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蘭,女,壯族,1965年10月生,邕寧區蒲廟鎮人,1996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農民助理畜牧師,現任邕寧區蒲廟鎮良勇村黨總支部委員、婦代會主任,邕寧區野豬養殖協會黨支部書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冬蘭
- 外文名:Li Donglan
- 國籍:中國
- 民族:壯族
- 出生地:廣西南寧邕寧區蒲廟鎮
- 出生日期:1965年10月
- 職業:農民
- 主要成就:南寧市邕寧區野豬養殖協會會長
人物簡介,人生經歷,
人物簡介
李冬蘭 南寧市邕寧區蒲廟鎮良勇村黨總支部委員、婦代會主任,農民助理畜牧師。女,壯族。1965年10月生,廣西南寧人。中共黨員。依靠科技致富,引進野豬、肉狗、蠍子、勒得兔、美洲牛蛙、美國鷓鴣等珍稀經濟動物養殖,形成初具規模的規範特種馴養場,年收入10多萬元。無償向困難民眾提供養殖技術、送仔豬、建豬舍等,幫助10戶貧困農戶共50名農民脫貧。先後捐資10多萬元修建學校、鄉村道路等。曾獲1999~2000年度自治區優秀青年星火帶頭人、自治區科技種養能手、自治區三八紅旗手、自治區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三八紅旗手等稱號;2005年5月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
人生經歷
李冬蘭,一位平凡的女性。就是這位普通的巾幗,憑著自己獨到的眼光和非凡的勇氣,乾出了許多“鬚眉”不敢想像的事情——人工馴養野豬。她創辦的“廣西南寧市邕寧區良勇特種場”每年養殖野豬的純收入都在10萬元以上。 如何馴化養殖野豬,她查閱了許多報刊資料,這方面在國內還沒有先例。怎么辦?“路就是原來沒人走過的地方,走過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想起這句至理名言,堅定了她走養殖野豬這條路的信念。功夫不負有心人。1997年,她終於以高價買到了11頭還在吃奶的小野豬。看著這些全身布滿棕黃色條紋的可愛小野豬,李冬蘭如獲至寶。可是,這些被山民打死了母豬而被活捉到的小野豬由於還沒有斷奶。也不會吃料。不到3天就脫水衰竭死了4隻。亡羊補牢,未猶為晚。如何保得餘下的7頭小野豬至關重要。於是,她給小野豬餵牛奶、餵葡萄糖,利用產仔的母狗擔任“奶媽”。每天都不離小野豬左右,連晚上睡覺她都不嫌騷味把小野豬放入箱內搬到床前以便照料。就這么幾隻不到2.5千克重的小野豬,被她夜以繼日地精心護養,終於長成長臉獠牙、鬃發搖曳的大野豬。隨著野豬性成熟,李冬蘭發現母豬屬季節性發情動物,1年只產1胎,每胎只產4~6頭,繁殖力低,制約種群的發展。帶著這問題,她虛心請教畜牧專家,終於利用“反交法”成功地培育出四季均可發情、年產仔18~25頭的母野豬。這些改良後的母野豬不但克服了季節性發情的缺點,而且繁殖的後代生長快,是外觀和肉質都非常理想的野豬,一旦推向市場即供不應求。
李冬蘭致富了,但她沒有止步。除了擴大養殖規模外。她還發動民眾參與野豬人工養殖,並在種苗、技術、銷售等環節進行一條龍服務。在她的帶動下,廣西首府南寧市周邊形成了具有400多頭種群、年出欄近萬頭商品野豬的養殖基地。為了使人工養殖野豬項目做得更強更大。李冬蘭計畫租用53公頃的湖中島開展模擬野生環境的飼養方式,並利用“野豬島”進行集觀光、旅遊、狩獵、餐飲於一體的深度開發。力爭兩年內在首府大型農貿市場及超市設立“吃草野豬肉”銷售專櫃。
李冬蘭致富了,她想得更多的是那些需要幫助的鄉親。作為一名基層婦女主任,她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一直關注著身邊的弱勢群體,並以最大的能力去幫助他們。幾年來,她為本村的生態文明建設、失學兒童、病殘貧困戶及五保戶累計捐資近10萬元。她獲得了南寧市“十大傑出青年”、“自治區勞動模範”、 “廣西科技種養能手”、 “全區優秀青年星火帶頭人”、“全區農村優秀人才”、 “自治區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民族進步模範個人”等光榮稱號,並受到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的 親切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