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坡

[公元一六五一年至一七二三年]字皋軒,號耝卿,福建安溪人,李光地之弟。

基本介紹

  • 本名:李光坡
  • 別稱:茂夫
  • 字號:字皋軒
  • 所處時代:清朝
  • 出生時間:一六五一年
  • 去世時間:一七二三年
  • 主要成就:清御賜“教忠”欽賜“道通月窟天根里人在清泉白石間”匾額
簡介,縣誌記載,家族成員,

簡介

生於清世祖順治八年,卒於世宗雍正元年,年七十三歲。少受學家庭,宗尚宋儒。弱冠為諸生,次第講治十三經,濂、洛、關、閩書,旁及子、史。質不甚敏,以勤苦致熟。家居不仕,數十年用心經學,精勤不輟。性至孝,父病篤,焚香禱天,燃及掌亦不知。雍正元年,有司舉應孝廉方正,巳寢疾不能試。未幾,卒。光坡著有《皋軒文編》四卷;《清史列傳》其論學主程、朱,論《易》主邵子。壯歲,專意《三禮》,積四十年之久,成《周禮述注》二十四卷,《儀禮述注》十七卷,《禮記述注》二十八卷,並傳於世。

縣誌記載

李光坡,字耜卿,別號茂夫。生於清順治八年(1651)。大學士光地的胞弟,童年即接受家學。受光地影響,光坡早期崇尚宋儒,還學習鄉先正明蔡清著的《四書蒙引》、《易經蒙引》及林希元著的《易經存疑》等書。他資質並不聰敏,但勤苦攻讀,終致爛熟。
光坡20歲為縣書生,喜歡閱讀秦、漢以上書籍,依次鑽研十三經、《昌黎全集》及濂洛關閩理學各派名著,旁及諸子和歷代史冊。壯年以後,專攻《三禮》。他認為對《三禮》的研討,宋代已漸衰微,到明代幾於斷絕,而《儀禮》更是罕有學習的。他積40年的光陰,寫成《三禮述注》69卷。主要依據漢儒鄭康成的論點,融會漢、唐各家學說,疏註解釋,簡要明確,不支離破碎,也不炫耀深奧廣博,自成一家之言。閩派學者通曉漢學,是由光坡開始的。
光坡長期家居不仕,中年以後,放棄科舉業,授徒講課,專心治學。平生論學。以程、朱為主;論《易》以邵雍為主,兼取揚雄《太玄》的觀點,以發明性理,閘述大義。康熙四十五年(1706),光坡入都,與兄李光地共同講論研習。這期間,他著《性論》3篇,對理氣的先後動靜,反覆認真論辨,以此訂定近代儒者持論的差誤。回鄉時,光地贈詩:“後生茂起須家法,我老棲遲望子傳。”對光坡寄予殷切的期望。
光坡還精於歷算,著文論述聖人作歷之原,略謂聖人制定曆法,目的是順天授時,方法是實際觀測。還列舉觀測的儀器有四種:一曰璇璣,按照渾圓天體,刻上南北東西相距的度數,裝設日月運行的軌道,旋轉觀測;二曰玉衡,即安放在璣上觀測天象的管;三曰土圭,通過日影以辨認分、至,確定四時;四曰漏,水壺刻上度數,節水漏滴,以計算時刻。四種儀器,互相參驗,以免差錯。他說天體很大,觀測總會出些微誤差,積久誤差便明顯。因此,治歷不免於修改。修改先要推驗,推驗的要點是,測晷影以驗氣,改交食以驗朔,候合見以驗星。也就是根據運行有規律的天體來作檢驗,項目雖多,都是這樣。治歷必須實測,不能憑個人的臆測妄加論斷的。
即光坡,拍此照時老人居多不敢妄為,有反光即光坡,拍此照時老人居多不敢妄為,有反光
光坡的經學成就,得到李光地的高度讚許,李光地曾說東吳顧炎武和光坡,都是數十年如一日用心經學,精勤不輟,有顯著成就,可以傳之後世。聖祖曾問光地,當前民間有無學古通經的士子?光地列舉李顒梅文鼎和光坡等人以對,聖祖對光坡深表嘉許,御書“道通月窟天根里,人在清泉白石間”的對聯賜他。雍正元年(1723),各地奉令推舉孝廉,當局將以光坡應選,時光坡已病臥在床,不久去世。
光坡天性至孝,父親病重,焚香禱天,手掌燒焦還不知。母親年老多病,他日夜侍奉,母死後100日內只飲勺水,終身哀慕。著作還有《皋軒文集》、《離騷注》。

家族成員

父:兆慶(康熙賜“一念懷明主終身報國恩”匾額)
妻:妣謝氏、庶辛氏、季氏
兒:鐘*(舉人 山東范縣知縣)
李光坡
鐘倬(舉人 浙江遂安知縣)
鐘德(舉人 台灣學教諭侯逕知縣)
鐘份(舉人 刑部郎中)
金蕙(太學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