東德州學院中文系副教授)

李友仁(山東德州學院中文系副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友仁,1931年4月生,重慶長壽人,大學文化,山東德州師專(現山東德州學院)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國古典文學、中國語言文字學、中國教育學、中國傳統文化及哲學。主要著作有《易學通解》(遼寧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1996年《中國哲學年鑑》評價給予充分肯定),獲1996年山東省教委全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獲1997年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友仁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性別:男
著作介紹,獨抒新見功垂後人,

著作介紹

《易學通解》
目錄
序 張岱年
前言
緒論第一章 易學起源
《易學通解》李友仁著《易學通解》李友仁著
第二章 易學失誤
第三章 易學失誤補正
第四章 易學與哲學
第五章 易學與科學
第六章 易學先後天說
第七章 易學與二進制數學
結論
一、太極系統模型是世界上最早的巨觀與微觀宇宙模式
二、太極圈變乾坤圈演示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宇宙萬物發展變化演示法
三、陰陽系統符號是世界上最早的宇宙通用符合
四、河圖、八卦、洛書占卜術是世界上最早的決疑法
五、中國的陰陽曆是世界上最早的最科學的曆法
六、六十四卦是八圭用於占卜改稱八卦時必然出現的陰陽組合符合
七、《周易》是占卜之書或占卜易學之書,非哲理易學之書
八、《易傳》是解釋《周易》闡述占卜易學和哲理易學的資料彙編
九、研究易學不能局限於對《周易》經、傳文字的註解詮釋
十、先天八卦、六十四卦方位次序錯出二進制數系統符號是一大奇蹟
十一、 易學三圖反映了易學正誤的各種理由和原因
十二、 易學三圖的正誤也反映在以後的各種易圖中

