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社會兼職,研究工作,研究成果,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李厚文畢業後入職於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1979年任附屬第一醫院胸外科主任,1983年任中國醫科大學副校長。
1997年6月離休。
2019年8月20日8時46分,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卓越的醫學家、傑出的教育家,原中國醫科大學校長,第一臨床學院胸外科教授李厚文同志逝世,享年92歲。
社會兼職
曾兼任國際肺癌協會會員,第一屆中國國際肺癌學會主席,中國醫學基金會理事,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學會肺癌診斷、治療、諮詢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分會名譽主席,遼寧省醫學會胸外科分會首任主任委員,遼寧省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遼寧省肺癌防治協會終身名譽會長,中日醫藥協會副理事長,中日醫學教育中心主任;《日本醫學介紹》雜誌主編;是日本金澤醫科大學名譽顧問,日本國立濱松醫科大學名譽博士。
研究工作
自1955年開始,李厚文從事胸外科臨床及科研工作。40年來,在肺癌領域從流行病學、病理學、免疫學到臨床的早期診斷及對晚期癌的外科療法、放射療法、化學療法綜合治療方面有著深入研究及豐富的經驗。他較早地提出大腦預防放射及肝轉移插管化療預防,規範了各型肺癌的術前放射劑量與外科手術時期的關係,尤其在氣管、支氣管腫瘤外科治療方面,經多學科的合作進行實驗研究過渡到臨床,他所領導的這個領域始終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小細胞肺癌國際上一直認為是非外科適應症。但他遠在20世紀60年代初即提出應包括外科療法在內的綜合治療。由於取得了25%的5年生存率的效果,深受國際上重視,從此引向了國際間合作研究。主要著作有《肺癌的基礎與臨床》、《纖維支氣管鏡圖譜》等8部。他於1999年9月8日受IASLC(國際肺癌研究協會)委託,在中國舉辦了第一屆中國國際肺癌學術會議,任大會主席,從此中國肺癌研究及學術活動正式與國際接軌。
研究成果
他積累多年對癌的治療經驗,結合國際上對癌治療的新觀點出現“生物反應調節(BRM)理論”的認識,他敏銳地意識到中醫藥在此領域中的重要地位。他既求教於中醫理論,又用現代醫學實驗方法進行探索、充實、驗證,終於完成了這一新的化療輔助藥——參丹養正顆粒。
人物評價
李厚文教授是我國肺癌外科領域主要創始人之一,是中華醫學會醫療保健會診專家委員會唯一的胸外科專家。從醫70年來,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就,為我國胸外科領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