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軍(延安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與結核科主任)

李元軍(延安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與結核科主任)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元軍,男,1971年3月生,延安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與結核科主任。

2020年9月17日,中央文明辦發布2-7月“中國好人榜”,李元軍被評為“敬業奉獻好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元軍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71年3月
  • 工作單位:延安市第二人民醫院
  • 性別:男
人物事跡,獲得榮譽,

人物事跡

李元軍2009年11月—2010年1月受延安市衛健委委託以專家組主要成員身份參與組建“延安市甲流病區”。2013年4月擔任延安市延川縣永坪鎮國小“H1NI甲型流感”疫情救治專家組負責人。2016年7月起任職於延安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與結核科主任、學科帶頭人,帶領科室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漸壯大,創建呼吸與結核科為“延安市重點專科”。自2018年1月起開展的支氣管鏡檢查及鏡下冷凍、氬氣、球囊擴張、取異物等治療,填補了陝北地區支氣管鏡下治療方面的不足,使我院的診療水平達到了省內先進水平。
在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時,他,一個共產黨員,更是以大局為重,視疫情如命令,視病房如戰場,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
在疫情到來之前,他積極回響醫院號召,率先請戰,擔任醫療救治組組長的他與其他各組成員通力合作,共同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同時組織全院職工培訓新型肺炎的相關理論知識及防護知識,用他多年的傳染病防治經驗指導全院職工正確面對疫情,不恐慌,不畏懼,全力做好這次疫情的防控準備工作。
1月23日上午,延安首例疑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正式轉入醫院一病區。關鍵時刻,他沒有半點的猶豫和退縮,而是主動站在了“抗疫”一線,第一個主動深入病區,第一個接診病人,他帶領醫護人員全副武裝上陣,給予她們勇氣和信心。一名名醫護人員穿上防護服、隔離衣,戴上防護口罩、橡膠手套、護目鏡、防護面屏,套上過膝的靴套。此時此刻,真正的戰場就在眼前,但是沒有一個人害怕,因為大家都相信,有他們最有經驗最尊敬的李元軍主任在,就一定能打好此次疫情防控戰。
在病區連續4個多小時的時間裡,不能上衛生間、喝水,被厚實的防護服悶得汗流夾背,臉上留下的都是口罩、護目鏡深深的壓痕。工作相當艱苦,壓力相當大。儘管如此,他仍不忘一個共產黨員的神聖職責、一個醫務人員的擔當,帶頭做好其他工作人員和病人、家屬的解釋工作,以自己積極樂觀的態度穩定大家的情緒,提醒大家注意個人防護,鼓勵大家認真履行救死扶傷的神聖天職。舍小家顧大家,把人民民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了第一位,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他是我們醫院的主心骨,更是延安這次疫情的“鐘南山”,他讓每一個人都有信心戰勝此次疫情,他的堅守感動著每一個人!
李主任常說:“我不先接觸患者,怎么能做出表率,怎么讓我的大夫們信服。”病人第一次做CT也是李主任親自推著負壓擔架,帶病人做檢查。李主任說:“只有我親自去做,才能發現問題,才能指導我的大夫護士們需要注意什麼。”自接診第一例患者以來,李主任連續好幾天都沒出過樓門,要安排部署各項工作,細化明確責任分工,協調各種物資儲備,接受縣級醫院等的諮詢求助等,電話一個接一個,飯經常是微波爐里熱了又熱。有時候患者需要監測體溫、氧飽和度等,李主任總是每隔1、2個小時就要親自看一下。最辛苦的時候,李主任一晚上只合眼了1個小時。眼睛裡布滿了血絲,拖著疲憊的身體,他依舊在整理大量的數據和資料,因為他說:“我們一線人員所有的數據對全國人民都很重要,必須在第一時間統計好,上報給組織”。
病區先後收治6位患者,李主任與其他醫護人員連日堅守在工作崗位,不放鬆對任何一個隔離病人的高度警惕,做了大量細緻工作,得到病人和家屬的理解和支持。在隔離區,他們遇到的最大困難不是辛苦繁重的工作,也不是對可能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恐懼和憂慮,而是患者的思想工作。特別是一位患者,因為自己有8個家屬均被隔離,且本身有基礎疾病,患者思想負擔極重,晚上總是睡不好覺,李主任積極組織醫護人員對病人做了大量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消除患者的緊張、恐懼情緒,儘可能滿足其生活所需,送飯送水到床旁,讓其家人知道他在裡面的詳細情況,讓其積極配合治療。患者出院的時候寫了一封感謝信,信里寫到“在醫院14天的治療,特別感動”、“走時感到難分難捨,沒有二院的治療,就沒有我的生存”、“有強大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有國家支持,有二院領導、醫護人員,我們一定會戰勝病毒,延安人民好起來!”多么樸素的語言,卻承載著多么厚重的感情和期望。我們深信,在李主任的帶領下,“延安人民一定會好起來”!
李主任的父親、姐姐、妹妹都是醫院的醫生,在這次疫情期間,他們都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從不退縮。他認為醫生是有責任心的一個群體,傳染病醫院的醫生更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值得被更多人尊重。他時常跟病人講“我和你們素未謀面,但我會拼盡全力救你,這是我的責任”。他,從不善表達,但在討論分析患者病情、制定救治方案時,卻是那樣的滔滔不絕;他,只要是為了能治好病人,他都會“斤斤計較”;他,不為名不為利,只為對得起這一份工作,對得起相信他的每一個病人。

獲得榮譽

2020年9月17日,中央文明辦發布2-7月“中國好人榜”,被評為“敬業奉獻好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