獨抒新見功垂後人

獨抒新見功垂後人—李友仁《易學通解》試評
王繼坤
李友仁先生經過近40年潛心研究,數年辛勤筆耕,一部近50萬字的易學研究新著一《易學通解》,於面世了(遼寧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筆者有幸較早地拜讀了此書,覺得此書論析獨到,新見迭出,誠如著名哲學家、易學家張岱年先生在其“序”中所言:“凡所涉及,具見心裁.”我認為此書是當令易研究中出現的一部力作,功不可沒。簡言之,該書至少在以下幾方面值得稱道。
一、深刻闡發易學本質,充分肯定易學歷史地位
做為一部易學研究專著,首先要回答的便是:易學究竟是一門什麼學問?對這樣一個問題,易學研究界固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多數都認為“它就是占卜算卦的學問”。對此,該書在第一章中就明確指出:“這樣認為是很不全面的,占卜算卦只是易學的一個分支,易學有許多分支,每個分支都是一門學間……易學就是中國古代的哲學。”這樣,它把易學提到中國古代哲學的高度去認識,就極大地拓展了人們對易學認識的視野。為了證明這一觀點的正確性,該書以翔實的材料和嚴密的邏輯推理,闡明了易學起源的“三源說”,就是太極系統宇宙模型源,陰陽系統記錄符號源,占卜系統隨機數理源。這就將易學的產生置於中國遠古廣闊的社會歷史的時空背景之上,從而否定了文王演八卦,伏羲畫八卦的偏狹認識。它又通過易學遠古三源的哲理性概括,總結出易學系統的時空六大觀點,就是:(一)整體統一觀,(二)陰陽對立觀,(三)矛盾轉化觀,(四)相對互補觀,(五)系統平衡觀,(六)全局和諧觀。這些觀點,至今仍不失為合乎客觀實際和規律的哲學觀點而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不僅如此,該書還概括陰陽系統符號的宇宙萬物變化觀及其六性(相對性、有序性、周期性、層次性、有限性、無限性),:占卜系統事物變化隨機觀及其六性(隨機性、因果性、規律性、或然性、數理性、可能性)並闡明易學是古代的認識論、辯證法等。這樣,就使人們對易學的哲理性進入了全面認識的階段。
易學象數義理精要圖示易學象數義理精要圖示
該書還詳細論述了易學與天文學、地理學、曆法學、氣象學、養生學、氣功學、中醫學、中藥學、政治經濟學、軍事學、外交學、代數學、幾何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遺傳學、心理學、美學等古代學科與現代科學的內在聯繫。總之,易學是科學,易學是中國古代人的智慧的集中體現。
自易學產生以來的五千多年間,自《周易》成書以來的兩千餘年間,許多人把它神秘化、程式化,僅反將其視為占卜易學,後來又將其演變為占卜迷信,從而嚴重歪曲和掩蓋了易學的真面目,其不良影響至今未能消除。現在,經過本書作者的闡發,使人們開始認一識到占卜迷信不等於占卜易學,占卜易學不等於哲理易學.而易學的本質是古代哲學,也是古代科學,它既包含自然科學,也包含社會科學,是古代“各門學問的總根本、總起源”。也正因如此,它在中國和世界文明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占有很崇高的歷史地位。那種讓易學被人利用來做為妄言吉凶騙人錢財的工具的可悲地位,再也不應有了。
易學太極圖易學太極圖
上面談到的一些觀點和認識,雖也曾有人從不同角度提出過,但卻沒有人這樣全面、系統地闡述過。對易學本質和地位的全面而新穎的概括,應該是本書的一大貢獻。
二、精心考究,對易學補其失正其誤
易學的起源相當久遠,按本書作者的考究,“當起源於遠古時期的仰韶文化階段,也就是距今約七千年至五千年左右的歷史階段。”在這漫長的歷史中,特別是在前期沒有文字,沒有圖畫,僅靠口耳相傳,很容易出現失誤。即使文字出現以後,由於記載有別,理解不同,也不可避免產出歧誤。這些失誤給易學的研究和套用帶來了極其嚴重的不良後果。所以,對易學進行補失正誤的工作,也就顯得特別的重要。
對易學進行補失正誤的工作,是一項非常困難的事情。由於它的前半部分屬於史前文化,文獻資料上基本沒有詳明記載,記載的是一些傳說,且各不相同,只能靠分析傳說及流傳下來的圖形符號、去偽存真,才會有進展,那怕對其中的一點做出補正,也要付出艱辛的勞動。本書作者以“不謬於古人,不惑於今人”的精神經過精心考究,終於發現了易學的種種失誤,略而述之,主要有以下七項:
1.太極圖得傳太極系統模型失傳;
2.八卦得傳陰陽符號系統失傳;
3.河圖得傳天地盤占卜器失傳;
4.洛書得傳太乙占盤失傳;
5.文字發明後記錄傳說的失誤;
6.《周易》成書後序位數失誤;
7.《易傳》成書後部分義理失誤。
該書不僅指出上述種種失誤,更為可貴的是盡力補其失正其誤。其補正的內容極為廣泛,現僅舉一例加以說明。作者經考辨得知做為易學權威之作的《周易》,竟然連八卦六十四卦的次序都搞錯了。而後人以為這是經書,不能更改,直到現在還有許多研究者照樣沿用。本書作者不僅指出這一歷史性錯誤,而且考辨出八卦的正確次序應當是震、兌、乾、離、龔、良、坤、坎、並用簡明方法演示出六十四卦的正確次序。
一篇學術論文或專著,如能在一個或幾個問題上有所突破,就很難能可貴了.而本書卻在類似的許多方面都有所突破,其功實在不可湮沒。
三、廓清易學發展中的種種迷霧,為易學研究開闢出一條新路
在易學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出現種種不同的傳說,產生各種不同地的流派,本屬正常現象。但怎樣看待這些不同的傳說和流派,卻往往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這就使得本來就較難理解的易學更難把握,給學習者和研究者帶來諸多麻煩與疑惑,以致被人們稱為“神秘學”,“難解的天書”。個別人更利用這一點,妄加解釋,將人們引入歧途。所以,廓清迷霧,辨明是非的工作,就是十分必要的事情了。
該書在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考究工作。比如關於易學起源的傳說有多種,該書舉出有代表性的四種:“一曰伏羲因隧皇之圖畫八卦說;二曰伏羲則河圖畫八卦說;三曰聖人則河圖洛書畫入卦說;四曰河圖即八卦說。對上述四說的來龍去脈及是否屬實,一一予以評說,認為只有第一種說法“比較合乎實際”,同時又澄清了一個重要史實,即所謂伏羲氏、隧人氏,並非指某一個人,而是指一個原始氏族,“實際上都表示中國古代社會的一個歷史階段或歷史時期”。這一說法如果成立,那么就不僅對易學,而且對中國歷史研究也是一個貢獻了。再如關於易學發展中形成的眾多流派問題,本書概括為八種,也一一加以評析.其中亦有不少新見,如言《周易》六十四卦的次序排列,既失易學規律,也失易學原理”;“後人以為卦、交辭為文王周公所系是不可信的”;《周易》一書的編纂時間,當在西周后期”;“《易傳》非孔子所作”等。這些都是易學研究中長期未能理清的問題,而本書都有了明確結論,確具振聾發聵之力。
該書還指明了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在易學研究上之所以有些問題長期不得解決,例如《周易》卦序排列不當問題,一拖就是兩千年,一直將錯就錯,且以錯為對,其原因就在於盲從經傳,迷信本本。所以,本書作者認為,在易學研究中要有所突破,就“首先要破除本本主義。不能認為只有本本上記載了的才能有,才算對”,尤其不能局限於對《周易》經傳文學的註解論釋上,只有在更廣闊的文化背景中去廣泛蒐集有關材料,並通過對儘可能全面的史料的研究辨析,才有可能辨清事物的真相,得出合乎實際的結論,並從而促進易學研究的新發展。這實際上是為易學研究指明了一條走出迷霧和歧路的正確途徑.
該書的另一大特色,便是精心製作了易學系列圖,如太極球、太極圖起源示意圖,太極球改制成太極圈示意圖,太極圈演化為乾坤圈示意圖,天地盤占卜方點陣圖,《河圖》改立體模型示意圖,八卦符號數字排列合理性示意圖等,計有上百幅,每一幅圖都製作精細、準確,有章法規矩。就拿人人都見過,幾乎人人都會畫的太極圖來說,能畫正確的卻不多,其畫法有許多講究和規矩。該書定的規矩有:(一)太極圖必須有子午線中軸;(二)陰陽根必在中軸半徑之半;(三)陰陽頭必以根為圓心作半圓;(四)兩半圓反交於中軸中心點;(五)陰陽尾必止於子午線兩端;(六)按時針旋轉方向頭順尾逆。以上可知其畫法要求之嚴格。其他各圖也類似。張岱年先生就評價說:“其‘易學總圖’確能反映在北半球的中國的四季氣候變化所表現的陰陽變化規律.使易學象數與義理得以貫通。”恕我淺陋,就筆者所見,雖確實看到過若干易學研究中草率粗劣的圖表,卻在此之前未曾見到過如此精細,數量又如此之多的易學示意圖.這無論如何也應該是此書的又一大貢獻。
當然,《易學通解》一書還有其他貢獻,這裡不能盡述;當然,該書由於內容太大,範圍太廣,涉及面太多,也有若干問題的論述不夠詳盡精當之處,本文不擬一一指出。但僅據上述幾點,該書就可以功垂後人,並在易學研究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